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常信小学 宋惠玲 数学课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的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应遵循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激发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热爱数学,把激情融入数学。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数学的趣味。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导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
2、使学生从新课开始产生浓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新颖的导语,会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我们的图形王国中,有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其中,要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上来吗?这样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此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
3、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在教学空间与图形一课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球滚来滚去,有的甚至滚落到地上,孩子们有的跑到地上去追,还有的在桌底下钻来钻去,弄得学生手忙脚乱。我抓住这个契机,追问学生:“为什么球会滚到地上?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滚来滚去呢?”根据学生们的生活经验,我又追问:“为什么家具、包装箱都设计成长方体或圆柱体?”从问题中引出平面图形。 本课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中的平常物体引入,得到平面图形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这样的设计使数学活动生动活泼,学生们更能感
4、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增进学生们的学习乐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这样身临其境的教学学生不会感到厌倦。 四、设计巧妙的课尾提问,保持学生们的学习乐趣。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保持浓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尾时,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提问。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保持兴趣,而且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思维、开阔思
5、路。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进行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完成本节课所提出的问题:“一块蛋糕,奶奶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聪聪吃了这块蛋糕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今天的知识回答吗?”当学生答出:“奶奶吃了一块蛋糕的二分之一,妈妈吃了一块蛋糕的四分之一,聪聪吃了一块蛋糕的八分之一。”时,教师再追问:“这块蛋糕还剩几分之几?谁吃得多?谁吃得少?为什么?这些知识就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先自学。”此课的尾成了彼课的头,使新旧课有了衔接,把一次一次的课堂教学连贯起来,给学生营造一种学无止境的境界,有助于保持学习兴趣继续持续下去。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氛围中想学、会学、乐学,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