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时间:09年4月15 班级:高一( 17)班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中美关系缓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思想目标:中美关系改善,表明我国外交僵局被打破,外交出现新局面。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史料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2、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结合课件演示,讲授、讨论和启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问题导入:
1.建国初期我国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成就?
2.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上又取得哪些成就?
(让幻灯片制作较好的小组派一名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讲解第一子目,学生的课件应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学习新课内容: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一步:展示《乔冠华的笑》的图片,提问:
1.图片反映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二步:介绍联合国概况,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
第三步:补充资料介绍中国为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设问:你是如何理解毛泽东同志所说“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这句话的含义?
第四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原因是什么?
(师生换位后,对于小老师讲漏的知识点,老师可充当学生在下面配合小老师回答问题,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思考,最后老师在班上总结讲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史料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让幻灯片制作较好的小组派一名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讲第二子目,学生的课件应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建国头20年中美关系如何?为什么是这一种关系?
第二步:补充背景资料,提问:中美关系在70年代走向缓和的具体表现及其缓和的原因?
第三步:讲述中美建交的过程,重点强调以下两点:
《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第四步:列出中美建交25周年大事记,指出建交后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
提问:制定外交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在肯定小老师讲解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升华)
[幻灯片]1.从中美联合公报来看,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联系前段时间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谈谈两岸关系的发展及统一大业的前景。
[拓展延伸]2.用幻灯片打出曾经在任期内访问过中国的美国总统的照片及其访华时间。
设问:如果有一位美国总统或者国会议员访问本校,你将向他(她)提什么问题?或者你将怎样陈述你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期望?
(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使学生对中美关系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三)中日关系
(让幻灯片制作较好的另一小组派一名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讲第三子目,学生的课件应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讲述中日关系改善的背景及历程。
第二步:补充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史料。
设问:中日建交后影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三步:收集近现代史上有关中日关系的史料,警示我们勿忘过去,勿忘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激发学生爱国感,责任感,使命感。)
(教师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拓展延伸]补充日本申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资料及中国、韩国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对日本这一申请的态度。
设问:1.以中国为首的一些亚洲国家为什么要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日本想绕开中国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需要什么条件?
(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四)利用本节的知识结构进行小结。
(五)作业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乒乓外交
外交事业发展
中美关系正常化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中日关系
教学设计说明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1.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关注情感的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2.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基础上,自主构建知识意义。
3.注重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标的内容: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地位和作用:教材主要介绍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它上承第一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启80年代外交政策的调整。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三、教学对象的分析
1.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认知能力。
3.部分高中学生的电脑知识较丰富,能熟练地上网查找资料及制作幻灯片,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可起学习骨干的作用。
四、教学方式及课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师生换位讲解、教师总结升华。
课时:1课时。
五、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联合国、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图片资料或影音文件,在教师指导下制作成教学课件。
六、评价与反思
学生对本课兴趣浓厚,课下反映强烈,并一致认为效果很好,基础知识掌握牢靠,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案设计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设计
单位:迁安二中
姓名:王劲竹
学科: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