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临床检验标准化实验室完整SOP程序文件.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63445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98 大小: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标准化实验室完整SOP程序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8页
临床检验标准化实验室完整SOP程序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8页
临床检验标准化实验室完整SOP程序文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8页
临床检验标准化实验室完整SOP程序文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8页
临床检验标准化实验室完整SOP程序文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临床检验诊断学标准化实验室 管理规范文件文件编号: CY-QMP-8-05版 序:A/O生效日期:2008年5月30日责任部门:检验科页 码: 第 198 页 共196页一、检验科检测项目标准操作规程(见附录)A、临检室A1、血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A2、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标准操作规程A3、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标准操作规程A4、血型鉴定标准操作规程A5、尿常规标准操作规程A6、一小时尿沉渣计数标准操作规程A7、尿乳糜定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8、大便常规标准操作规程A9、虫卵及包囊浓缩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10、隐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A11、脑脊液检验标准操作规程A12、浆膜腔积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13、

2、精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14、前列腺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15、阴道分泌物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16、胃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B、生化室B1、血氨测定标准操作规程B2、17-KS测定标准操作规程B3、17-OH测定标准操作规程B4、VMA标准操作规程B5、Insulin Autoantibadies(IAA) 胰岛素自身抗体标准操作规程B6、Islet Cell Autoantibodies (ICA)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标准操作规程B7、脯氨酸肽酶测定(Prolidase Test Kit) 标准操作规程B8、I型糖尿病检测(诊断酶联试剂盒)标准操作规程B9、血清胶原蛋白(PANASSAY C)标准操作规

3、程B10、血清蛋白电泳标准操作规程B11、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 标准操作规程B12、腺苷脱氨酶(ADA) 标准操作规程B13、尿肌酸测定标准操作规程B14、肌钙蛋白(TNT)测定标准操作规程B15, 肿瘤相关物质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C、免疫室、发光、放免室C1、HAVAbIgM标准操作规程C2、PreS1标准操作规程C3、HBSAg 标准操作规程C4、HBSAb标准操作规程C5、HBEAg标准操作规程C6、HBcAb标准操作规程C7、HBcAbIgM标准操作规程C8、HCVIgG标准操作规程C9、HCVIgM 标准操作规程C10、HDVAg标准操作规程C11、HDVIgG标准操作规程C1

4、2、HDVIgM标准操作规程C13、HEVAbIgG标准操作规程C14、HEVAbIgM标准操作规程C15、HGVAb标准操作规程C16、TTV-IgG标准操作规程C17、寒冷凝集反应标准操作规程C18、ENA多肽抗体谱标准操作规程C19、ANA标准操作规程C20、ds-DNA标准操作规程C21、幽门螺杆菌抗体标准操作规程C22、嗜异性凝集试验标准操作规程C23、肥达氏反应标准操作规程C24、胰岛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标准操作规程C25、C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标准操作规程C26、胰高血糖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标准操作规程C27、1-微球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C28、2-微球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C29、TH

5、P-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C30、抗TG,TM抗体测定标准操作规程C31、抗INS-抗体测定标准操作规C32、人III型前胶原放射免疫测定标准操作规程C33、逶明质酸放免测定标准操作规程C34、型胶原放免测定标准操作规程C35、内皮素放免测定标准操作规程C36、肺肿瘤标记CY21-1放免测定标准操作规程C37、T3 T4 TSH FT3 FT4 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C38、AFP、CEA、Fer、BR、OV、GI、PSA、 fPSA,Ca-125,Ca-199,Ca-153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C39、HCG、PRL、FSH、LH、E2、P(孕酮)、T(睾酮)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

6、C40、铁蛋白、叶酸、VitB12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C41、CKMB、cTnI、MYO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C42、IgE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C43、地高辛、茶碱、皮质醇、卡马西平、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丙戊酸,安定,环胞霉素标准操作程序C44、DPD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C45、过敏原测定标准操作程序D、血液、骨髓室、FCMD1、D-二聚体标准操作规程D2、3P试验标准操作规程D3、骨髓细胞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D4、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标准操作规程D5、苏丹黑B(SBB)染色标准操作规程D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积分(NAP)染色改良GOmorI氏钙钴法标准操作规程D7

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偶氮偶联法标准操作规程D8、 糖原(PAS)染色标准操作规程D9、 酯酶染色-中性非特异性脂酶(-NAE)染色标准操作规程D10、铁染色标准操作规程D11、酸性磷酸酶(ACP)染色标准操作规程D12、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D13、自体溶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D14、血清酸化溶血试验(Ham试验) 标准操作规程D15、热溶血试验(定性) 标准操作规程D16、蔗糖溶血试验(糖水试验) 标准操作规程D17、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Heinz小体染色) 标准操作规程D18、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19、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20、HLA B27 /

8、 HLA B7 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21、活化细胞亚群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22、活化血小板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23、APO 2.7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24、CD25/CD3 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25、MDR(PgP)多药耐药基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26、TdT(MRD白血病残留病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27、血小板糖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28、CD23(Ige低亲和力受体)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29、CD95 / Fas 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30、FCM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D31、Bcl-2 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32、ANNEXINV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33、P53 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34、链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3

9、5、CD55 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36、血小板抗体测定(PAIgG,PAIgM,PAIgA)标准操作规程D37、DNA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38、干细胞CD34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39、CD34+ 细胞绝对计数标准操作规程D40、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 标准操作规程D4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标准操作规程D42、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测定(ELISA)标准操作规程E、细菌室E1、革兰氏阴性鉴定卡及药敏卡(GNI及GNS卡的操作步骤)标准操作规程E2、革兰氏阳性鉴定卡及药敏卡(GPI 及GPS卡的操作步骤)标准操作规程E3、酵母菌

10、鉴定卡(YBC卡) 标准操作规程二、检验科工作流程图各实验室接收各类标本并核对定期检验标本当天检验标本特殊结果或疑难结果,报各实验室组长签发报告实验室技术主管核准质控及分析结果记录仪器有关参数室内质控结果室内质量控制调整各类仪器运行状态检验分析按要求处理标本、存放贴条码编号,并处理标本住院病人就诊检验流程医生在电脑网络中申请检验项目申请、填写检验申请输入电脑网络各类穿刺液等护士工作站打印条码粘贴大小便血液嘱病人按要求留取标本穿刺标本按要求处理按有关要求抽取血液样本送回各病房并签收各实验室检验后签发报告单具体实验室进行检验检验科各实验室签收门诊病人就诊检验流程病人就诊卡医生填写检验申请单输入电脑

11、网络病人持就诊卡到收费处、记帐或交费体液大小便血液标本检验到相应科室取标本病人留取标本病人凭就诊卡到门诊抽血中心刷卡打印条码,按有关要求抽血,嘱病人取报告时间体液实验室或相关部门取回报告各实验室检验后并签发报告各实验室检验后并签发到医生处诊疗取回报告三、检验科各项规章制度(一) 生物安全制度1、医务人员1)每1年做体检一次,并接受乙肝疫苗接种。2)每12年检查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水平,发现乙型肝炎者应进行隔离治疗。3)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好工作服,不允许在实验室进食和吸烟。4)检验人员在工作前后和被污染后,应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必要时由消毒液浸泡双手,每季度抽查检验人员的手,并做细菌培养一次。2、

12、环境消毒隔离1)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和操作区,清洁区要注意保护不受污染。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如紫外线灯,排气扇等操作区的工作台及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2)采血室每日操作前用清水擦拭操作台一次,采血结束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桌子和地面一次,紫外线每日照射消毒一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紫外线强度定期测定。并做记录。3、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用相应指定的容器留取,不得外溢污染。4、静脉及末稍采血,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带一消毒,所用止血带及纸垫每日消毒,末稍采血一人一片一管,杜绝交叉污染。5、

13、一次性医用器具包括采血针,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微量吸血吸管,应严格做好领发登记,注射器先浸泡消毒后由供应室一对一调换,统一处理,其余一次性器具浸泡消毒后装入污物袋送焚烧炉焚烧。6、检验人员在进行静脉抽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前必须洗手必须戴好帽子与口罩,操作台和手被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酒精、碘酒瓶每周更换消毒两次。7、凡是肝炎病人和透析病人的血液标本及疑有黄疸的血标本,都视为肝炎的污染标本,应贴上红色危险标记,放在规定区域内,引起警惕和防止扩大污染面。8、溢出试管外的血液,应立即用碘酒棉签擦拭干净,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刺伤手,并注意试管有无破裂。9、当针

14、头和碎玻璃刺伤手时,用流水冲洗,挤出血水,应立即用碘酒消毒局部。10、实验室操作时应戴上手套。吸取标本,离心振荡等应严格按操作规程,防止自身和实验室受污染。11、已检查标本与容器分别浸泡于施康1号消毒液(2000mg/L)中两小时后,标本倾弃,一次性容器送焚烧,重复使用的经清洗消毒和灭菌后再使用,均要有记录。有毒化学试剂和放射性试剂使用后要经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12、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13、三级医院必须设置清洁区,污染区,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如紫外线灯,排气扇等。14、非科室工作人员不准进入实验室,外来人员参观需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进入(二)

15、 质量管理制度1、各专业实验室根据省临检中心的有关规定,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并制定有关措施。对室 內质控应每日有记录,对失控情况有纠正方法,有预防性措施,对于目前尚无完整的室内质控体系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2、各专业实验室必须参加部、省的各次室间质控活动,对每次质控评价应有记录。3、计量仪器(包括分析天平,天平、分光光度计等)应定期校正,每年一次。4、大型分析仪器必须专人负责,有使用维修记录。5、商品化的试剂盒的申购由各专业室的组长负责申报,每月一次报科主任审批,不得使用过期,无批准文号的劣质试剂,进货统一由科室管理,自配试剂须严格校正后方可使用。6、各专业实验室

16、必须建立完整的操作程序,并应严格按程序执行。7、当日发出的全部检验报告单须经当日科室总值班人员严格审核后方可发出。8、科室在完成严格的室内、室间质量控制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对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等纳入严格的管理之中。每日送检的标本应签收。9、急诊检验应严格按照急诊制度执行。(三) 安全制度1、菌种、毒种、剧毒品及贵重仪器物品指定专人保管、有防盗措施,建立帐册,记录进出数量,定期检查制度。剧毒药品专人保管,由科室主任,主管试剂的同志负责,放保险柜,领用时须有主管同志在场,作好领用登记。2、易燃物品专柜存放,普通试剂按常规分类存放,并由科室主任和主管试剂同志负责,注意用电安全

17、,特别是电炉子、大烤箱、火焰光度计,由各科使用同志负责安全,严防火灾。3、 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触电、失火、玻璃割伤、针头刺伤、烧伤、不慎中毒、传染性标本的污染,各实验室应有应急处理的方法,有关人员均应熟悉。4、用电设备、电源线路、CO2气体、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符合使用要求,不能带电检修仪器。5、使用强酸碱腐蚀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下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事件发生。6、 注意安全,随手随时关门,下班时要做好水,电,门的安全保卫工作,防火防盗防水。7、科室安全保卫负责:郑军(四) 试剂管理制度1、各专业实验室应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按月向科主任申报所购试剂,并应做到及时盘存清点,

18、入库做到心中有数。2、所有试剂的申请,进货一律由科室统一管理,严格按市卫生局招标要求执行,做到三证齐全。无三无产品。3、各专业实验室应对试剂库存定期检查,不使用过期变质的试剂。4、自配试剂须以严格校正后方可使用。5、试剂的保存应严格按照要求,以保证有效期内能有效地使用,杜绝浪费现象。6、试剂外借一律须经科主任同意方可执行。7、剧毒试剂必须由科主任和负责科室保卫的同志负责保存,放保险箱内,使用时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登记。8、易燃,易爆试剂应分开存放远离火源和电源。9、供应商所送的试剂必须先经药库清点才能接受,检验科人员清点后必须在货单上签字,有出入者必须向科主任或试剂管理员、组长报告,再将货单交

19、给试剂管理员,以便月底结帐。10、科室试剂管理员:钟梁。(五)实习生管理制度1、科室按实习大纲安排实习时间表,如遇特殊情况科室统一安排。2、实习生必须服从实习单位和科室的直接管理,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参加实习单位的政治、业务学习和有关活动、会议。3、实习生必须加强医德医风修养,文明行医,礼貌待人,主动热情为病人服务。4、实习生应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实习和工作,一切实验结果均须指导老师签名后方能发出报告。不得擅自签名发出报告,指导老师应严格把关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5、严格请假制度,学生一般情况下不得请事假,节假日按国家法定给与准假,请假一律写报告,一天内经指导老师同意,科主任批准,报告

20、交俞北伟老师登记,三天内经医教科批准,三天以上经学校批准。6、实习生必须准时上班,不迟到早退,要有严格的实习作风,不得离岗,为了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实习生必须每天晚上轮流跟班(6.00-9.00)7、实习生必须严格保护实验仪器和公物,科室贵重仪器必须在指导老师具体指导下进行操作。(六)标本管理制度一、标本采集1、 按每个项目要求,告诉病人、病房护士或本室采血人员最佳采血时间、采血前空腹或饮食注意、用药情况、活动情况、体位等。2、明确抗凝剂种类、抗凝剂与血的比例、抽血时注意事项。3、体液、分泌物、细菌培养标本按要求留足量、及时送检。二、 标本运送1、 运送过程中,原则上带盖(不能用棉花等吸水

21、物品),以防倒翻和溢出或雨淋。凡含传染源的标本必须带盖,外套尼龙袋,以防溢出而污染环境。2、 不能剧烈振荡,以防标本溶血和有形成分破坏。3、 必须及时送检。三、 标本接收1、 必须认真核对标本上病人姓名、病区、床号、联号与申请单符合。2、 必须观察标本的量、标本类型、是否抗凝或有小凝块、细菌培养标本是否符合无菌要求。是否有明显溶血或脂浊。3、 不符要求的标本,必须及时填写退回理由单,及时反馈临床。四、 标本检测1、 在检测每一过程中,都应复核标本接收过程中的每一步骤。2、 在标本足够的情况下,不能浪费、随意丢弃或损坏标本。五、 标本储存1、 当天不能完成的标本,必须分离血清,按要求储存在2-8

22、或-20。2、 当天检测完成的标本,血常规储存在2-83天以上,生化免疫储在2-87天以上,脑脊液、胸腹水等重要标本储存在2-87天以上。3、 特殊标本按要求保存。六、 标本处理检验标本先用含2-3g/L有效氯消毒灵浸泡半小时,再煮沸清洗试管,烘干备用。用双层专用黄色医用垃圾袋专人收集所有废弃医用垃圾。送专门存放医用垃圾处统一处理。并做好登记。 .七 外单位标本 外单位送检的样本,一律由服务台同志登记后,再转交各实验室检测。实验室保留原始申请单。八、多张检验单标本凡有两张以上的检验申请单( 包括其他实验室或外送兄弟医院)原则上要分装各管, 随检验申请单一起分别放置各样本盒 ,对采样困难者要主动

23、跟踪样本,并作详细记录以免漏检,分清责任。附录:检验科检测项目标准操作规程A、检室A1、血常规检验(1)标本用EDTA-K20.2ul抗凝静脉血1ml,门诊病人在CD-1700仪器上做三分类测定,住院病人在COULTER HMX仪器上做五分类测定。(2)试剂及仪器COULTER HMX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用COULTER 4C PLUS全血质控品,COULTER HMX五分类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用COULTER 5C 全血质控品。(血液细胞自动化分析仪介绍)(3)操作1) 门诊:a) 收到血常规标本后,查看核对检验项目,立即编号,放混匀器上混匀3分钟。b) 如有血型立即用玻片法

24、和试管法测定血型,输入电脑。c) 血标本在ABBOT CD-1700上检测,结果入库。d) 对于中间细胞比较多的应当手工涂片染色分类,对于血小板等图形不好或结果异常较大的应手工复查。e) 结果核对后,在半小时内报告。2) 病房:a) 采集血常规标本后,立即编号,试管加盖后放于专用试管架上放入HMX上自动混匀,b) 如有血型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测定血型,输入电脑。c) 血标本在COULTER HMX上机检测,结果入库。d) 对于分类图形不好的结果应当手工涂片染色分类,对于血小板等结果图形不好或结果异常较大的应手工复查。(复查条件)e) 结果核对后,签发报告单。如果急诊则电话报告,有血型的话,通知病房

25、来拿报告单。(血液项目)(4)项目代号中文名单位WBC白细胞计数109/LLY%(LY)淋巴细胞分类%MO%单核细胞分类%NE%(GR)中性细胞分类%LY#淋巴细胞计数109/LMO#单核细胞计数109/LNE#中性细胞计数109/LRBC红细胞计数1012/LHGB血红蛋白g/LHCT红细胞压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fl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pg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g/L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LT血小板计数109/LMPV平均血小板体积flPCT血小板比积%PDW血小板分布宽度EO%嗜酸性细胞分类%BO%嗜碱性细胞分类%EO#嗜酸性细胞计数109/LBO#嗜碱性细胞计数109/

26、L(5)特殊规定在检验血常规时,科室所有工作人员及同志如发现以下样本结果过高可过低,务必作登记,复查和及时报告,以备查询。1.血红蛋白低于100g/L.2.白细胞低于3000/ul.3.血小板低于8万/ul.4.发现白细胞分类异常图形时.5.发现其中一项过高时,或是临床指定要镜检时.(6)临床意义(61)WBC计数参考范围4-10 109/L1、增加 (l)生理性: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2)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白血病等。2减少

27、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后、非白血性白血病等。(62)白细胞分类计数(6.2.1)染色液1.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I液取瑞氏染粉 lg、姬姆萨染粉1g,加入甲醇(分析纯),充分振摇,第二天加甘油10ml,混匀即能使用。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或用H2O替代缓冲液)磷酸二氢钾(无水)6648磷酸氢二钠(无水)256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用磷酸盐调整 pH,加水至1000ml。染色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min后,滴加缓冲液5一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对准血片吹气,与染液充分混和,5一10min后用水冲

28、去染液,待干。或染色液盖满血片后半分钟即可水洗镜检。2快速染色液I液:磷酸二氢钾 6648磷酸氢二钠 256g水溶性伊红 Y 4g(或伊红 B25g)蒸馏水 1000ml石炭酸 40ml煮沸,待冷备用。液亚甲蓝 4g蒸馏水 1000m1高锰酸钾 248g煮沸,待冷备用。染色把干燥血片浸入快速染色液的I液中30s,水洗,再浸入液30s,水洗待干。注:本染色法除了能快速用于急症外,对玻片质量要求也不高。随着染液多次使用,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或更换新液。330s快速单一染色液贮存液瑞氏染粉 20g姬姆萨染粉 068天青 E 06g甘油 100ml聚乙烯D比咯烷酮(PVP) 200g甲醇 1000mI磷

29、酸盐缓冲液(pH6.2-68)磷酸二氢钾 6648磷酸氢二钠 0268石炭酸 40ml蒸馏水加至 1000mI应用液l液、2液按3:1比例混合放置14天后备用。染色将染液铺满血膜或将血片浸入染色缸内,30s后用自来水冲洗。注:加表面活性剂 PVP可增加染料的溶解度并起稳定作用,加入天青 E可缩短染色时间。(6.2.2)参考范围LY: 187-47LY#:(1033)109LMO: 35-79MO#:(0207)109LGR: 460一765GR#:(1864)109L1增多(l)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中毒、急性铅中毒等。(2)嗜酸

30、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手术后、烧伤等。(3)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4)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5)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2减少(l)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障、粒细胞缺乏等。(2)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3)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6.3)常见

31、的异常白细胞形态的变化在外周血象中,除了各类白血病幼稚细胞外,通常能见到一些细胞形态上的异常变化。(6.3.1)中性粒细胞1核象变化:反映中性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正常血象中有少量杆状核细胞出现,它与分叶核细胞之间的比值约占1:13。(1)核左移:是指杆状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感染。如晚幼粒、中幼粒等细胞增多为核象极度左移,多见于类白血病反应或白血病。 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的核左移:称再生性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如大叶性肺炎等。 白细胞总数不增加或减低的核左移:称退行性左移,常见于严重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如伤寒、伴感染中毒性休克的败血症等。(2)核右移:是指不仅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且分叶过多,常见

32、4叶、5叶(正常时多分3叶),这是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物质缺乏的表现。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和使用抗代谢药物后。此外,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象右移,表示预后不良。2.毒性变化: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各种重金属或药物中毒、大面积烧伤等症时,中性粒细胞可出现形态变异。(l)细胞大小不均:为骨髓内幼稚粒细胞发生不规则的分裂增殖所致。(2)毒性颗粒:胞浆中部分或全部颗粒变粗,着色深,颗粒的分布及大小不等。可能为中性颗粒成熟过程中发生变性所致。(3)空泡:可在胞浆或核中出现,常为多个,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后未能着色所致。(4)Dohle体:脑浆内出现嗜碱性点、线、梨形或云雾状物质,可能为核浆发育不平衡所

33、致,为细胞严重毒性变的表现。(5)核棘突:胞核有各种形态的芽状突出, 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可能与中毒、癌转移、严重放射损伤等有关。3.退行性变: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胞核可呈固缩、肿胀、破碎、溶解等变化,退行变可以是细胞衰老死亡的表现。(6.3.2)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形态变异在多种疾病如各种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为常见。此外,疟疾、过敏性疾病、淋巴结炎等亦可见,统称为异型淋巴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中常可出现3种异型淋巴细胞,即空泡型、不规则型和幼稚型。(6.4) 血红蛋白 参考值男:120-160g/L女:110-150g/L(6.5)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为反映

34、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常以所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它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为客观、准确。 RDW增大时有临床意义。(l)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与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时 RDW增大,尤其是MCV尚处于参考值范围时(缺铁性贫血时MCV应下降)RDW增大更是早期缺铁的指征;MCV减小时,RDW增大更为显著,当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 RDW将比给药前更大,以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补铁后产生网织红细胞,及正常红细胞生成并释放人血与给药前的小红细胞并存,故 RDW先增大,随着正常红细胞的增多和小红细胞的减少, RDW便逐渐降至参考范围。

35、(2)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IDA和轻型地中海性贫血时,MCV均可减小。但 IDA时 RDW增大,而轻型地中海性贫血时 RDW正常。(3)用于贫血的分类(Bessman分类法):MCV只能反映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不能代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对红细胞体积大小的评价,过去靠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的观察,这种观察常受血涂片制作以及观察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不能定量,RDW能较好地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把 MCV和 RDW结合用于对贫血的分类将更为完善(表 ll2)。表 l-1-2 Bessman MCVRDW贫血分类类 别MCVRDW正 常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铁粒

36、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注:无变化;增大;减少(6.6)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临床意义要结合 PLT变化才有价值。(1)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当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血小板减少时, MPV减少; 当血小板在周围血液中破坏增多时,导致血小板减少, MPV增大; 血小板分布异常致血小板减少时,MPV正常。(2) MPV增大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与 PLT同时持续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功能恢复时,MPV增大常先于 PI。T升高。 MPV越小;当造血(3)其他方面应用: MPV增大:见于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痰(ITP)、血栓性疾病

37、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镰刀细胞性贫血等。 MPV减小:见于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6.7).血小板比积(plateletcrit,PCT)参考范围男 0108 -0272女 0114一0282PCT与 PLT和 MPV正相关,所以PLT、MPV的增减均可使 PCT发生变化。增高:见于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慢粒等。减低:见于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等。(6.8)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 )参考范围0155-0181(155-181)(以血小板体积变异系数 CV表示)PDW是反映血小板体

38、积大小的异质性参数。增大:急非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6.9)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的应用(l)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将 MCV和RDW配合直方图分析,可直接观察红细胞体积的分布情况。 只现一个峰:见于正常人、缺铁性贫血(峰左移)、巨幼细胞性贫血(峰右移)。 可现两个峰: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可出现一个小红细胞峰和另一个正红细胞(或网织红细胞)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给予叶酸、维生素 Bl2治疗有效时亦可见两个峰。(2)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静脉血比毛细管血白细胞数量略低。中档的血细胞分析仪一般为三分群,它是根据加入溶血剂后,白细胞膜通透

39、性改变而发生皱缩,不同类型的白细胞皱缩后体积有明显差别,每个皱缩白细胞通过血细胞分析仪的微孔时产生的脉冲信号经放大、甄别后,微机处理数据得到其体积分布直方图。淋巴细胞群为3590 fI大小中间细胞群为90一160 fl大小粒细胞群为160450 fI大小三群细胞的百分比与白细胞数量的乘积为其绝对数正常人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可见两个明显分离的峰,左峰为小细胞群(淋巴细胞),右峰为大细胞群(粒细胞),两峰之间为中间细胞群的分布。急性白血病时,由于异常的原始、幼稚细胞增多,可见中间细胞明显增高,这时直方图上见一个峰,峰值常在90一160 fl之间。这时必须推片染色镜检。(3)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

40、正常人血小板体积主要分布在220 fl之间,2130 fI之间有少量大血小板,一般仪器以30 fI为最大的分析界标。血小板体积增大时,直方图会出现明显拖尾现象。有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干扰时,直方图尾部会抬高。(6.10)三种红细胞参数平均值的计算1、原理根据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积,计算红细胞平均容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用作贫血的形态学分类。2、计算方法(1)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volume, MCV):是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fI)为单位。每L血液中红细胞体积(L)1015MCVfl每L血液红细胞数(个)(2)平均红细

41、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是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每L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g)1012MCHpg每L血液红细胞数(个)(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是指平均每 L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g/L)。每L血液中血红蛋白g数(g/L)MCHCg/L每L血液红细胞比积(L/L)3、临床意义正常人和各型贫血时红细胞平均参考值表平 均 值MCH(pg)MCV(fl)MCHC(g/L)正 常27-3182-95320-3

42、60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注:- 正常;增大;减少(6.11)红细胞参数1、红细胞(red blood ceII,RBC)男 (40-55)1012L女 (35-50)1012L2、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男 120一160 gL女 l10-150 gL3、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男 040050 (40一50)女 035045 (35一45)A2、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标本EDTA-K2 10ul抗凝静脉血1ml原理手工法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在含有伊红的低渗溶液中被染成红色,而红细胞及其他白细胞破裂或溶解。仪器法(VC

43、S原理)试剂手工法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稀释液种类较多,各有一定的优缺点,尚待大家继续实验,找出最佳配方。下列3种稀释液供参考。1 Hinkelmann液伊红 02g95石炭酸 05m140甲醛 05ml蒸馏水 加到100m12乙醇伊红稀释液90乙醇 30ml甘油 10ml碳酸钾 lg枸橼酸钠 05g20g几伊红液 10ml蒸馏水 加至100m1本配方背景清晰,嗜酸性粒细胞着色鲜明,缺点是含10甘油,比较粘稠,细胞不易混匀,故计数前必须充分振摇。3伊红丙酮稀释液20g/L伊红液 5mI丙酮 5mI蒸馏水 90ml新鲜配制效果好,每周配1次。仪器法COULTER HMX 五分类血细胞仪及专用试剂操作手工法1小试管中加稀释液038mI。2常法取末梢血20l,加入管内混匀,待红细胞溶解后两侧充池。3静置35min,用低倍镜(必要时用高倍镜)镜下计数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仪器法操作同血常规计算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20 lO嗜酸性粒细胞/L参考值(50-300)106L(50-300l)附注l. 血液稀释后应于1h内计数完毕,否则嗜酸性粒细胞会逐渐被破坏,使结果偏低或不易辨认。2. 充池前要充分混匀,但又不宜用力过猛,特别是使用含甘油的稀释液要适当延长混匀时间。3. 注意与中性粒细胞区别,以免误认,中性粒细胞一般不着色,但也有着浅红色的,其颗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