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1信息加工概述
教育学院2009级5班 张琴琴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第三章第一节信息加工概述中的 §3.1.1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以及§3.1.2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信息加工是整个信息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节首先从整体上介绍了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式,再进一步介绍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自动化,人性化,智能化的三种形态,重点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身边的例子(如校运会比赛项目的成绩处理)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以及利用计算机加工的优势。难点是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因为这些是对本章第二、三节和第四、五章的概括,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可以结合第一章中所学的信息技术的人性化,大众化发展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学习了信息加工的基础知识后,不但能用已学过的编程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更激发了他们在未来进一步求知和创新的热情与欲望。
二、 课程标准
(1)了解什么是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
(2)知道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并能举例说明;
(3)掌握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并能举例分析;
(4)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并能举例分析;
(5) 理解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类型并能举例说明。
三、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理解手工加工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信息加工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学习信息加工这一节内容,学会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式;
(2)理解信息加工的含义和重要性,更有效地筛选信息的价值,更方便的使用。
(3)能够初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本节通过一个例子引出信息加工的定义,然后从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出发,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信息加工的过程和不同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效地加工所获取的信息,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处理信息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3)通过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例子,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 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触,甚至使用信息加工的知识,而且在第一章已学会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能够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保存,基本上具备完成本节课内容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虽然他们对信息加工有一定的了解,但怎样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过程还是不够系统的,这对进一步提高知识结构和广度应用能力会有阻碍。
五、 学习内容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信息加工极其重要性,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以及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了解到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又接着学习了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类型,对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进行深入了解。
另外,要明确信息加工不仅是一个前后相继的有序过程有时还需要再加工,从而使信息更准确,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信息加工概述
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
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信息加工的概念
信息加工的重要性
1.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和自编程序
2.信息录入
3.信息加工
4.信息输出
5.信息存储
1.信息的编程加工
2.人性化信息加工
3.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具:
小黑板
八、 教学重点:
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九、 教学难点:
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类型。
十、 教学方法: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将现实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学习相结合,即“情境”相联。使学习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熟悉的事物但又是一种并不为学生所广泛了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举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能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思维能力。
十一、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从因特网,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大家看一下这个例子,引出信息的加工。
例子:
1号语文75,2号数学86,3号英语89,4号数学85,2号语文76,1号英语67,3号数学96,1号数学90,3号语文80,2号英语77,4号语文65,4号英语70。
提问:你能不能快速地知道这个班级中语文最高分是多少,数学最高分是多少?
整理后的成绩:
学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1
75
90
67
2
76
86
77
3
80
96
89
4
65
85
70
1、 信息加工的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并根据问题的答案讨论出原始信息与加工后信息的区别:
A、中国历史悠久,各种文化元素层出不穷,而开幕式只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说明了信息加工可以
B、长城、兵马俑、中国四大发明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个独立的事件,而张艺谋和他的团队却把他们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说明了信息加工可以
C、开幕式所展示的文化元素通过整合形成了璀璨的中国文明,并把他展示给了全世界,这说明了信息加工可以
原始信息与加工后信息的区别:
原始信息
加工的信息
这是一种初始的、零散的、无序的、彼此独立的状态
信息便于观察、传递、分析、利用
准确与不准确的成分都有
信息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
信息存在错误和不足
为今后的信息收集积累经验,获得更有价值的新信息
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略讲)
①、避免真假混杂
②、有效地使用
③、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2、
3、 信息加工一般过程(详讲)
以校运会比赛项目成绩的加工为例:4月21日,我校举行春季运会,以跳远比赛项目为例,请同学们说说跳远比赛项目成绩处理的工作流程?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略讲)
以前加工信息主要是依靠人工方式来完成的,现在计算机成为信息加工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使信息加工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信息加工的这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人工加工方式:笔算、珠算、口算等等。
特点: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但有时加工过程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2)计算机加工方式:计算器、计算机等等。
特点: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满足了管理者决策的需求。
注意: 计算机信息加工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是现代信息加工的主要方式,但人工加工信息并不会被完全取代。
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详讲)
在北京奥运会跳水项目上,中国代表队取得了八个项目中的七块金牌。
我们以奥运会跳水裁判员打分为例,让学生分析计算机加工的一般过程。
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②信息录入
③信息加工
④信息输出
⑤信息存储
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详讲)
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信息的编程加工)
②
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人性化信息加工)
③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案例:阅读教材“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并把下面的例子归类:
A、跳水运动员打分软件
B、写有关奥运会感想的文章
C、北京奥运会福娃机器人
D、我和奥运冠军的合影
E、北京奥运会金牌榜
F、击剑比赛回放系统
参考答案:
A、F:信息的编程加工
B、D、E:人性化信息加工
C: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十二、 总结:本节主要讲了信息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
十三、 教学反思:本节课融合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传统的教学理论,采用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之后设计一个整体的任务贯穿整堂课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这种探索的兴趣。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设计好自然的过渡。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还应作好个别辅导工作,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系统地接受信息加工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多是一些概念性,记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在讲解时在尽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释,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