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刀具前角越 【大】刃越 【 锋利 】 ,使剪切角 【 增大】 ,变形系数 【减小 】,因此,切削变形 【 减小 】。
2、零件在 【加工 】 、 【测量 】 、 【 装配 】 等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基准统称工艺基准。
3、零件磨损一般分为 【初期 】 磨损、【正常 】 磨损、 【急剧 】 磨损三个阶段。
4、切削速度对积屑瘤影响很大,不易产生积屑瘤的切削速度是 【高】 速和【最低 】速。容易产生积屑瘤的切削速度是 【中】速和 【 较低 】速。
5、主偏角是在基面中测量的 【主切削 】 平面与 【假定工作 】 平面间的夹角。
6、 刀具耐用度系指刀具刃磨后,【开始切削】至 【磨损量】 达到 【磨钝】 标准的总切削时间。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采用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应该是( B )。
A. 单一零件 B. 中小批量、形状复杂、型号多变 C. 大批量
2. 重复限制自由度的定位现象称之为( C)。
A. 完全定位 B. 过定位 C. 不完全定位
3. 数控机床上有一个机械原点,该点到机床坐标零点在进给坐标轴方向上的距离可以在机床出厂时设定。该点称(C )。
A.工件零点 B.机床零点 C.机床参考点
4用铣刀加工轮廓时,其铣刀半径应(C )
A、选择尽量小一些 B、大于轮廓最小曲率半径
C、小于或等于零件凹形轮廓处的最小曲率半径
D、小于轮廓最小曲率半径
5.在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时,为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表面质量,在工件或电极能方便开工作液孔时,宜采用的工作液工作方式为(C )。
A、抽油式 B、喷射式 C、冲油式
6.数控电火花高速走丝线切割加工时,所选用的工作液和电极丝为( C)
A、纯水、钼丝 B、机油、黄铜丝 C、乳化液、钼丝 D、去离子水、黄铜丝
7. 铰孔的切削速度比钻孔的切削速度( B )。
A.大 B. 小 C. 相等
8. 夹紧中确定夹紧力大小时,最好状况是力( B )。
A.尽可能的大 B.尽可能的小 C.大小应适应
9. 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 C)。
A.前角 B. 后角 C.主偏角
10.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是用( C )的方法来调节和改善其材料的性质。
A.淬火、回火 B.退火、正火 C.加热、加热后冷却
11、在数控加工工序卡中,应包括( C等内容。
A.编程原点与对刀点 B.编程简要说明
C.工艺过程安排 D.数控切削用量
12、绕X轴旋转的回转运动坐标轴是( A )。
A.A轴 B. B轴 C. Z轴
13、在夹具中,用一个平面对工件进行定位,可限制工件的( B)自由度。
A.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14、夹紧中确定夹紧力大小时,最好状况是力( B )。
A.尽可能的大 B.尽可能的小 C.大小应适应
15、响数控加工切屑形状的切削用量三要素中(B )影响最大。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 切削深度
16、可以用来制作切削工具的材料是(C )。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镍铬钢
17、数控机床的种类很多,如果按加工轨迹分则可分为( B )。
A.二轴控制、三轴控制和连续控制 B.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连续控制 C.二轴控制、三轴控制和多轴控制
18、金属切削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应具备(B )要求。
A.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热性 B.高硬度、高耐热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和良好的工艺性 C. 高耐磨性、高韧性、高强度
19、高速钢刀具允许的切削速度比碳素工具钢刀具高( A )倍。
A 2~3 B 2~5 C 3~4
20、切削速度越高,切削温度也越高,在工件和刀具中的温度(C)。
A 高 B 较高 C 较低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F)同一工件,无论用数控机床加工还是用普通机床加工,其工序都一样。
2、( F)机床参考点在机床上是一个浮动的点。
3、( T)因为毛坯表面的重复定位精度差,所以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4、(T )热处理调质工序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进行。
5、( F)加工零件在数控编程时,首先应确定数控机床,然后分析加工零件的工艺特性。
6、(T )为了防止工件变形,夹紧部位要与支承对应,不能在工件悬空处夹紧。
7、( F)一个完整尺寸包含的四要素为尺寸线、尺寸数字、尺寸公差和箭头等四项要素。
8、(T )陶瓷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其硬度、耐热性和耐磨性均比硬质合金高
9、(T )高速钢刀具具有良好的淬透性、较高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10、( T)工件定位时,被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完全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不完全定位。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什么是工序﹑工步?构成工序和工步的要素各有哪些?
答: (1)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是否变化和工作是否连续。
(2)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工步。
划分工步的依据是加工表面和工具是否变化。
2.粗基准选择原则
答:(1) 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2) 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3) 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4) 选择较为平整光洁、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5)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
3、在数控机床上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加工有何优点?
答: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这样减少了机床数量、操作工人数和点地面积,一次装夹后加工较多表面,不仅保证了各个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同时还减少工序间的的工件运输量和装夹工件的辅助时间。
五、综合题: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分析。 (共15分)
如图所示支承板上的 A 、 B 、 C 、 D 、 E 面已在前工序中加工好,现要在加工中心上加工所有孔和 R100 圆弧,试制订该零件的加工中心加工工艺。
1、 大 锋利 增大 减小 减小
2、 加工 测量 装配
3、 初期 正常 急剧
4、 高 最低 中 较低
5、 主切削、假定工作
6、 开始切削、磨损量 磨钝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B 2. C 3. C 4. C 5. C 6. C 7. B 8. B 9. C 10. C
11、C 12、A 13、B 14、B 15、B 16、C 17、B 18、B 19、A 20、C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 3、 √ 4、 √ 5、 × 6、 √ 7、× 8、 √ 9、√ 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答: (1)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是否变化和工作是否连续。
(2)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工步。
划分工步的依据是加工表面和工具是否变化。
2、答:(1) 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2) 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3) 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4) 选择较为平整光洁、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5)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
3、答:
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这样减少了机床数量、操作工人数和点地面积,一次装夹后加工较多表面,不仅保证了各个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同时还减少工序间的的工件运输量和装夹工件的辅助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