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材:人教版 执教年级:四年级 执教者:杨小霞
教学内容: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麦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学生能够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学生能够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感悟乡村欢快、柔美的生活,能有感情地朗读。
2.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学生学案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活动方案】
活动一:看谁预习得好
1.小组内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并交流难记,难懂的字、词。
2.组内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读正确、流利、通顺,把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各小组汇报展示。
活动二:赏读课文,升华情感
1.轻声读课文,感受欢快、柔美的风景;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2.认真默读3-6自然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并在旁边批注感受。
3.各小组展示、点评。
活动三:拓展延伸,心灵沟通
1.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轻声读课文,感受欢快、柔美的风景;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2.读了写麦哨声的句子仿佛使你
看到了_______________,
听到了_______________,
想到了_______________。
3.组长派代表汇报。
【检测反馈】
一、 读一读,填一填
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句里面含有两个比喻句,分别是把 比作 ;把 比作 ;
2.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这句里面含有两个比喻句,分别是把 比作 ;把 比作 ;
一、情境创设,提问引入。
师:同学们,每到夏末秋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你们最喜欢玩什么呢?
生1:喜欢吹麦哨。
教师借机引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活动一:看谁预习得好
预设如下交流点:
【预设展示一:各小组小黑板展示生字词学习情况。】
▲多音字的分析—和、应。
▲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教师按“人物+时间+地点+做什么”的格式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
活动二:赏读课文,升华情感
预设如下交流点:
【预设展示一:那一张张……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外貌描写,突出了孩子的纯朴憨厚。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脸蛋”比作了“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产生了一种意境的美 ,写出了孩子们的稚嫩、可爱和充满生气。
▲指导朗读:
读出孩子们的稚嫩、可爱和充满生气。学生齐读。
【预设展示二: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哪些颜色映入你的眼帘?(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
▲这些颜色是一起出现的吗?(前几天、转眼间)
▲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到处、密密的、一蓬蓬、丰满、齐刷刷。)
▲播放《牧童短笛》,学生配乐朗读。
【预设展示三: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假如你在这个天然的运动场上想干什么呀?
▲简直:完全如此。作者把“草地”比作“垫子”,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
▲指导朗读。
活动三:拓展延伸,心灵沟通
▲学习写法: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小结:课文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麦哨所吹响的田园牧歌里。)
【检测反馈】: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成为一名亲切而又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读得有重点,读得有层次,以读激趣、以读悟情、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在活动二中我以“欢快、柔美”为重点,让学生自主读悟的突破口,并搭起一个有效地学习空间。再学习重点词句、品词想像,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从而真正品位到文本语言所流淌着的浓浓情趣。
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并熟读积累,定能使文本丰富的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灵。另外,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课的学习,引入拓展阅读,尝试写作练习,把学习的视角引向了广阔的天地,使得文已尽,而学无尽、意未尽。最后以补充句子来激化学生的思维。孩子们用最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乡村风情和特色,这既是一次有意义的课堂练笔,又是对文本的丰厚。
本课的不足之处:给学生自我感悟的时间不足,发言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