收藏 分销(赏)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18397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二、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识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

2、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进一步认识时间,会读写几分几时,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学会看几分,知道珍惜时间。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数,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重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的基础。特

3、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材中还安排了量的计量(厘米和米);空间与图形(线段和角);认识时间(主要是认识几分);数学广角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内容目的都是让学生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四、课时安排:共58课时五、授课进度: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5课时教学时间:9月1日-9月7日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4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3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5课时)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5课时)整理

4、复习 (1课时)教学时间:9月8日-10月12日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教学时间:10月13日-10月20日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13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1课时) 26的乘法口诀 (2课时) 5的乘法口诀 (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4课时) 6的乘法口诀 (3课时)整理复习 (1课时)教学时间:10月21-11月11日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2课时教学时间:11月12日-11月16日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11课时7的乘法口诀 (2课时)8的乘法口诀 (3课时)9的乘法口诀 (4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综合实践课:量一量、比一比 (1课时)教学时间:11月17日12月7日第七单

5、元 认识时间3课时教学时间:12月8日12月14日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教学时间:12月15日12月18日第九单元 总复习4课时教学时间:12月21-学期末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主备人:龚晶晶一、教学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教学目标: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4

6、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具: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学具: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教学过程: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

7、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

8、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9、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四、巩固反馈五、发展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

10、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六、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学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

11、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二、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 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 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

12、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 (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

13、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 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巩固反馈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四、扩展练习 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认识线段教学内容:课本5页及练习一第7、11题。教学目标:1、学生能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

14、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用具: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

15、段的直 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没两点连结

16、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4、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学生量一量课本第9页7题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

17、、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5、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

18、派代表汇报。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三、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外作业 完成第6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量跳远距离。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确定长度单位教学内容:P7及练习一第8、9、10、11题教学目标: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2、引导

19、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规学具。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学生用手比划。)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 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20、。(板书课题)二、探究新课 1.教学例8。 教师谈话:(多媒体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猜测。)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 指名回答,说想法。 引导:方法一:排除法。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

21、,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2巩固新知。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 (多媒体出示)。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学生交流。) 指名汇报,说说理由。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3做一做。 (l)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让学生讨论: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 引导:60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

22、(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让学生自己推算:操场的长是28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6(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高90( ) 三、练习拓展 1辨析题。(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8题)逐步出示题目,说说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9题) 圈出合适的答案。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3谁说得对?(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0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长是5厘米,对吗?(错,没有对准刻度O,不能说是5厘米。) 第二幅图长4厘米,对吗?(对,7厘米3厘米4厘米。)第三幅图大约5厘米长

23、,对吗?(对,接近5厘米或超过5厘米一些的,我们都可以说是大约5厘米。)4量一量。(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1题) 乌龟要爬( )厘米就能吃到小鱼。 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说一说。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提问题,再解答。)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小结: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认识了线段,学会确定长度单位。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长度单位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拓展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3、培养学生数学估

24、计能力,求异的思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教学难点:通过同学的合作,度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165( )”。(生补充“厘米”) 师:你刚才加上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板书课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二、回顾知识,整体把握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

25、言)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4)你知道线段的两个特征吗?怎样画一条线段?三、典型示例 1、填空:1枝铅笔长25( ) 一本书长22( ) 操场的旗杆高10( )1根粉笔长约10( )2、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80cm长的毛

26、巾洗脸。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分钟30厘米的速度到离家500厘米远的学校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米的课本看起来。你为什么笑啊?你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哪一个?3、填一填。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三角形由( )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 )条线段组成。两点之间可以画( )条线段。线段有长短吗?( )4、画一画。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四、方法应用1. 填空4米( )厘米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 50厘米35厘米( )厘米(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2.比一比。(在里填上“”“”或“”)18米28米 100厘米1米 35厘米25厘米 5米40厘米 6米60厘米 40厘米4米 3.选择题(1)课桌的高大约( )30厘米 60厘米 3米 (2)测量黑板的长,一般用( )作单位米 厘米4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条 ( )条 ( )条 ( )条5.这是一枝粉笔。请你把估计的长度写在草稿纸上,请同桌合作量一量粉笔有多长。你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量的吗?(从0刻度开始)请同学上来演示。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