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文版手工弯管教程
用弯管器(Bender)手工弯管子(Conduit Bending)是建筑电工应该掌握的基本手艺,闲话少说,以下将详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1. 认识弯管器(Bender):
普通的弯管器由头部(Head)和手柄(Handle)组成,
不同规格的管子,要用不同规格的弯管器,其头部一般含有以下标志:
箭头(Arrow),用来定位起始位置;
五角星(Star),在做90度(Back to back)弯管时定位用;
中心点(Teardrop)或者中心凹槽(Rim mark),用来定位3点拱形的中心;
角度标志(Degree marks),用来确定弯管时的角度,含有10度、22.5度、30度、45度和60度,弯管器上没有90度的标志,弯90度的管子靠的是水平尺+目测。
手工弯管其实没什么神秘的,掌握了以下四种形状的弯管方法,你就可以在任何人面前昂首挺胸的说:"That's nothing, just show me what you want.",不过需要强调一下:一定要动手练习才能真正学会,否则就算是把这篇教程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刚上手还是会发晕。
1. 普通90度弯角 (Stub up bend):
需要用到的标记:箭头标记(Arrow)
如图中所示尺寸21.5",需要减去一个调节量,对于1/2"的管子减5";对于3/4"的管子减6",以1/2"管子为例,得到21.5-5=16.5",从管子的起始端测量16.5"做标志,然后按照下图所示弯管:
完成时的样子:
2. 背靠背90度弯角 (Back to Back Bend)
需要用到的标记:五角星(Star)
如上图所示,如果我们已经有了左边的90度弯,现在需要按图中的尺寸(62")弯出右边的90度弯角的话,除了用前面提到的'Stub up'的方法外,还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
先在管子上量出62"的位置,做上标记,然后用弯管器按照下图所示弯管:
完成时的样子:
有兴趣的兄弟可以琢磨琢磨:只用'Stub up'的方法如何弯出以上的形状来。
3. 偏移 (Offset Bend)
制作这种形状的方法比以上的两种方法稍微复杂一点点,比如需要制作下图所示形状:
障碍物高6",距起点36"。
首先需要确定管子的爬升角度。注意,管子的爬升角度越陡峭,日后在管子里穿线的阻力就越大,所以一般在允许的条件下,都尽可能使用小角度。这个例子里我们使用30度。
接着就需要使用到下面这张表了:
根据角度值,用障碍物高度分别乘以补充量和距离系数,得到:
6" * 1/4 = 1.5" ; 6" * 2 = 12"
然后用起始长度值加上补充量得到:36" + 1.5" = 37.5",在管子上量出这个长度并作上第一个标记,接着反方向量出12"并作上第二个标记,如下图所示:
做标记时要在管子的整个圆周上标记一圈,因为一会儿弯管过程中我们要将管子转180度。
接下来将弯管器的箭头标记(Arrow)对准管子上的第一个标记,制作第一个30度弯角:
完成第一个30度弯角后,不要把管子从弯管器上拿下来,将管子和弯管器同时翻转成如下图所示的样子:
将管子在弯管器中向下移动,直到弯管器的箭头标记(Arrow)对准管子上的第二个尺寸标记,然后将管子周向旋转180度,如下图:
接着向下压下管子,弯出第二个30度弯角。
完成时的样子:
4. 3点拱形 (3 Point Saddle Bend)
需要使用的标记:中心点(Teardrop) 或 中心凹槽(Rim mark) + 箭头(Arrow)
比如要做一个下图所示形状:
首先确定要弯的角度,还是那个原则:越小越好,还要注意的是拱顶处需要折弯的角度等于拱底处的两倍,这里我们采用30度。
接着还是使用上次的“偏移弯管参数表”,查30度角的参数,得到:
长度补充量 = 4" * 1/4 = 1" ;折弯间距离 = 4" * 2 = 8"
然后在管子上先量出中心点距离 = 41.5" + 1" = 42.5",作上标记;再在中心点的两边量出折弯间距并在整个圆周作上标记,如下图所示:
随后将弯管器的Teardrop或Rim mark标记对准管子上的第一个标记,弯60度角:
不要把管子从弯管器上拿下来,将管子和弯管器同时翻转:
在弯管器中滑动管子,让弯管器的箭头标志对准管子上的第二个折弯标记,沿周向将管子转动180度,如下图所示,注意弯管器的方向:
如图所示将管子弯30度:
接着将管子从弯管器中取出,掉头,将弯管器的箭头标志(Arrow)对准管子上的最后一个尺寸标记,弯下另一个30度角:
完成时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