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的现实思考.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665052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的现实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的现实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的现实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的现实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的现实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的现实思考摘要:随着创新活动的日益复杂,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企业才能承担创新主体这一职责。企业家对超额利润的追求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以及完善的市场机制给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但由于中国处于转轨时期,创新主体发生了错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主要内容有:加快要素市场的改革、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各地区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推动企业完善研发组织机构。关键词:企业 创新主体 动力机制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所在,人才培养是企业获得持续动力的不竭源泉,两者不可割裂。政府的作用不再是包办庇护,而是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体,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完善配套设施、

2、搭建信息载体等手段,为企业破除壁垒、减少羁绊,赢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一、科技创新主体的层次划分我们知道,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所在,人才培养是企业获得持续动力的不竭源泉,两者不可割裂。笼统来讲科技创新,应该把科技创新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主体到底由谁来承担。第一个层次,科学发现。它是解释物质世界存在的宏观到微观的存在及其运动方式,它是基础研究,客观实际已经存在的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科学家的责任就是揭示它的存在形式和运动规律,这是科学发现的范畴,应当属于科学家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任务,而不能要求这些科学家都能够理解面向经济的主战场。第二个层次,技术发明。运用科学发现所揭示的规律,采取

3、工程化的手段,主要由工程师来完成的。往往学理科的工程师具有动手能力,技术发明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人搞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发明树立应用系统的开发,主要由有动手能力的工程师来完成。第三个层次,技术创新还停留在成果的层次上,需要工程化、产业化。如果技术成果最终不能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这个创新成果束之高阁没有任何社会经济意义。产业化主要要靠企业家来组织,如果没有企业家把技术要素、资金要素组织起来,这个成果是转化不了的。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或者主体应该包含基础研究,也包含应用技术创新,也包含企业家最终实现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的工作队伍重点应该在企业,所以我们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

4、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动力机制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其主要标志是拥有自己的专利成果,这是需要动力机制的 所谓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重新组合诸生产要素,以实现企业持续创新的内在要求与适应外部变化的外在要求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总和,主要有:(一)企业家对超额利润的追求所谓超额利润是指在其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时所获得的超过市场平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这种情况发生于其成本低于其他厂商或产品价格高于其他厂商时。超额利润在垄断行业是长期存在的,在竞争性行业却是通过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提供新的产品与服务来获得的。新的产品与服务与原有的差别越大,替代性就

5、越低,这种超额利润保持的时间就越长。很显然,这种超额利润的形成渠道,会给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提供动力,吸引着他们去探索,去主动地投入资本或吸引他人进行投资,创造或引进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去获得这种利益。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创新或引进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获取超额利润图 1 企业家超额利润追求过程中的创新动力机制(二)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知识化的趋势下,新的竞争优势应偏向于“那些具有更高技术能力并以此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因此,更多的企业相信通过不断的创新,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和企业价

6、值,从而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日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行业典型企业,在加大新技术投资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基于此,企业认为开展创新活动是为了满足其建立长久的可持续竞争力的需要。同时,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也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利用具有直接面向市场并对市场需求信息较熟知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适销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也只有通过企业的科技活动,才能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很显然,技术创新是一项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活动,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根本动力。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企

7、业高校、科研院所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新的产品和服务技术创新图 2 企业和市场需求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三)完善的市场机制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既要有内在的动力,也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来推动。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迫使企业认识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活动,才能打破原有的市场竞争以及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格局,才能获得竞争优势。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一种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市场对技术创新效果的检验来实现。当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在市场上能获得相应的丰厚回报时,市场就会形成自组织机制,对企业的创新行为形成导向和激励。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获取市场份额获取超额利润技术创新战略图 3 市场机制推动企

8、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三、中国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障碍分析(一)要素市场机制不健全在市场机制健全的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济实体,在竞争和激励的双重作用下,会形成企业创新的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成为创新的主体。可是由于中国市场化进程是以商品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可以说中国的商品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而要素市场化,包括资本土地技术等市场化程度却远远落后,要素价格不能反映其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比如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凭借行政权力以较低的边际成本获取生产要素,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而这些利润并不是依靠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获得的,因此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即由要素稀缺造成的压

9、力导致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倒逼机制尚未形成。(二)科技体制改革尚不完善科技体制是一个国家一段时期内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的总称。在 1978年前,中国的科技体制主要采用前苏联的模式,最大的缺陷是导致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1985年10月,中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至今,科技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在经历了对创新系统外层运作带的变革到内核的改造之后,中国科技体制在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创新主体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成效是明显的。但是,中国的科技体制具有政府指令的特点,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创新与否的决策权和对创新资源分配的绝对

10、垄断权。政府不仅提供大部分研发经费,开展研发活动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并不直接服务于企业很显然,导致的研发模式是一种“科学推动型”的,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使企业缺乏参与创新的动力。(三)企业缺乏支撑研发活动的组织机构开展研发活动的组织机构是企业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是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技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日本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并且占到全国的80%以上,企业的这些研究机构具有完整的三级研究开发体系:分别从事10年以后,35年以后,3年之内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美国企业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四类:企业的中央实验室或研究开发部

11、;独立的研究所;企业之间的联合研究机构;政府委托企业的合同研究中心。而在中国,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企业可以不依赖于创新,尤其在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技术和生产设备,就可以达到获利的目的,从而削减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热情。据统计,中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只有30%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且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缺少企业间的技术联盟,再加上产学研联盟不紧密,所以企业难当创新主体。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对策建议(一)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要素市场的改革,通过市场的内在力量推动中国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R&D经费也几乎全部来自政府,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较

12、完善,因而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迅速增加了投R&D入,比如美国政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研发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在1964年达到66.5%。之后政府所占的比例呈现明显下降,到2000年政府经费仅占26.3%。但是政府经费比例下降并不是政府投资绝对值的真正下降,而主要是由于企业资R&D金的快速上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在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与紧迫性的基础上,会增加创新投入,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通过科技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推动企业逐步成为创新主体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需要经过企业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的双重努力,对于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科技体

13、制改革无疑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往的科技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资源分配过程中过度的竞争,导致出现科技人员跟着项目跑,围着项目转的局面,显然,构建科技系统的整合与优化机制,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具体地:一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完善评估和监督机制;二是对于应用技术的开发,加大企业参与力度,将政府主导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激励改变为企业直接投入的企业主导投入机制。(三)各地区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推动企业完善研发组织机构对于企业而言,拥有研发中心、创新网络、产学研联盟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必备条件但是,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针对中国

14、目前的情况,政府的推动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北京市政府于2005年开始实施研发机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资助计划,到2010年,总投入约5000万元,支持了近200家研发机构,结果使企业的研发机构获得了充足的发展。仅2009年,北京市百余家企业研发机构的科研投入就达到了60亿元,结果显示:这百余家企业研发机构近三年申请发明专利3000多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0多项,形成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600多项,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四)积极嫁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一般中小企业不具备完善的技术实力,主要通过科研院所资助的形式,积

15、极利用学术、技术资源,推动成果产业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巨大浪费;针对大型企业 ,由于自身具备良好的研发实力和人才优势,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发,推动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如银川大学作为企业自办科技学院且煤化工专业在全区实力较强,具备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结合“一强”产业,政府可以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将煤化工研发中心建成全区煤化工企业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协议和订单形式,促进技术、科研、人才全区共享。(五)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一是丰富和完善现有人才市场的职能。提升建设档次和规模,对各类应聘人员实行分类,召开有针对性的招聘会,人才与企业见面会,加大

16、人才储备库建设力度,高层次人才针对行业不同向相关企业主动推荐。二是加大赴高校密集城市“招才引智”的规模和力度。从宣传宁夏宣传银川入手,对参加招聘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深度推介,按产业、行业分类组织招聘,增强“引才”效果。三是解决企业关键人才哪里招的问题。目前,大中型企业解决融资难的新途径主要是上市,但是相关人才储备极其匮乏,有上市工作经验的注册会计师高薪难聘,诸如此类,市人才、人社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对具备相关学历、资历经验的人才予以跟踪,适时对接供企业所用。参考文献1樊根耀.论创新主体的历史变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3). 2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李振京,张林山.“十二五”时期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0,(6).5Melissa A.Schilling.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刘和东.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