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2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说课稿
四川省都江堰中学 信息技术组 董丹
【说教材】
1、本节地位和作用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这也是前沿技术在日常应用中的体现。让学生通过对部分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过程体验,了解智能工具的工作过程和应用价值,形成感性认识。
2、本节教材处理
通过学生体验部分智能工具,了解智能工具的工作过程和应用价值,并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采用了“情景引入→操作体验→了解原理→应用展望”的线索组织内容。
【说学生】
知识基础:⑴对智能工具的了解不多
⑵对有关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发展前景认识不足
能力基础: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操作、实践活动感兴趣,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
心理基础:大部分学生对获取前沿知识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可能存在重技能、轻理论,对知识点的概括、归纳有畏惧心理的现象。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⑴让学生掌握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的含义和基本工作流程。
⑵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含义和一般工作流程。
⑶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前沿。
过程与方法:⑴让学生体验常用智能工具的功能,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⑵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智能工具的工作流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类比推理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智能工具的意识。
⑶激发学生探索人工智能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归纳总结模式识别和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
教学难点:通过模式识别和机器翻译的工作原理,总结出智能工具的一般工作流程。
【说教学方法】
⑴诱思导学法 ⑵分组实践探究法 ⑶类比推理法 ⑷分享交流法
【说教学环节和主要教学过程(末页附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使用手机的语音识别功能给老师打电话。
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入课题,导入新课。
模式识别
指导学生使用语音识别软件输入文字,并引导学生思考其特点。
【活动一】:体验利用语音识别软件在word文档中输入一段文字,思考其特点。
让学生感受语音识别工具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演示】
“慧视小灵鼠”手写输入软件的使用。
“尚书七号OCR”识别软件的使用。
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布置每组探究任务。
让学生了解模式识别软件的使用方法,初步感受其智能效果。
指导学生使用这两种识别软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活动表。
引导学生体会和总结这两种识别软件的优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活动二】分组探究
第一组:体验用手写输入软件在word文档中输入一段文字。
第二组:体验用OCR(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将两张不同分辨率的图片识别为可编辑的文字。
1、在体验过程中思考:
①智能工具中存在什么问题?
②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
③这些智能工具是怎样进行识别的?
2、 填写活动任务表。
3、分组汇报体验感受。
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究,初步感受智能工具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模式识别的定义,通过“手心写字”游戏进行分析和类比,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模式识别的工作流程:
信息输入→预处理→特征分析→特征匹配→显示结果
启发学生思考身边其他模式识别智能工具。
“手心写字”游戏:猜字的同学概括对模式识别工作流程的理解。
从体会、探究、分析、讨论,到常见应用和揭示原理。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一思想,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技能目标、方法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
自然语言理解
【视频播放】海宝机器人亮相世博
过渡到自然语言理解的定义: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技术。
介绍自然语言理解的主要应用:机器翻译,人机语言对话。
利用视频自然过渡到下一知识点,并让学生感受自然语言理解的应用价值,同时增加学习热情。
【演示】
机器人聊天的网页。
谷歌翻译器的使用。
让学生了解自然语言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指导学生使用相应软件。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活动表,并总结这两个软件的优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活动三】
第一组:体验和机器人小i聊天。
第二组:体验用谷歌翻译器互译文字
将素材中的句子进行中、英文互译。
1、 在体验中思考:
①智能工具中存在什么问题?
②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
③这些智能工具是怎样工作的?
2、 填写活动任务表。
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究,感受自然语言理解工具的特点和功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模式识别的工作流程得出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
文本输入→确定对应单词→确定语法结构→翻译→输出翻译后的目标语言文本。
分组展示体验成果,思考和总结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
让学生理解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人工智能
根据上述两类智能工具引出人工智能的定义与一般工具的区别。
由上述两类智能工具的工作流程类比出智能工具的一般工作流程:
信息输入→预处理→特征识别→特征匹配→显示结果
由上述两类智能工具的工作流程
师生共同类比出智能工具的一般工作流程。
让学生理解智能工具的一般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练习
检验本堂课的学习效果。
课堂总结
通过体验语音输入、手写识别,OCR,机器翻译,与机器人聊天这五种信息智能处理工具,了解了人工智能中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的工作流程,感受到了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价值。
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学习内容,将知识点到内化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课堂拓展
播放“海尔智能家居屋”的视频。
将课堂的知识拓展到生活中,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智能工具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