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战机“中国心”的耕耘者.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664896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战机“中国心”的耕耘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战机“中国心”的耕耘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战机“中国心”的耕耘者  航空航天,动力为先。翻开世界航空史,能独立研制飞机的国家有20多个,而能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则屈指可数。   一台发动机、一堆零部件、一组电开关,有一位“航空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面对这些冷冰冰的“铁疙瘩”,拆了装,装了拆,开了关,关了开,一遍遍地重复,仿佛发动机的叶片,循环往复,不知停歇。然而,也正如发动机托起了一架架战鹰放飞蓝天,这个人所肩负的事业,承载着一支军队,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几代人的飞天梦想。   这个人,就是空军某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   让“瘫痪”战鹰重新翱翔蓝天   1998年11月,成都某机场,薄雾低垂。   一架架战鹰呼啸着开足马力,飞向雪域高原。此举标志着某引进型飞机发动机国内自主修复成功。   这一刻,来之不易。 这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某型先进战机,因长期在高原恶劣环境下使用,发动机未到寿命便被迫停止复杂环境下的训练。   当时受国外技术限制,该机所有部件无法进口和返修。因无技术资料、无修理备件,要自主修复世界先进战机,国内军工企业都无能为力。   眼看重金引进的主战飞机就要成为一堆废铁,时任空军某装备研究院某所发动机研究室主任甘晓华的心急如焚。   听说他要接过这块“烫手山芋”,不少人劝他别犯傻,弄不好赔了夫人又折兵,太不值得。   “这是一项打破国外限制的‘争气工程’,再苦再难军人也要往前冲。”甘晓华除了能力上的自信,更有一份军人的豪气。他凭借多次解体维修该发动机的经验,说服主管部门,主动接下这一任务。   一个只有二三十人的研究室,按照甘晓华提出的方案,找资料、改设备、建试车台,开始向这个世界技术难题发起冲击。   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试验……终于修复了第一台发动机,并自主研制出与之配套的试车台。终于,“争气工程”进入调试阶段。当大家翘首期待成功时,迎来的却是“当头一棒”:发动机扭矩不稳定,调试失败。   一天、一周、一个月,问题仍未找到。直到第三个月,他们才查出原来是功率测试设备问题。   翌年“五一”,修复的第一台发动机再次试车。试车组完成冷开车、热开车、低状态运转、高转速运转测试后,开足马力进行最关键的全功率运转测试。   当时,现场气氛异常紧张,大家屏气凝神,紧紧盯着设备上的数据变化。   “成功了!”随着甘晓华的一声大喊,试车台前一片沸腾,奋战一年的他们,此刻相拥而泣。   经鉴定,该型发动机经维修后使用性能达到标准,功率平均提高10%,自主修建的试车台系统精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专家认为,这是扬我国威军威的重大科研项目,技术上有重大创新。这一成果,使停飞的战鹰重上高原,为国家节省经费数亿元,项目最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初战告捷,甘晓华再接再厉。在对该型发动机关键技术升级研究中,他带领项目组运用先进数控技术,使升级发动机达到国外新机性能,大幅提升作战性能。权威部门表示,该研究成果不仅达到世界水平,而且将促使我国相关发动机研制目标提升半代、研制步伐大幅加快。   一次次攻克战机“心脏病”   2007年3月,航空兵某师组织跨昼夜飞行,一架引进的新型战机突然出现“降转”信号,随即发动机空中停车。   据统计,此故障在空中发生多起,有的造成严重飞行事故。   为此,上级紧急启动中外联合调查程序。甘晓华同国内外30多名专家迅即展开联合调查,最后查出是发动机轴承损坏。   在谈判中,外方代表不以为然,以各种理由拒不承认自身设计有问题。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中方首席专家甘晓华和其他专家一道,全面深入分析故障原因,运用科学手段,有理有据地将外方提出的理由一一驳回,并用事故调查的确凿证据,迫使外方发动机总师不得不正视事实,并承诺改进。   中方专家的水平出乎外方专家意料,最后他们在谈判会上感叹:“中方有高人呀!”   1996年4月,江南某机场,部队和现场保障专家发现某型三代战机发动机燃油喷嘴爆裂,要求必须全部停飞。   消息一出,引起各级高度重视。   上级迅即组织权威专家集体“会诊”。讨论中,有的认为是个别质量问题,有的说可能是厂家设计问题。专家组反复研究,难作定论。   又是一次临危受命。甘晓华经慎重分析后大胆提出:“这不是爆裂而是积炭,飞机可以继续使用!”   话音未落,研讨现场炸了锅,大家都为甘晓华捏了把汗。只见他从容走上讲台,结合症状特点和维修经验,进行严密分析和推算。专家组最后同意按照他的方法再次考察检测,结果证实了甘晓华的推断正确,停飞的战鹰又恢复了昔日雄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某型二代战机因发动机超负荷使用,涡轮部件事故频发,出现大批飞机停飞情况。   “怎么办?”甘晓华下决心攻克三代机重大技术移植问题,以解决这个难题。   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二代机定型上没有热负荷控制装置,在控制机理上它与三代机完全不同,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因多次努力无果都放弃了研制。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