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疔瘡
定義:一種發病迅速,易於惡化,危險性較大的瘡瘍。
顏面部疔瘡
病因病理
☉恣食膏梁厚味,醇酒辛辣炙搏,臟腑蘊熱。
☉感受火熱之氣,或因昆蟲咬傷,或抓破染毒,毒邪蘊蒸肌膚,氣血凝滯而成。
內治
清熱解毒,用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成藥驗方:清解片。
外治
初期
箍毒消腫
玉露散、銀花露或冷開水調而圍箍,中以千錘膏敷貼。
中期
提恐祛腐
九一丹、八二丹。
後期
生肌收口
生肌散,以太乙膏、紅油膏或白玉膏敷貼。
手足部疔瘡
發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初起腫痛無頭,若不及時治療,容易損筋壞骨,影響手、足功能。發病手部多於足部。
蛇眼疔
指甲兩旁的化膿性感染。因其形如蛇眼,故名蛇眼疔。
蛇頭疔
手指末端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腫脹形如蛇頭者,名蛇頭疔,生於手指螺紋處者,又稱螺疔。
蛇肚疔
手指中節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托盤疔
手掌心勞宮穴處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又稱掌心毒。
足底疔
足底部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在湧泉處者,又稱湧泉疔。
紅絲疔
定義:繼發於手足部瘡傷,在四肢內側突然起紅絲一條,迅速向上走竄的急性炎症。
內治
清熱解毒,同顏面部疔瘡。
爛疔
定義:發生於皮肉間的急性壞死性疾病,來勢急聚凶險,患處皮肉很快大片腐爛欲脫,併發走黃,危及生命,與一般疔瘡有別,故名。
多發生農民和泥水匠。
內治
涼血解毒,清熱利濕。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合三妙丸加減。
外治
☉初起用玉露膏外敷。
☉腐肉與正常皮肉分界明顯時,改摻5~10%蟾酥合劑或五五丹。
☉腐肉脫落,周圍腫勢退淨,肉色鮮潤紅活者,生肌散,紅油膏蓋貼。
疫疔
定義:因接觸疫畜之毒而生,具有傳染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