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地理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湘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01513 上传时间:2024-1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地理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地理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教学质量检测 地 理 试 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科考队在M地观测太阳高度,测得最小太阳高度角为甲,最大太阳高度角为乙;其中甲时刻 为北京时间2:40,读图1完成1—2题。 1.M地位于 ( )   A.80°E,85°S   B.150°E,85°S      C.80°E,85°N     D.150°E,85°N  2.自此日起一个月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B.巴西利亚日出时间提前    C.上海早晨太阳从北方升起  D.开普敦昼长夜短 图2为“杭州2011年9月5日至12月5日的日最高气温变化图”,图3为“杭州2011年10 月29—30日部分时段气温变化图(地方时)”,完成3—5题。 3.对图2曲线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 ①气温总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太阳高度的变化 ②图中M、N两日气温差异的原因是太阳高度的不同 ③气温呈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系统的影响 ④气温呈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变化造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10月29日的最高气温最有可能是  ( )   A.20.1°C          B.大于20.1°C     C.小于20.1°C        D.18.9°C 5.从图3中信息可以判断   ( ) A.30日14时前后为多云天气 B.该日杭州的昼长约为9小时 C.杭州正处于冷空气过境 D.冷空气到达杭州约在29日16时 2011年11月29日,杭州某地理考察团去山西进行实地考察,因太原降雪、机场封闭,飞机改 飞呼和浩特机场降落。根据图4和材料完成6—8题。 6.考察团走出呼和浩特机场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漫天大雪、能见度仅为5米    B.晴空万里、地上有积雪   C.道路两侧绿化林霜叶正红  D.衰草漫漫、牛羊遍地 7.17时15分,该团离开机场去住宿地,太阳还在西边;而此时的杭州夜幕开始降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 ) ①经度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海拔高度  ④雪地反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8.当考察团来到山西平遥古城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刺鼻味(有团员说比夏季严重)。产生这一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   A.燃煤取暖、SO2排放增加   B.冷锋过境、产生沙尘暴   C.降水过程、酸雨频率增大  D.旅游人口多、污水废气排放量大 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城市频频遭遇城市内涝的窘境。强降雨过后,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 车没顶……城市瞬间变成“水城”。回答9—10题。 9.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渗漏的水量称为降雨损失量,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图5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序号和地表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土地         ②混凝土方砖   ③新沥青路面  ④草地   B.①草地         ②土地         ③混凝土方砖  ④新沥青路面   C.①新沥青路面   ②混凝土方砖   ③草地        ④土地   D.①混凝土方砖   ②草地         ③土地        ④新沥青路面 10.很多时候,城市比周边地区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称为“雨岛效应”,下列关于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 ②气温高,多上升气流 ③车流量大,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大 ④多高层建筑,气流移动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6是“中国雨季类型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 ) A.全年干旱多晴区  B.夏半年多雨区    C.夏雨集中区  D.夏雨区 12.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高压脊的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多对流雨 13.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 )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人为活动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 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供应了国际市场97%的需求。读图7,回答14—16题。 14.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 ( )   A.市场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15.有关甲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从单纯的采掘矿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 B.应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产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C.应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开采,以满足国际需求 D.大力发展工矿区旅游,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16.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稀土、水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B.乙地区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C.丙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水质不好,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我国某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注;第二 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高端产业。读图8完成17—18题。 17.第一代产业园区利用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18.第二代产业园区相关产业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 ) A.共用基础设施 B.便于获取对方信息,取得竞争优势 C.加强协作,促进交流 D.靠近原料产地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9示意该城市的功能分区,图10为该城市的地租变化示意图。读图回 答19—20题。 19.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 A.西风;自西向东流 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东风;自西向东流 20.图10中的四条曲线,能反映图9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1为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图12为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图,读图完成21—22 题。 21.2010~2050年,关于我国人口的正确说法是 ( )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为劳动密集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人均寿命缩短 22.引起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①自然环境 ②生产力水平 ③社会观念 ④宗教信仰 ⑤国家政策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在“十二五”计划,我国提出了“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战略格局。图13中阴影部分为这一格 局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甘肃新疆主产区主要种植 ( ) A.棉花、小麦 B.小麦、油菜 C.棉花、水稻 D.甜菜、葡萄 24.这一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 ( ) A.有丰富的光热资源 B.有便捷的交通 C.有肥沃的土地资源 D.有丰富的水资源 25.图14为中国部分地理分界线图,读图判断 ( ) A.①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②人口密度地理分界线; ③第二、三阶梯地形界线;④南、北方界线 B.①内流区、外流区界线;②牧区、农耕区界线; ③平原、山地分界线;④亚热带、暖温带界线 C.①草场、耕地分界线;②东、西部分界线; ③第二、三阶级梯地形界线;④800mm年等降水线 D.①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②人口密度地理分界线; ③东、西部分界线;④一月0°C等温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0分) 26.(16分)2011年10月23日,土耳其东部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巨大伤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5为“土耳其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16为“安卡拉和贝鲁特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1)简述土耳其地震多发的原因。(4分) (2)描述土耳其的地形特征。(4分) (3)比较安卡拉和贝鲁特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7为我国两个不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甲所示海岛于1988年被确定为我国第五个经济特区。图乙中的喀什于2010年5月被确定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也是内陆第一个经济特区。 材料三:图乙中的盐沼池是地表过湿或季节积水,土壤盐渍化并生长盐生植物的地段,盐沼属广义沼泽的范畴。 (1)简述图甲所示地区的河流特征。(4分) (2)分析近年来图乙所示地区东部的盐沼面积逐渐缩小的原因。(4分) (3)喀什目前重点发展轻工、服装、纺织、能源材料、石化等工业部门,而甲岛将大力建设国际旅游岛,请分析两地分别利用了哪些不同的优势区位条件。(5分) 28.(11分)图18为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C),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5分)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3分)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3分) 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不少地区的乡镇、行政村都具有一种“块状经济”特点,几乎是“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家一厂”。 材料二: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乡镇工业和专业市场这两个轮子的驱动下,浙江的小城镇迅速发展,而这些小镇群落又以温州最具典型也最为密集,原因在于那里的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最早兴起。“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象城镇;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象农村。”这是对浙江城镇乡村的写照。 材料三:义乌小商品市场已形成一个国际性的商品交易市场,常驻义乌的外商就5000人以上。在形成之初,通常是一种“前店后厂”的家庭产销模式,即临街的门面做商铺,后面房子就是生产商铺所需的商品。 (1)请结合材料,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分析浙江80、90年代的产业特点。(3分) (2)归纳说明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的最显著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3)简述“前店后厂”家庭产销模式下,义乌小商品市场所具有的特征。(3分) 12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