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香菇栽培专利目录
申请(专利)号:97119728.8 一种秸秆贮料复合接种剂及其生产方法 2
申请(专利)号:201010143879.7 一种菌种活化剂及其应用 3
申请(专利)号:97105342.1 食用菌栽培辅料 4
申请(专利)号:99113104.5 北方保护地香菇栽培方法 5
申请(专利)号:01130407.3 套筒定形食用菌栽培方法 6
申请(专利)号:200710053749.2 低海拔反季节香菇栽培香菇栽培袋方法 7
申请(专利)号:200310107170.1 袋料栽培香菇的新方法 8
申请(专利)号:200610155471.5一种香菇菌棒保水剂及其应用方法 9
申请(专利)号:02153709.7 香菇栽培技术 10
申请(专利)号:200810037260.0 香菇栽培菌种241-4的分子标记、其检测方法及应用 11
申请(专利)号:200710190686.5 香菇栽培基质 12
申请(专利)号:200810214819.2花菇免割保水栽培袋 13
申请(专利)号:200910066551.7 一种含有人参皂甙的香菇栽培方法 14
申请(专利)号:200910066719.4 一种含有钙的香菇栽培方法 15
申请(专利)号:200910065987.4 可生物降解香菇菌棒包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16
申请(专利)号:200810162780.4 一种香菇栽培袋的配方 17
申请(专利)号:200820067268.7香菇栽培袋 18
申请(专利)号:97119728.8 一种秸秆贮料复合接种剂及其生产方法
· 申请公开说明书 (7)页
· 审定授权说明书 (6)页
申 请 号:
97119728.8
申 请 日:
1997.10.08
名 称:
一种秸秆贮料复合接种剂及其生产方法
公 开 (公告) 号:
CN1213507
公开(公告)日:
1999.04.14
主 分 类 号:
A23K1/16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23K1/16;A23K1/14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李小平
地 址:
010020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利厅宿舍8号楼1单元6号
发 明 (设计)人:
李小平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专利服务中心
代 理 人:
王社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秸秆贮料复合接种剂及其生产方法,这种接种剂的生产原料包括乳酸菌、菌种活化剂、复合酶、酶的激活剂,稻壳粉及硫酸铵和尿素的混合物等,它的生产方法为将经过扩大培养的菌种加入稻壳粉干燥后与上述物质按比例混合而成。本发明所生产的接种剂可添加到各种农作物秸秆中,将其与秸秆均匀混合后,放入青贮池中在密闭状态下存放几天,即可生成易贮存、牲畜爱吃的饲料。本发明生产过程较简单,配方合理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秸秆。
申请(专利)号:201010143879.7 一种菌种活化剂及其应用
· 申请公开说明书 (5)页
申 请 号:
201010143879.7
申 请 日:
2010.04.08
名 称:
一种菌种活化剂及其应用
公 开 (公告) 号:
CN101823906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8
主 分 类 号:
C05F11/02(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C05F11/02(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地 址: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
发 明 (设计)人:
王志学;池景良;冯健;方新;于淼;吴红艳;陈飞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 理 人:
卜海慧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秸秆菌种混合使用加速秸秆降解的菌种活化剂及应用。该菌种活化剂的重量组成是:葡萄糖40~80kg;过磷酸钙5~15kg;硫酸钾10-30kg;尿素10-30kg;腐植酸2~5kg;将葡萄糖、过磷酸钙、硫酸钾、尿素、制成粒度为40~80目,腐植酸为80~120目,按上述配比混合均匀后,装瓶密封备用。该活化剂能促进菌种快速启动,使菌种在秸秆上迅速生长、繁殖,可广泛用于温室蔬菜等作物栽培中埋于地下秸秆的快速降解,不仅提高了菌种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提高了秸秆的分解速度;在作物产量平均增加30%以上前提下,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和使用难度;提高了秸秆的使用效果,使农户更容易接受,该产品无任何毒副作用,属于环境友好型产品。
申请(专利)号:97105342.1 食用菌栽培辅料
· 申请公开说明书 (5)页
· 审定授权说明书 (5)页
申 请 号:
97105342.1
申 请 日:
1997.06.27
名 称:
食用菌栽培辅料
公 开 (公告) 号:
CN1173965
公开(公告)日:
1998.02.25
主 分 类 号:
A01G1/04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缙云沸石粉总厂
地 址:
321404浙江省缙云县东方镇胪膛村
发 明 (设计)人:
陈怀钦; 吕爱月; 施丽方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代 理 人:
徐关寿; 柯利进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辅料,特别是用于香菇栽培的辅料。它由60—95%沸石粉和5—40%珍珠岩膨胀粉组成,各成分均主要作为养分载体和食用菌生长载体。用本发明辅料加木屑、麸皮、糖配成的生产原料能使菌棒减少烂棒,以及能提高通透性和保水性,并提高产量。
申请(专利)号:99113104.5 北方保护地香菇栽培方法
· 申请公开说明书 (10)页
申 请 号:
99113104.5
申 请 日:
1999.07.13
名 称:
北方保护地香菇栽培方法
公 开 (公告) 号:
CN1249129
公开(公告)日:
2000.04.05
主 分 类 号:
A01G1/04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刘永昶; 刘永宏
地 址:
122000辽宁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
发 明 (设计)人:
刘永昶; 刘永宏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朝阳市专利事务所
代 理 人:
讷志清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方保护地香菇栽培方法,属于微生物真菌类。二、三级菌种培养基以及栽培袋培养基配方采用沙棘木屑、麦麸、玉米芯、石膏粉、生石灰、红糖等,经过拌料、装袋、灭菌、养菌、接种、上架、出菇等工序。有效解决了香菇对温度、湿度的需求,达到高产、高质,花菇率在70%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申请(专利)号:01130407.3 套筒定形食用菌栽培方法
· 申请公开说明书 (3)页
申 请 号:
01130407.3
申 请 日:
2001.11.13
名 称:
套筒定形食用菌栽培方法
公 开 (公告) 号:
CN1348683
公开(公告)日:
2002.05.15
主 分 类 号:
A01G1/04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C12M1/16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郭喜祥;余祥;崔永军
地 址:
154101黑龙江省鹤岗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
发 明 (设计)人:
郭喜祥;余祥;崔永军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代 理 人: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套筒定形食用菌栽培方法,尤其适用于香菇的栽培。其特征是采用内外圆柱套筒对培养基定形栽培,尤其是采用内圆柱筒外圆台套筒结构对培养基进行定形栽培效果更佳。在圆台与圆柱筒之间添满培养基,在圆柱筒内添入一半以上的土,待培养基定形后即可自行生长。通过这种定形栽培方法生长出来的香菇,柄短、肉厚、花菇率高、品质优良、口感好。在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和夏季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出菇。此外,这种方法也为反季节香菇栽培提供了一种新的栽培模式。
申请(专利)号:200710053749.2 低海拔反季节香菇栽培方法
· 申请公开说明书 (4)页
申 请 号:
200710053749.2
申 请 日:
2007.10.31
名 称:
低海拔反季节香菇栽培方法
公 开 (公告) 号:
CN101147449
公开(公告)日:
2008.03.26
主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C05G3/00(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
444200湖北省远安县鸣凤镇临沮大道81号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发 明 (设计)人:
杨先新;周 伟;焦海涛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代 理 人:
成 钢
摘要
一种低海拔反季节香菇栽培方法,属于香菇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由杂木屑、小麦麸,石膏粉和白糖混合,搅拌均匀后装袋制成培养料,将森源F-18菌种接种到冷却到常温后的培养料中,正常发菌培养管理,菌丝长满之后菌袋下田炼筒,脱袋后进行炼筒处理,排场后进行催菇即可出菇。本发明能够在低海拔地区夏季进行种植,对地势要求低,不需要进行覆土,节约了人工费用,采用炼筒处理,香菇菌筒反面不出菇,不会产生烂筒现象,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申请(专利)号:200310107170.1 袋料栽培香菇的新方法
· 申请公开说明书 (4)页
申 请 号:
200310107170.1
申 请 日:
2003.12.03
名 称:
袋料栽培香菇的新方法
公 开 (公告) 号:
CN1623359
公开(公告)日:
2005.06.08
主 分 类 号:
A01G1/04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李德云
地 址:
300000天津市河北区振德里6-21-406
发 明 (设计)人:
李德云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 理 人:
张宏祥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袋装香菇栽培按种新方法。该方法它包括培养料的配制培养装袋、袋料常压或高压灭菌,接种室及按种工具的熏蒸灭菌、消毒、袋料打接种穴洞、接种,培养,发生步骤:(1)袋料打接种穴洞是在袋料常压或高压灭茸后进行;(2)袋料上的穴洞用香菇菌块封口。本发明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效。
申请(专利)号:200610155471.5一种香菇菌棒保水剂及其应用方法
· 申请公开说明书 (13)页
· 审定授权说明书 (10)页
申 请 号:
200610155471.5
申 请 日:
2006.12.26
名 称:
一种香菇菌棒保水剂及其应用方法
公 开 (公告) 号:
CN1994048
公开(公告)日:
2007.07.11
主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地 址:
310021浙江省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发 明 (设计)人:
王建红;曹 凯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 理 人:
沈伾伾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菌棒保水剂及其应用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该保水剂的组分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硬脂酸60-90%,单硬脂酸甘油脂8-30%,甘油2-10%;其应用方法为:(1)菌棒制备,接菌种,培养;(2)菌棒现菇蕾后脱袋,晾干;(3)熔解保水剂,菌棒上保水剂膜;(4) 采菇前管理;(5)采菇期管理:每当菌棒采完一潮菇后,需及时补水,直至结束。与常规的割袋与石蜡处理相比,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省工省力,菇形好,无异味,食用安全,菌棒包膜不易开裂与脱落等优点。适宜在香菇栽培,尤其在花菇栽培中推广应用。
申请(专利)号:02153709.7 香菇栽培技术
· 申请公开说明书 (4)页
申 请 号:
02153709.7
申 请 日:
2002.12.02
名 称:
香菇栽培技术
公 开 (公告) 号:
CN1504073
公开(公告)日:
2004.06.16
主 分 类 号:
A01G1/04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王文萱
地 址:
100094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3号院5楼103
发 明 (设计)人:
王文萱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 理 人:
刘淑敏
摘要
一种香菇栽培方法,选取花生壳生料为培养基,进行人工栽培。具体工艺步骤为:首先将花生壳生料晒干,粉碎,过60目筛,经过灭菌处理;选取适合于栽培的香菇菌种进行接种;用常规的袋式栽培方法,控温培养,温度控制在15-20℃,7-15天培养成香菇成品。本发明的优点是:原料资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出菇早,长势快,抗杂菌能力强,产量高。
申请(专利)号:200810037260.0 香菇栽培菌种241-4的分子标记、其检测方法及应用
· 申请公开说明书 (8)页
· 审定授权说明书 (7)页
申 请 号:
200810037260.0
申 请 日:
2008.05.09
名 称:
香菇栽培菌种241-4的分子标记、其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 开 (公告) 号:
CN101265493
公开(公告)日:
2008.09.17
主 分 类 号:
C12Q1/04(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C12Q1/04(2006.01)I;C12Q1/68(2006.01)I;C12N15/11(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地 址:
201106上海市徐汇区南华街25号
发 明 (设计)人:
宋春艳;谭 琦;尚晓冬;陈明杰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 理 人:
黄志达;谢文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栽培菌种241-4的分子标记、其检测方法及应用,该分子标记是基因SCAR的分子特异检测标记,其PCR专用引物对序列为241-4F:5’ CTCTGGTCATTGTTACTGTG 3’与241-4R:5’CTCTGGCAAGGCTTAT 3’;检测方法,包括:1)菌丝培养;2)基因组DNA的提取;3)SCAR分子标记的检测;4)电泳检测;应用:是将香菇菌种进行基因SCAR扩增,存在SCAR标记的即是香菇栽培菌种241-4。本发明与常规形态学检测、拮抗试验、出菇试验相比,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的优点,该方法在所收集的我国30个香菇主栽菌种中具有241-4菌株的专一性。
申请(专利)号:200710190686.5 香菇栽培基质
· 申请公开说明书 (4)页
申 请 号:
200710190686.5
申 请 日:
2007.11.29
名 称:
香菇栽培基质
公 开 (公告) 号:
CN101450879
公开(公告)日:
2009.06.10
主 分 类 号:
C05G3/00(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C05G3/00(2006.01)I;C05G1/00(2006.01)I;A01G1/04(2006.01)N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姜堰市现代农业科技实验场
地 址:
225511江苏省姜堰市桥头镇工业1路8号
发 明 (设计)人:
刘玉岭;何宝富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代 理 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栽培基质,由固态物料和水组成,固态物料的组分和含量(重量)为:夏伐胡桑枝条碎屑35%~40%;棉花秸秆碎屑35%~ 40%;麦麩皮18%~20%;玉米粉2.5%~3%;蔗糖1%~1.2%;石膏粉1.5%~ 1.8%,固态物料与水的用量比(重量)为1∶(1.2~1.3),所述基质为袋装,袋径为18~22cm。本发明用于栽培香菇,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废弃资源,因地制宜,不消耗木材,能降低成本,有效提高香菇品质和产量,经济效益比现有基质栽培香菇提高15~20%,有重要推广价值。
申请(专利)号:200810214819.2花菇免割保水栽培袋
· 申请公开说明书 (7)页
· 审定授权说明书 (7)页
申 请 号:
200810214819.2
申 请 日:
2008.08.26
名 称:
花菇免割保水栽培袋
公 开 (公告) 号:
CN101416595
公开(公告)日:
2009.04.29
主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彭根相;吴克甸;徐毓春
地 址:
323800浙江省庆元县松源镇学后路40号
发 明 (设计)人:
彭根相;吴克甸;徐毓春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 理 人:
林怀禹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栽培中使用的栽培袋,其配方构成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低密度聚乙烯再生料40%-70%、高密度聚乙烯5%-20%、聚乙烯填充母料20%-45%、塑料光降解材料1%-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 a.搅拌;b.吹膜成形;c.表面规则压纹;d.性能检验;e.封口并切割;d. 切出通气孔;e.包装入库。本发明所制备的免割保水栽培袋的破膜力度与花菇菇蕾出菇力度相似,给花菇菇蕾创造了一个自行破膜出茹的自然环境,消除了对菇体的人为、物理伤害,提高花菇的品质,且无毒无害,省工省本。
申请(专利)号:200910066551.7 一种含有人参皂甙的香菇栽培方法
· 申请公开说明书 (4)页
· 审定授权说明书 (4)页
申 请 号:
200910066551.7
申 请 日:
2009.02.20
名 称:
一种含有人参皂甙的香菇栽培方法
公 开 (公告) 号:
CN101480136
公开(公告)日:
2009.07.15
主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C05G3/00(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齐玉珍
地 址:
133300吉林省珲春市密江乡东阳村神怡食用菌厂
发 明 (设计)人:
齐玉珍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 理 人:
柳明哲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人参皂甙的香菇栽培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配料:取按重量百分含量组成的66%~72%木屑、10%~20%麦麸、3%~10%玉米面、1%~3%石膏和2%~6%人参粉,进行混合搅拌,再加入上述组分总重量的58%~60%水,均匀搅拌;装袋:将上述配料装入食用菌袋;灭菌;接种;出菇。由于在配料中添加的人参粉,使得生产出的香菇含有较高的人参皂甙含量,增加的香菇含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营养成分,能够使人体充分吸收。食用本发明栽培方法而得的香菇,可以增强人体表面细胞活力,抑制衰老,延缓神经细胞衰老,降低老年发生的记忆损伤,提高老年人记忆力能力。
申请(专利)号:200910066719.4 一种含有钙的香菇栽培方法
· 申请公开说明书 (4)页
· 审定授权说明书 (4)页
申 请 号:
200910066719.4
申 请 日:
2009.03.24
名 称:
一种含有钙的香菇栽培方法
公 开 (公告) 号:
CN101507396
公开(公告)日:
2009.08.19
主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C05G3/00(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齐玉珍
地 址:
133300吉林省珲春市密江乡东阳村神怡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发 明 (设计)人:
齐玉珍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 理 人:
柳明哲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钙的香菇栽培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配料:取按重量百分含量组成的70%~80%木屑、10%~20%麦麸、5%~10%玉米面、1%~10%石膏和4%~10%螃蟹粉,进行混合搅拌,再加入上述组分总重量的58%~60%水,均匀搅拌;装袋:将上述配料装入食用菌袋;灭菌;接种;出菇。由于在配料中添加的螃蟹粉,使得生产出的香菇含有较高的钙含量,增加的香菇含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营养成分,能够使人体充分吸收。食用本发明栽培方法得的香菇,可以维持调节机体内许多生理生化过程,调节递质释放,增加内分泌腺的分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促进细胞的再生,增加机体抵抗力。
申请(专利)号:200910065987.4 可生物降解香菇菌棒包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 申请公开说明书 (6)页
申 请 号:
200910065987.4
申 请 日:
2009.08.28
名 称:
可生物降解香菇菌棒包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 开 (公告) 号:
CN101691465A
公开(公告)日:
2010.04.07
主 分 类 号:
C09D129/04(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C09D129/04(2006.01)I;C09D103/02(2006.01)I;C09D7/12(2006.01)I;C09D5/00(2006.01)I;A01G1/04(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地 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红专路56号
发 明 (设计)人:
樊燕鸽;赵俊宏;李文锋;侯益民;王文超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代 理 人:
时立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香菇菌棒包膜液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香菇栽培技术。其含有如下成分,各成分均以质量百分比计:聚乙烯醇10%~12%,淀粉8%~10%,硬脂酸2%~4%,保水剂3%~5%,其余为蒸馏水。将该产品用于香菇栽培时,将包膜液涂覆在脱去塑料袋的菌棒上,可形成均一、稳定、厚度适宜的保水膜。该膜柔韧保湿、透气,可有效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菇蕾能够自行顶破保水膜,不需人工割口;并且能避免子实体畸形,从而节省了疏蕾和人工割口的劳动量。该产品的推广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香菇品质和花菇产量,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和劳动力,减少白色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申请(专利)号:200810162780.4 一种香菇栽培袋的配方
· 申请公开说明书 (4)页
申 请 号:
200810162780.4
申 请 日:
2008.12.01
名 称:
一种香菇栽培袋的配方
公 开 (公告) 号:
CN101747108A
公开(公告)日:
2010.06.23
主 分 类 号:
C05G3/00(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C05G3/00(2006.01)I;A01G1/04(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周炜坚
地 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灯塔街157号
发 明 (设计)人:
周炜坚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 理 人:
张法高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花菇栽培的专用栽培袋,由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填料、偶联剂组成,其中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占混合物总重量的80~85%,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占混合物总量总重量的5~15%;填料占混合物总量总重量的5~15%,偶联剂占混合物总量总重量的0~0.1%。本发明提供的香菇栽培袋的配方具有既可实现保湿、阻止杂菌入侵的功效优点,又可实现花菇子实体的菇蕾形成后,能依靠其自身的伸长力,顶破薄膜袋而长出的目的,有效地减轻了菇农的劳动强度,提高花菇产量品质。
申请(专利)号:200820067268.7香菇栽培袋
· 实用新型说明书 (5)页
申 请 号:
200820067268.7
申 请 日:
2008.05.20
名 称:
香菇栽培袋
公 开 (公告) 号:
CN201216085
公开(公告)日:
2009.04.08
主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01G1/04(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吴 迪
地 址:
441300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万和镇青苔中心小学
发 明 (设计)人:
吴 迪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 理 人:
朱盛华
摘要
香菇栽培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栽培蘑菇的栽培袋。为圆筒袋,构成复合圆筒袋的袋料由两面有喷淋薄膜的纸层构成。因构成复合圆筒袋的袋料由两面有喷淋薄膜的纸层构成,料基装袋后防水胶内薄膜防止水分进入纸层,破坏袋面;PE喷淋外薄膜保证袋子有较强的拉力,能抗压,耐高温。采用本实用新型,接种后,菌丝生长穿透纸层,牛皮纸降解,只剩下袋外面很薄的一层喷淋外薄膜,可防止袋内水分蒸发,使香菇自然生长。采用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省工省力,生产率高;一个人可以管理万袋,能规模化生产;纸层有良好的透气性,可排酸气,控制菌段霉烂,可使菌段成品率提高3%-4%,同时菇形端正,正品率高,效益高;无毒无害无附着物,菇品安全卫生食品。
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