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说“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说“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说“屏”》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式说明文。对于屏风,作者不是从专业者的角度,而是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期望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这篇课文特点鲜明,不能只把它当说明文来教,教学中应强调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会小品文语言优美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及学生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学生能够理清文章的层次。
2.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清文中古诗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讨论、作品展示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掌握本文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本文特点,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以及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三、说教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分组讨论法、合作研究和自我展示的方法。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思考问题要紧扣文本,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小组交流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思考、分析、讨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说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
1.导入新课:(5分钟)
本节课的导入我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我准备了杜牧的《屏风绝句》,通过诗的欣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抓住学生急于认识屏风的机会教师介绍什么是屏,这样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之中。
2.作者简介:(3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考查学生的预习,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所以作者相关的介绍还是以个人展示为主。但是教师还是要以督促为主,课堂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3.讨论思考,理清课文思路:(20分钟)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五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第一个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让学生清晰的掌握文章的结构。接着将重点放在文章的第二部分,通过对第二部分的分析使得学生更全面的认知屏。当然作为说明文,对于说明方法的教学绝对不能忽视,所以第三个问题我主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找出本文中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最后两个问题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讨论展示。首先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因为作者的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品味情感。最后一个问题将是古诗词作用的分析,在分析作用的同时我将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运用诗词。我所设计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联系文本,无论是那个问题的解决都有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问题的解决和文章的内容要紧密结合。
3.拓展延伸:(5分钟)
这一环节将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高潮,课前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屏风,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展示。展示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屏风进行简单的介绍。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屏风的认识。可以说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4、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讲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5、板书设计(5分钟)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本课的板书设计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板书中我采用几何图形形象的将屏风展示出来,而屏风的内容便是本文中的几个重点问题,文章脉络、第二部分内容、说明方法、作者情感。
6、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还是以提高学生认识为主,我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屏风的诗句加以赏析,目的还是在于让学生能够反思自己,正视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