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 识 周 长 教学内容:人教学版三年级上第七单元周长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辨、指、描、算、测量、比等活动,丰富对周长“形”与“数”的感知,理解并内化周长的概念。2.通过量、算、围、拉等操作活动,探索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策略,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质疑思辨中,加深对周长概念本质的理解,渗透化曲为直等数学基本思想。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体会周长的含义,并能正确测量和计算图形的周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绳子,学生学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塑料片),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情境:操场的一圈1. 师:为了准备运动会
2、,小朋友们都在积极地准备。有小朋友报了跑步的项目,有3位同学打算利用课外活动在操场上练习跑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跑的,谁跑了操场的一圈?2. 呈现三种不同的路线:第一位小朋友:没有沿着边线跑,绕了内部跑了一圈。第二位小朋友:沿着操场的边线跑,却没有跑完一圈,中途就结束了。第三位小朋友:沿着边线跑,跑了一圈。3. 得出:(1)要沿着边线跑。板书“边线”。 (2)要从起点回到起点。板书:“从起点回到起点”。 (3)可以选择不同的起点出发,沿着边线,最终回到起点。4. 师:的确,这才是操场的一圈,一圈在我们数学当中也叫“一周”。(板书:一周)我们学校操场一周的长度是300米(板书:一周的长度
3、。操场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是它的周长)。5.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周长标注)二、观察感知、理解周长1.出示:图形描周长 下面的图形有周长吗?有周长的,请描出他们的周长 (1)师:操场有它的周长,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也有周长,你能找出下列物体表面的周长在哪里吗?拿出水彩笔,在作业指上描一描图形的一周。(教师巡视)(2)指图五,他为什么没有周长?生说说理由。(3)得出:封闭图形才有周长。(板书:封闭图形)2.交流得出周长概念:(1)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什么周长?(2)得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齐读2遍)3、概念理解
4、应用:(1)出示图片(2)师:周长表示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你知道下列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请你算一算。(3)重点交流第二个图形:大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板书学生不同的得数,在进行辩论式的交流(4)演示:在图形内添加多条线段,周长变了吗?(5)得出:大三角形周长与边线有关,与图形内的线条无关。 三、探究学习、测量周长1.师:要想测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 出示: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2.出示合作要求:(1)同桌一起想办法,选择合适的工具来测量出图形的周长。(2)其中一位同学把图形的周长填写在表格中。(3)想一想:你们的测量方法是不是最棒的?打算怎样给大家介绍你们的最佳方法。(4)比
5、一比:哪组同桌的合作最有默契,最高效!3.交流探究:(1)生选择其中一个图形来交流:你是如何得出它的周长的。(4)重点交流:圆的周长测量方法(绕线法,化曲为直。)(投影或幻灯展示)(5)归纳:由曲边的图形,我们可以通过绕线法来测量。四、拓展练习:比周长 1、.同桌讨论。2、辩论交流,得出:图形的大小与周长的长短无关。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师:除了图形可以测量出周长,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需要用到周长的测量。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就需要测量周长。2.出示:(1)量腰围、量身高图片(2)做相框 、贴膜图片,哪件事情就需要测量周长。3.交流得出:量腰围就是在测量周长,做相框与测量周长有关。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的确,要想知道周长,就要选择合适的工具与合适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老师还发现同学们默契的合作精神,在合作和探索中学习重要的数学知识。看来,同学们都是一群会学习的人,真不简单!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