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变量与函数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67851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量与函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变量与函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量与函数 板桥中学 刘朝贵 一、教学目标 1.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2.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二 教学重点 1.理解变量的内涵。 2.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 教学难点 1.理解变量的内涵。 2.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四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联系实际 问题1: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填写下面的表,再试着用含t的式子表示s. t/小时 1 2 3 4 5 s/千米           问题2:已知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 310张,那么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为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问题3.要画一个面积为10㎝ 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画面积为20㎝ 的圆呢? 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                                                                            让学生思考后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二)动手实验,加深体验 问题1: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填入下表: 悬挂重物的质量/㎏ 1 2 3 4 5 弹簧长度/㎝           如果弹簧原长10㎝,每1㎏重物使弹簧伸长0.5㎝,怎样用重物质量m(㎏)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 问题2:用10m长的绳子未围成长方形。是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用表格表示)。设长方形的长为x米,面积为S㎡,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三)探究新知 问题1:(承接上面几例)说出 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在学生动手实验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是变量;数值不发生变化的量是常量。例如:上面问题中的速度60(单位:千米/时)、票价10(单位:元)等,都是常量。 问题2:请具体指出上面这些问题和实验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请再举出一些实例,指出其中的变量与常量。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并作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问题3:在前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是否各有两个变量?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生共同总结分析得出:上面的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 问题4:分组讨论本节“观察”中的两个问题。 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例如在前面的问题中,时间t是自变量,里程s是t的函。t=1时,其函数值s为60,t=2时,其函数值s为120。 同样地,在心电图中,时间x是自变量,心脏电流y是x的函数;人口统计表中,年份x是自变量,人口数y是x的函数。当x=1999时,函数值y=12.52亿。 (四)巩固新知,分层练习 问题1:如图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x,下底的长是15,高是8. ①梯形面积y与上底的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②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变到20时(每次增加1),   y的相应值。 ③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 ④当x=0时,y等于多少?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 问题2:根据下列题意写出适当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1)多边形的内角和W与边数n的关系; (2)甲、乙两地相距y千米,一自行车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试用行驶时间t(小时)表示自行车;离乙地的距离s(千米)。 解:根据题意列表解答如下: 题号 关系式 变量 常量 (1) W=(n-2)×180 W、n 2、180 (2) s=y-10t s、t y、10 (五)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收获、成功的地方、困难的地方、疑问等。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六)布置作业 1、购买一些铅笔,单价为0.5元/枝,总价y元随铅笔枝数x变化,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并写出函数解析式。 2、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高h可以任意伸缩,写出面积S随h变化的解析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五 教学后记 1、常量与变量必须存在于一个变化过程中,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需看两个方面: ①、看它是否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②、看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取值情况,即量的数值变与不变。 2、注意找出变化过程中量的对应关系。 3、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函数的例子,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去发现这样的例子,分析其中的哪个量是自变量,哪个量是函数,它们之间是如何对应的等。这样做既有利于借助具体的例子认识抽象的数学概念,又能提高学生把学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意识和能力。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