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减负增效优化美术课堂.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67849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负增效优化美术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减负增效优化美术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反思 ------减负增效 优化美术课堂 “减负增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题词,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希望事半功倍,教书育人也是一样,本学期以学校构建“阳光文化”为重点,落实“三基”,坚持教育“三个面向”,认真学习《教师专业标准》的精神,下面就教学工作中如何实施“减负增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情境,让学生感知,对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小鸟的世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和鸟背景和鸟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我设置了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从被人们砍伐,只有光秃秃的山坡,小鸟没家了,怎么办?使学生明白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课件教学手段,动静结合,丰富学生感官,为画出丰富画面奠定了基础。 二、吃透教材,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的把握很重要,首先制定课时计划内容时,我整合了现有的美术教材,如一学期教材中有些课程是附加内容,有的课程因课时不够只能删减。如何在40分钟内高效高质量完成教学外再补充些欣赏、综合表现等内容,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我做了大胆尝试,得到教研员和老师们的肯定,我的学生也受益匪浅。如:将四年级《学画农民画》和《艳丽的大公鸡》合为一课,其次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主角是教师,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是剧本,于是我更关注的是备好学生,做到预设多考虑,精心准备教具,做为示范板演,加学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师生互动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再次是在绘画创作中,引导学生围绕画面主题进行自身发挥和创新,鼓励学生奇思妙想,二年级学生用橡皮泥、绘画或剪纸等形式表现想象中的动物、植物、小建筑等,然后根据自己的创意编一个故事。六年级学生则结合实际问题“我的家乡”、 “未来的家庭”、“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海洋”等,学生们围绕着这些主题或设计小报、或画、或写,超越时间,自由畅想,为了优化作业内容注意紧贴时事、科技,选择与社会热点、儿童兴趣紧密相关的主题,引导鼓励学生走向大自然,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体会,用手去创造,给学生以机会,给学生以空间,创意作业不定框子,给学生充分“自主权”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和参与。由“课堂”变为“学堂”。 三、让学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是根本。 教学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是提高效率、减负增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内容并收集相关画家或作品的资料,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学会耐心、细心的处理事情,美术课主要是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审美、鉴赏、绘画方法,养成终身绘画的好习惯,我在平时教学中慢慢培养,引导学生多欣赏名作,在欣赏凡·高的《星月夜》时,自己欣赏阶段,学生看不懂,于是,我引导他们说:“我们从小接受:天上星,亮晶晶。星星的形象只是一个点的思维定式。然而,我们也知道天体是运动的,大家闭上眼睛,联想九大行星的运行,想象看,所以凡·高以流动的笔角和线条画的星空,加上想象的色彩是丰富的,所以习惯认为湛蓝深邃的夜空,也可画自欺欺人是绚丽多姿。这是思维突破导致行为突破的创新。所以当时人们的评价是画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 通过欣赏《星月夜》告诉学生,创新的价值,同时,西方艺术是以思想表现为载体,通过抽象方式为表达的文化现象,世上的事情不要因看不懂,不了解妄下不好的结论。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拓展了学生欣赏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中去。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中培养,在生活中提高。 注重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或图片,在上课时将自己的信息与同伴交流,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并将各班资料及绘画优秀作业装订改编完善形成美术特色作业资料在各年级展示,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取长补短,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四、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并评价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 美术作业当堂完成,不留家庭作业,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大胆绘画创作,注重分层教学设计以巩固知识,我在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中采用分层次作业练习,在美术作业分层次练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现实、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次作业,与美术课程总目标联手,我将美术作业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可选部分”三部分组成,从而与美术作业评价相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例如:五年级教材《透视现象》一课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用什么方法做什么练习。如:运用透视现象完成作业袋里的作业(运用透视现象画一个立体形象)。第一层要求:作业规范完整。(2)具体化:对基本要求的具体化,补充说明或要注意的问题。如:在构图中进行对对景学生,学生过程中应确定最佳构图及物象主次的取舍,第二层要求:作业有变化。(3)可选部分: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创造的空间。如:画一幅理想中的优美构图远点或制作立体图。第三层要求:作业与众不同。 学生作业时我认真巡视,发现作业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修改建议,学生获得反馈后能及时改正完善作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学生练习后,我将全班作品进行展示,采取自评、互评的形式效果很好,不但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还带动画得较慢的学生共同进步,通过讲评开阔眼界,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我在课堂中对“减负增效”开展了研究和实验,才刚迈开第一步,我想找出一条美术课堂中“轻负担高质量”的路子,要掌握学习技能,但注意方法把握好一个“度”字,一位教育家说过:“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初中养成的。”在从这以后工作中,我将不断改进教法,以“学”为本,提高课堂效率,开展学法指导,让学生科学地学习;开展心理辅导,使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 向 丹 究分层作业练习 优化美术课堂 鄱阳街小学 向丹 传统的美术作业练习是教师布置统一的作业内容,学生按统一的要求去练习,去思考,这种作业方式有其弊端。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业练习要求得不到满足,潜能得不到充分释放,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而一些绘画基础差的学生,思维速度慢,绘画能力弱,作业练习要求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过高,日积月累,最终丧失学习信心。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要求,使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美术作业中体现“减负增效”是我本学期研究的重点,下面将我研究的情况小结如下: 在教学中,我注意学生差异性,并利用差异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本,帮助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各自良性的性格尽可能充分地发展。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中采用分层次作业练习,在美术作业分层次练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现实、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次作业,与美术课程总目标联手,我将美术作业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可选部分”三部分组成,从而与美术作业评价相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例如:五年级教材《透视现象》一课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用什么方法做什么练习。如:运用透视现象完成作业袋里的作业(运用透视现象画一个立体形象)。第一层要求:作业规范完整。(2)具体化:对基本要求的具体化,补充说明或要注意的问题。如:在构图中进行对对景学生,学生过程中应确定最佳构图及物象主次的取舍,第二层要求:作业有变化。(3)可选部分: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创造的空间。如:画一幅理想中的优美构图远点或制作立体图。第三层要求:作业与众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