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源记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特定文言文知识,培养语感,理解一词多义。2培养学生交流互助的合作力,通过讨论来理解课文3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想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善的人际关系,同自己居住环境相比较,是否有相似处。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胜境的目的,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教学方法:诵读法、表演法、讨论法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查阅资料认识课文作者,了解写作背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学生自由讲述他们所想象的最美好的地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那同学们眼中最美好的地方和课文中所描绘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2、?导入课文桃花源记。二、初步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抽取学生回答,由余下学生进行表决。2自由大声朗读,四人小组讨论并分工,进行课文翻译,教师适当指导提点。3学生同桌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使得整个故事连贯起来。三、拓展研究1探究桃源奇特之处。通过学习,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从哪看出来的?找出来。从三个方面概括:桃源美、桃源乐、桃源奇。(1) 桃源的美:找到文中相应段落句子,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用自己的笔画出来。(2) 桃源的乐:由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可以适当加入对话、动作等,体现桃源人生活的幸福安乐。(男女、老幼、渔人)(3) 桃源的奇:学生进行讨论后,教师以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看看学生从哪认识到桃源的“奇”。(景奇、人奇、踪奇)2学生自由表达,深入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在当时社会这种理想境地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种理想社会呢?)四、课堂小结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正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正因为存有这样美好的期望,我们的祖先才能做到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而坚持不懈。同学们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高远理想?五、布置作业思考:你认为幸福生活是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