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读懂并能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形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得出问题的解答.
2. 通过探究3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图表获取信息的方法,进一步感受设间接未知数与会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式分析题目中的各个量的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借助列表分析问题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较简单的问题,给学生的探索设置低起点的台阶,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一步步顺利展开.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教师引导、点拨为辅,努力使课堂成为个体主动思考、生生互动交流、师生互补提高的学习活动场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设计说明:利用一个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训练运算的速度与准确度.)
导语:前面我们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许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条件是用文字语言给出的.还有些问题,条件由文字、图表共同给出,这就需要我们能读懂图表.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认真思考,独立解答.
1.某运输队的公路运价为1.5元/(吨·千米),你能理解这句话吗?若已知运输35吨货物100千米需支付___________元的费用.
2.某班为奖励在运动会上取得较好成绩的运动员,花了400元钱购买甲、乙两种奖品共30件,其中甲种奖品每件16元,乙种奖品每件12元,求甲、乙两种奖品各买多少件?若设购买甲种奖品x件,乙种奖品y件,则方程组正确的是( )
二、探索新知 解决问题
问题:教材100页探究3
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 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 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公路运价为1. 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97200元.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1.总揽 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设计说明:由于探究3 题目较长,数量关系比较多且不易理清,所以先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为列方程组解决问题扫清障碍)
问题1: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批产品的销售款-(原料费+运输费)=?
根据题目条件,运输费=15000+97200,销售款、原料费都不能直接求出.
问题2 : 产品的销售款、原料费、 运输费与那些量有关?是什么关系?
销售款=产品数量×产品单价,原料费=原料数量×原料单价,
运输费=路程×运价×货物重量
销售款与产品数量、销售单价有关,原料费与原料数量、原料单价有关,而公路运费和铁路运费与产品数量和原料数量都有关.因此需要先求出产品数量和原料数量.若设产品重x吨,原料重y吨,填写下表分析数量关系
产品x吨
原料y吨
合计
公路运费(元)
1.5×20x
1.5×10y
1.5(20x+10y)
铁路运费(元)
1.2×110x
1.2×120y
1.2(110x+120y)
价值(元)
8000x
1000y
由表中内容及题目条件可以得出:
铁路运费=1.2(110x+120y)=97200
公路运费=1.5(20x+10y)=15000
求出x,y的值以后,原料款1000y,销售款8000x可求,于是问题获解.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之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把理由交代清楚,尤其是自己的思考过程,以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2.思考内化,解决问题
(设计说明:在师生讨论交流之后,让学生写出规范的解答过程,一方面进一步熟悉分析问题的方法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另一方面训练规范的解答格式及运算的速度、准确度)
解:设产品重x吨,原料重y吨,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即产品重300吨,原料重400吨
所以销售款-原料费-运输费
=8000×300-1000×400-15000-97200=1887800
答: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的和多1887800元.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解答,一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时,及时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解答完毕,结合板演订正,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探究3的解决,你学到了哪些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3.回顾反思:
(设计说明:结合具体问题梳理总结,学生的思路容易打开,且感触较深,有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融合为一体,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结合探究3中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思考下面的问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时如何处理?什么时候间接设未知数?
(教学说明: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思考总结,教师视情况进行引导或提炼.)
三、巩固训练 熟练技能
(设计说明:通过解答下面的问题,进一步训练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题: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的情况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甲种货车辆数(单位:辆)
2
5
乙种货车辆数(单位:辆)
3
6
累计运货吨数(单位:吨)
15.5
35
现租用该公司3辆甲种货车及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你能算出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吗?
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求出那些量?
经过思考交流明确:
最后的问题是求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为此先应求出这批货物有多少吨,所以必须先求出甲、乙两种货车一次分别运货是多少吨.
分析:从表格中可以知道:
2辆甲种货车与3辆乙种货车一次可运货物15.5吨,
5辆甲种货车与6辆乙种货车一次可运货物35吨
若设甲种货车一次运货x吨,乙种货车一次运货y吨,则 可以列出方程组
2x+3y=15.5
5x+6y=35
求出x,y的值以后,货主应付运费30(3x+5y)就可以求出.
解:设甲种货车一次运货x吨,乙种货车一次运货y吨, 则货主应付运费30(3x+5y)元,根据题意得
2x+3y=15.5
5x+6y=35 解得 x=4
y=2.5
∴货主应付运费30(3x+5y)=30(3×4+5×2.5)=735(元)
(教学说明:出示问题后,利用“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解题策略,先从总体上把握题目后写解答过程.完成后及时交流订正,将问题在课堂彻底解决.)
四、反思总结 情意发展
(设计说明: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问题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问题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说明:以上设计再次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畅所欲言,加强反思、提炼及知识的归纳,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课堂小结
1.本节主要学习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及利用列表法分析数量关系,进而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方程的建模思想: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
3.注意的问题:
(1)读懂图表的含义,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2)根据题目特点确定直接设未知数或间接设未知数
(3)解出方程组时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运算速度要快,准确度要高.
六、布置作业
课本102页习题 6题
(教学说明:及时作业是巩固课堂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练习题主要训练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三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