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的意义及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运算。
2、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探索、合作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乘减的算理,并进行乘加乘减间的改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并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4×5=20 5×3=15
2、填空。
(1)3个2相加是( ),再加1个2是( );
(2)4个3相加是( ),再减1个3是( )。
谈话:这些是我们前面所学的一些知识,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参观一种非常漂亮的小动物,你想去吗?(想)那就是生物小组养的金鱼。(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1)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2) 老师想知道“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你能用连加的计算方法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4+4+4)
这个连加的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简便运算呢?可以写成?(3×4)同学们真聪明。
(3)现在老师个他家变一个魔术,“你知道现在有多少条鱼吗?”
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2、指导列式,交流算理
(1) “你想怎样列式?”学生独立思考,也可同桌交流;
(2) 指名汇报交流各种算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① 4+4+4+1= (这是前面所学的连加,你会计算吗?等于多少(13))
② 3×4+1=
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乘加。
(3)仔细观察对比图中老师画线的地方你有什么发现?(3×4是4+4+4的简便运算)
你能试着计算“3×4+1=”吗,和同桌讨论,试一试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计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 出示原情境图。
(1)观察最后一个鱼缸,其与其他鱼缸有什么不同。(比其他少3条)“怎样做可以让它们同样多?”(借来3条)现在可以怎样列式
还3条又要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列出4×4-3=
(2)学生思考怎样计算,与同桌交流。
4、整理强化,小结算法。
这两道算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加、乘减”(出示课题)在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时,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训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小明为感谢你们特意给你们送上了水果。(出示图片)
①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② 评讲时让学生说说图意、算式及为什么这样列式?
③ 你能列出一道乘减算式吗?
④ 小组讨论再指名汇报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谈话:吃完了水果的我们体力充足,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闯关游戏,你敢闯吗?
(1)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算式,指名汇报;统计正确率。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同一组中的两道算式,总结,如“2×5+5”中表示2个5相加再加1个5,实际就是3个5相加。学生计算,用以熟记乘法口诀。
(3)“想想做做”第4题。
① 你能找出图中的规律吗,画一画。完成第一问。
② 可以将2个红园和3个蓝园分为一组,能分成几组?动手分一分。完成第二问。
③ 在② 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怎样列式,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你发现了什么?”上下两个算式结果相同,下面乘法算式中的数在上面乘加算式的前两个数中间。
祝贺你们,闯关成功,老师送你们一个礼物。
2、出示“你知道吗?”
乘加、乘减
一共有多少条鱼?
乘加 3×4﹢1= 乘减 4×4-3=
四、总结评价。
同学们在这届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吗?把你的收获跟你小组内的合作伙伴们说一说,再在全班汇报。
五、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