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班音乐小鸟落落教案反思1、大班音乐小鸟落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识三拍子节奏根底上能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演唱时留意表现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3、萌发爱惜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预备: 1、学问阅历预备:幼儿对三拍子的节奏规律有所接触。 2、物质材料预备:课件,三拍子节奏型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 (1)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飞行吧(教师带着幼儿做律动“小鸟飞”进教室。) (2)讲故事,引入主题。故事内容:有一只小鸟,名字叫落落。一天,小
2、鸟落落飞呀飞呀,来到了一个 风景很美的地方。“哇,这里有山、有树、有河,多美呀!我好想住在这里,可是,这儿的人们会欢送我 吗?”小鸟落落正想着。这时,迎面走来了几个小朋友,小鸟落落有些可怕,“哎,我还是走吧”,它拍动 着翅膀正预备飞走。小朋友观察了,赶忙喊住它:“小鸟,小鸟,你别走,我们喜爱你。请你到我们这来做 窝、唱歌吧!我们会爱惜你的,让我们做好朋友吧!”小鸟落落快乐地点点头,飞向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 欢乐地嬉戏、唱歌。 讲完故事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好听吗,现在我们来把这个故事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 二、观赏歌曲 (一)播放歌曲动画,幼儿观赏,并初步了解歌词。 1、播放一遍后提问: 这首歌
3、曲的歌名叫什么?歌里有谁? 2、再次播放,幼儿观赏后提问: 你刚刚听到歌里唱了什么?你最喜爱歌里的哪一句?(幼儿讲出后教师范唱,并在课件中点击出相应的图 画,帮忙幼儿记忆歌词) 3、师:这儿的人们对小鸟真好,把爱送给了小鸟,我们也来爱惜小鸟,把爱送给它们。 三、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1、教师按图画的挨次完整唱一遍歌曲(播放伴奏音乐)。唱完后提出问题:“你们能听出这是几拍子 的歌吗?”幼儿答复后,请个别幼儿拍打三拍子的根本节奏。 2、出示课件小树图谱,让幼儿学习看图谱。 (1)从树的大小看出三拍子音的强弱关系。 (2)看图谱了解乐曲第一、其次、第四乐句节奏型一样。重点学习拍打这一节奏型。 熟悉
4、休止符,学习拍打含休止符的三拍子节奏。进展难点的突破。 3、学说歌词并拍打节奏,配上音乐伴奏,让幼儿更熟识这首歌曲的旋律。 四、整体教唱 1、幼儿学唱歌曲。(出示课件-图画)师:淘气的图画宝宝又藏起来了,我们来用歌声把它们请出来,好吗? 小朋友跟教师学唱,每唱完一句,一幅图画就消失。先学唱第一段,再学唱其次段。重点指导幼儿唱好 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2、幼儿完整学唱歌曲,教师可引导幼儿依据音乐内容自由表现动作。 五、表演唱。 1、播放歌曲动画,全体幼儿面对客人教师表演唱一遍,把爱送给大家。 2、师:我们幼儿园的风景也很美,现在我们来出去召唤小鸟,请小鸟到我们这儿来做窝、唱歌。(播放
5、伴奏音乐,教师带着幼儿学小鸟飞出活动室,活动完毕。)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很抒情的歌曲,歌曲中的休止和;连音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几次观赏旋律,幼儿对这首乐曲已经有了肯定的熟悉,和孩子们一起用动作表演歌曲,即带着孩子们一起演唱,一边用动作来表达歌曲的内容。体验爱惜鸟类的情感,幼儿在歌表演中,大胆尝试许多不同的动作、神态与表情,在气氛活泼的课堂中再一次稳固歌曲的内容,体验了欢乐音乐的情感。活动中根本上每一个幼儿都参加了,动作也特别美丽。 2、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鸟小鸟你真好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有领唱、齐唱的歌曲,享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欢乐。 2、感知体验小鸟对老鸟的孝敬之情,懂
6、得要尊敬长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根底上,理解歌曲意境。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预备: 歌曲内容图谱、演唱形式图谱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辨音” 师带着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感受领唱、齐唱、间奏局部的音乐变化。 “小朋友天气冷吗?我们来运动运动好吗? 带着幼儿听音乐做飞行与拥抱的动作一遍。 师:“小朋友们飞行的动作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动作没有做出来,你们知道是哪个动作吗?” 幼:拥抱的动作。 师: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抱的动作吗?我们再来一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带着幼儿听音乐再做
7、一遍 评:第一环节的“听音辨声”,能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变化,又能让孩子熟识音乐,起到良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结合故事,熟识理解歌词内容。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两只鸟,它们之间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个故事。” 1、简洁叙述自编故事“鸟妈妈与小鸟”,提问 “小鸟小时留鸟妈妈是怎样关怀照看它的?” 幼1:很细心地照看。 幼2:鸟妈妈捉虫给小鸟吃。 幼3:还筑暖和的窝给小鸟住。 “鸟妈妈老的时候小鸟又是怎样做的?” 幼1:捉虫给鸟妈妈吃。 幼2:不贪玩、不胡闹,关怀妈妈。 “你喜爱这只小鸟吗?为什么?” 幼1:喜爱,由于这只小鸟爱妈妈。 幼2:喜爱,由于这只小鸟会捉虫给鸟妈妈吃。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
8、它“小鸟小鸟你真好”并出示汉字。 2、出示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观看并用简短的语言叙述图谱内容。 (评:在熟识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头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感的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根底,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 三、利用歌曲图谱,学习歌曲 “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也叫小鸟小鸟你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倾听教师范唱。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我们再听一遍,认真听听你刚刚没听清的地方。” 师:知道苦恼是什么意思吗?鸟妈妈为什么苦恼?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苦恼的样子? 其次遍手指图谱,再次清唱范唱。 (评:在教学中使用歌曲内容图谱,
9、利用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演唱歌曲,为孩子学习供应了很好的支持平台。) 第三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遇到间奏局部时强调倾听的动作。 师:我在唱歌时为什么做一个听的动作? 幼:由于中间不要唱,要停下来。 师:对了,歌曲中间有间奏局部不要唱。 第四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带着幼儿遇到间奏局部时做出倾听间奏的动作。 第五遍听琴声范唱,这首歌曲有几段?两段的完毕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跟唱。 教师借助图谱带着幼儿跟唱23遍。 四、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1、倾听歌曲磁带,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第一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唱吗?” 幼:有的时候
10、一个人在唱,有的时候很多人在唱。 师:一个人在唱是叫领唱,很多人在唱时叫齐唱。(解释同时出示形式图谱。) (评: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对孩子们理解领唱和齐唱起了重要的作用,活动中可敏捷运用形式图谱,特殊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区分。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局部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其次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什么时候是领唱、什么时候是齐唱?” 请幼儿听到齐唱局部用与同伴搭肩膀的动作来表示。 2、幼儿练习领唱与齐唱。 教师采纳多种练习方式让幼儿练习演唱。如:“师幼合作”、“个别幼儿与集体合作”、“幼儿分组合作”等。 五、沟通共享 1、鼓舞幼儿说说应当怎样关怀孝
11、敬家中的长辈。 2、训练幼儿要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去关怀孝敬家中的长辈。 活动反思: “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活动取材于福建省编教材,是一节“老课”了。若能通过我们的“一教三研”把一节平寻常常的老课上得有新意、有创意,会不会更有益于指导我们平日的教学活动呢?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活动的初衷。 这首歌曲中蕴涵的情感特别丰富,老鸟与小鸟之间相互关爱的感情尤其感人,因此,我在一研活动中紧紧抓住情感线,在熟识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头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心情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根底,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但是,在幼儿学唱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习歌词的过程,局部幼儿对唱词不熟
12、识。 同时,这首歌曲中的重难点许多,有领唱、齐唱,有前奏、间奏、尾奏,还有休止符经过探讨,我们确定在一研中着重于学习领唱、齐唱,而对其他的难点忽视不计。因此,制定目标时也着重于这一点。为了让幼儿更简单把握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来表示领唱与齐唱。活动中,教师手指形式图谱引导孩子练习领唱和齐唱,给他们的学习供应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可敏捷运用形式图谱,特殊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区分。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局部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回忆整个活动,我们欣喜地发觉,我们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教师教、孩子被动学”的局面,我们提倡的是激发
13、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再给孩子供应相应的支持策略与平台,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但我也发觉,在活动中孩子随机冒出的一些小细节我没有准时抓住加以放大,让一些很好的训练契机流失,因此,我们应加强自己把握训练契机的力量。 3、大班音乐活动小鸟落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识三拍子节奏根底上能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演唱时留意表现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3、萌发爱惜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预备: 1、学问阅历预备:幼儿对三拍子的节奏规律有所接触。 2、物质材料预备:课件
14、,三拍子节奏型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 (1)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飞行吧(教师带着幼儿做律动“小鸟飞”进教室。) (2)讲故事,引入主题。故事内容:有一只小鸟,名字叫落落。一天,小鸟落落飞呀飞呀,来到了一个 风景很美的地方。“哇,这里有山、有树、有河,多美呀!我好想住在这里,可是,这儿的人们会欢送我 吗?”小鸟落落正想着。这时,迎面走来了几个小朋友,小鸟落落有些可怕,“哎,我还是走吧”,它拍动 着翅膀正预备飞走。小朋友观察了,赶忙喊住它:“小鸟,小鸟,你别走,我们喜爱你。请你到我们这来做 窝、唱歌吧!我们会爱惜你的,让我们做好朋友吧!”小鸟落落快乐地点点头,飞向小朋友,
15、和小朋友一起 欢乐地嬉戏、唱歌。 讲完故事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好听吗,现在我们来把这个故事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 二、观赏歌曲 (一)播放歌曲动画,幼儿观赏,并初步了解歌词。 1、播放一遍后提问: 这首歌曲的歌名叫什么?歌里有谁? 2、再次播放,幼儿观赏后提问: 你刚刚听到歌里唱了什么?你最喜爱歌里的哪一句?(幼儿讲出后教师范唱,并在课件中点击出相应的图 画,帮忙幼儿记忆歌词) 3、师:这儿的人们对小鸟真好,把爱送给了小鸟,我们也来爱惜小鸟,把爱送给它们。 三、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1、教师按图画的挨次完整唱一遍歌曲(播放伴奏音乐)。唱完后提出问题:“你们能听出这是几拍子 的歌吗?”幼儿答复
16、后,请个别幼儿拍打三拍子的根本节奏。 2、出示课件小树图谱,让幼儿学习看图谱。 (1)从树的大小看出三拍子音的强弱关系。 (2)看图谱了解乐曲第一、其次、第四乐句节奏型一样。重点学习拍打这一节奏型。 熟悉休止符,学习拍打含休止符的三拍子节奏。进展难点的突破。 3、学说歌词并拍打节奏,配上音乐伴奏,让幼儿更熟识这首歌曲的旋律。 四、整体教唱 1、幼儿学唱歌曲。(出示课件-图画)师:淘气的图画宝宝又藏起来了,我们来用歌声把它们请出来,好吗? 小朋友跟教师学唱,每唱完一句,一幅图画就消失。先学唱第一段,再学唱其次段。重点指导幼儿唱好 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2、幼儿完整学唱歌曲,教师可引导幼
17、儿依据音乐内容自由表现动作。 五、表演唱。 1、播放歌曲动画,全体幼儿面对客人教师表演唱一遍,把爱送给大家。 2、师:我们幼儿园的风景也很美,现在我们来出去召唤小鸟,请小鸟到我们这儿来做窝、唱歌。(播放 伴奏音乐,教师带着幼儿学小鸟飞出活动室,活动完毕。)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很抒情的歌曲,歌曲中的休止和;连音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几次观赏旋律,幼儿对这首乐曲已经有了肯定的熟悉,和孩子们一起用动作表演歌曲,即带着孩子们一起演唱,一边用动作来表达歌曲的内容。体验爱惜鸟类的情感,幼儿在歌表演中,大胆尝试许多不同的动作、神态与表情,在气氛活泼的课堂中再一次稳固歌曲的内容,体验了欢乐音乐的情感。活动中根本
18、上每一个幼儿都参加了,动作也特别美丽。 4、大班音乐小鸟小鸟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韵律活动是幼儿特别宠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 大,幼儿较难把握。本课的设计 (听听-说说-玩玩- 演演几个环节)紧紧围绕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让幼儿感受、熟识、理解、表现音乐。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让幼儿对音乐的内容和构造有初步的印象。并依据音乐设计了一份图谱,让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做身势,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感受、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活动的欢乐,调动幼儿学习的乐观性、主动性和制造性。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根底上,学习用富有共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
19、和音乐变化。 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快乐、可怕三种心情,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学问预备:活动前引导幼儿观赏故事好玩的生日晚会。 2.物质预备:狮王进展曲录音磁带、录音机、狮王头像一个、披(绿巾一条、小号4个、小鼓4个、鼓锤8根、大鼓一付、地毯一条、孔雀、长颈鹿、眼睛蛇等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创编神气、可怕、快乐三种共性化动 师:昨天教师给你们讲了什么故事? 幼儿:好玩
20、的生日晚会。 师:谁过生日? 幼儿:狮子王。 师:狮子是森林之王,它长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表现狮子神气的样子?(引导幼儿表现“神气”) 师:小动物听到狮子王的吼叫心里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可怕?(引导幼儿表现“吼叫”和“可怕”) 师:狮子王告知小动物今日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动物了,小动物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快乐?(引导幼儿表现“快乐”) 2.完整观赏音乐,依据故事情节理解音乐性质,使音乐内容和故事内容匹配。 (1)教师配乐叙述故事,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2)出示图谱,了解音乐内容与构造。 提问:什么地方象乐队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狮子在走路?什
21、么地方象狮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动物在表演?引导幼儿依据图谱了解乐曲可以分成四局部(迎接、走路、吼叫、表演)。 (3)看图谱做声势练习。 引导幼儿依据图谱上的图象用动作表示做声势练习(乐器哒哒哒、鼓1234567、脚步走路、吼叫、舞蹈拍手)。 3.分段观赏,引导幼儿依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创编各种乐队表演动作。 提问:乐队用什么乐器演奏?狮子王要出来了心情觉得怎样?怎样表现兴奋与感动?(幼儿制造性的表现出弹钢琴、敲鼓、吹笛、弹手风琴等动作欢送狮子王的到来) (2)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狮王走路。 提问:谁来了?你是怎样听出来的?(要求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动作和表情表现狮子
22、王威严凛凛的摸样) (3)引导幼儿用动作制造性地表现狮王吼叫和小动物可怕动作。 提问:你们听这是狮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吼叫会使人可怕?狮子王的吼叫一声比一声嘹亮,小动物一次比一次可怕,大家来试试在动作和表情上怎样区分和变化?(引导小朋友自由争论和比拟创编出狮王四种由弱到强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不同程度的可怕。) (4)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小动物,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 提问:狮子王过生日不吃小动物,大家都觉得很快乐,想象一下你是什么小动物会怎样表现快乐的心情?(幼儿纷纷表演了孔雀展翅、眼镜蛇在扭动、大象猴子在舞蹈等等)。 4.学习随音乐合拍地表演。 (1)完整观赏,边听边用动作来叙述
23、这个故事,将动作和音乐匹配起来 (2)幼儿扮演角色表演,要求幼儿留意表情,不和别人碰撞。(不断提示幼儿把刚刚的感受和制造表现出来) 5.音乐嬉戏 (1)引导幼儿争论嬉戏玩法。 提问:当狮子王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忍不住又大吼一声小动物会怎样?(“又都跑了”、“吓得一动不动”“晕到了”“躲起来”等)。 (2)请一幼儿扮演狮子王其他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嬉戏,鼓舞大胆、大方表演。 教学反思 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根底上,学习用富有共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 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快乐、可怕三种心情,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5、大班音乐公开课小鸟落落教案反思 活动内容:大班歌曲
24、 小鸟落落 活动目标: 1、在熟识三拍子节奏的根底上,通过图画提示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顿音和连音的唱法。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楚,并能大胆的在集风光前演唱。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心情。 活动预备:小鸟图片 图谱 节奏谱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看,谁来了?这只小鸟名叫落落,请听!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 (完整观赏一遍曲子旋律) 二、根本局部: (一)感受旋律: 1、这首曲子似乎告知我们小鸟落落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幼儿自由答复) 2、我们一起来学小鸟落落到森林里飞一飞吧。(其次次完整观赏一遍曲子) 3、 你听出这是几拍子的旋律?(第三次完整观
25、赏一遍曲子,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打三拍子节拍) 4、看着节奏谱来打节奏一遍。 (二)感受歌曲: 1、这首曲子是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就叫小鸟落落,我们来听听这首歌? 2、感受歌曲第一遍播放歌曲。 你听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美丽的,欢快的) 2、进一步感受歌曲。 (1)范唱第一段。 听到了什么?(出示音乐背景图)依据幼儿说的有节奏地念歌词。 (2)范唱其次段。 听到了什么?(出示音乐背景图) (3)范唱一遍。 你觉得这首唱歌的时候要留意什么?(引导时教师可以清唱提示) 通过节奏谱重点引导幼儿留意歌曲中停顿、连音的感受与学唱。 (4)再次完整观赏一遍。 (三)学唱歌曲: 1、很美的一首歌,不少小朋友都已经
26、在唱了,那我们就来一起来唱唱吧。 引导幼儿大胆学唱歌曲数遍 2、站起来一起试一试。 3、坐在位置上边学小鸟落落飞飞的动作并演唱 三、完毕局部 跟着落落一起到外面自由的飞行吧! 活动反思: 小鸟落落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美丽,歌词虽有两段但有重复,唱起来轻松、明快。它向人们展现了爱鸟、爱自然的美妙情感,不失为对幼儿进展自然生态和环境训练的好教材。歌曲一开头,就以活泼轻松的口吻欢送小鸟落落,为什么呢?由于这儿的风景最好,这儿的人们最好。同时,在歌曲的最终,点明白“欢送小鸟落落”的根本缘由,由于“爱鸟爱在心窝”。 在活动开头,我以小鸟的故事作为导入,引导幼儿初次倾听歌曲,感受三拍子乐曲节奏,将幼儿
27、带入音乐的意境中。提问幼儿对乐曲的初步印象激起幼儿的思索并再次倾听熟识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然后,在幼儿谈论歌词的时候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忙幼儿减轻记忆歌词的压力。再在我层层递进的提问中不知不觉记住歌词。在学唱局部,听好一遍范唱后,我鼓舞幼儿跟着伴奏练唱,让幼儿初步获得胜利感,然后再次倾听并与自己演唱的作为比拟,将有几处唱的不够好的地方加以订正,再演唱。我重点指导了休止符的演唱。“请你们再看看图片,小鸟、小鸟后面要停顿,落落两个音要连贯。”并随即画上休止符和连线,加深幼儿记忆。 在教学时,我留意范唱要活泼、美丽,歌曲中的休止符应唱得较轻松跳动,而其他不分则要连贯美丽。幼儿在我的影响下,对于休止符演唱的较为精确。但也有缺乏之处,提问有待更为严谨,应引发幼儿去探讨和学习,在活动中应面对全体、关注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