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年级语文麦哨导学案样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15939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麦哨导学案样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麦哨导学案样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人教版 执教年级:四年级 执教者:杨小霞 教学内容: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麦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学生能够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学生能够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感悟乡村欢快、柔美的生活,能有感情地朗读。 2.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学生学案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活动方案】 活动一:看谁预习得好 1.小组内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并交流难记,难懂的字、词。 2.组内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读正确、流利、通顺,把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各小组汇报展示。 活动二:赏读课文,升华情感 1.轻声读课文,感受欢快、柔美的风景;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2.认真默读3-6自然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并在旁边批注感受。 3.各小组展示、点评。 活动三:拓展延伸,心灵沟通 1.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轻声读课文,感受欢快、柔美的风景;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2.读了写麦哨声的句子仿佛使你 看到了_______________, 听到了_______________, 想到了_______________。 3.组长派代表汇报。 【检测反馈】 一、 读一读,填一填 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句里面含有两个比喻句,分别是把 比作 ;把 比作 ; 2.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这句里面含有两个比喻句,分别是把 比作 ;把 比作 ; 一、情境创设,提问引入。 师:同学们,每到夏末秋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你们最喜欢玩什么呢? 生1:喜欢吹麦哨。 教师借机引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活动一:看谁预习得好 预设如下交流点: 【预设展示一:各小组小黑板展示生字词学习情况。】 ▲多音字的分析—和、应。 ▲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教师按“人物+时间+地点+做什么”的格式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 活动二:赏读课文,升华情感 预设如下交流点: 【预设展示一:那一张张……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外貌描写,突出了孩子的纯朴憨厚。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脸蛋”比作了“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产生了一种意境的美 ,写出了孩子们的稚嫩、可爱和充满生气。 ▲指导朗读: 读出孩子们的稚嫩、可爱和充满生气。学生齐读。 【预设展示二: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哪些颜色映入你的眼帘?(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 ▲这些颜色是一起出现的吗?(前几天、转眼间) ▲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到处、密密的、一蓬蓬、丰满、齐刷刷。) ▲播放《牧童短笛》,学生配乐朗读。 【预设展示三: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假如你在这个天然的运动场上想干什么呀? ▲简直:完全如此。作者把“草地”比作“垫子”,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 ▲指导朗读。 活动三:拓展延伸,心灵沟通 ▲学习写法: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小结:课文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麦哨所吹响的田园牧歌里。) 【检测反馈】: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成为一名亲切而又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读得有重点,读得有层次,以读激趣、以读悟情、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在活动二中我以“欢快、柔美”为重点,让学生自主读悟的突破口,并搭起一个有效地学习空间。再学习重点词句、品词想像,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从而真正品位到文本语言所流淌着的浓浓情趣。 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并熟读积累,定能使文本丰富的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灵。另外,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课的学习,引入拓展阅读,尝试写作练习,把学习的视角引向了广阔的天地,使得文已尽,而学无尽、意未尽。最后以补充句子来激化学生的思维。孩子们用最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乡村风情和特色,这既是一次有意义的课堂练笔,又是对文本的丰厚。 本课的不足之处:给学生自我感悟的时间不足,发言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