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6课 两晋与南朝
一、选择题
1、三国时期,控制南方的政权有( )
①洛阳②魏③蜀④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其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
3、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
A.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提高
B.江南的手工业,最重要的是制瓷业
C.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高,能大量生产青瓷
D.造船业发达
4、三国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当时的造船中心是( )
①侯官(今福建福州) ②番禺(今广东广州)
③建业(今江苏南京) ④建康(今江苏南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称为( )
A.夷洲 B.流求 C.琉求 D.澎瑚
6、三国时期的“南中”是( )
A.今台湾地区 B.今广东、广西一带
C.今海南岛 D.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一带
7、下列属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的内容的是( )
①设置堰官管理都江堰②稳妥地处理民族关系③设置锦官管理蜀锦生产④派卫温到达夷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下列政权中,曾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是( )
A.东晋 B.西晋 C.北魏 D.前秦
9、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下列政权中,曾先后统一过南方的有( )
①三国中的吴国②西晋③东晋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A.司马昭、司马炎 B.司马炎、司马睿
C.司马懿、司马炎 D.司马昭、司马睿
11、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
①东晋②西晋③西汉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13、南朝时,南方的造纸业迅速发展。成都是两大造纸中心之一,它主要出产的是( )
A.藤纸 B.宣纸 C.蜀笺 D.蔡侯纸
14、下列哪一个城市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缩影( )
A.建康 B.成都 C.洛阳 D.广州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宋书》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出自宋朝谚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
(2)除了材料二反映的农业方面外,宋朝的经济发展还在其他方面体现出来。请各举一例说明。
(3)从古到今,发展经济,富民强国都是一项重要国策。请你对当今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不要求作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A 6、D 7、A 8、B 9、B 10、B 11、D 12、B 13、A 14、A
二、材料题
(1)东晋南朝(或写东晋、南朝)
(2)手工业: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棉纺织业迅速兴起,;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瓷都;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造船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泉州、广州、明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东京、临安商业繁荣;四川出现了纸币—交子。海外贸易:海外贸易广泛政府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要求:紧扣“当今我国的经济建设”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须正确;言之有理,符合事实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