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试题-(2).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01460 上传时间:2024-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试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试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检测题(满分150) 班级 姓名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非常想了解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下面老师就出几个小题目考考你。不过请相信,老师不仅关注你的考试成绩,更关注你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只要你做这份试卷时能像你平时那样开动脑筋,认真思考,那你就是好样的。如果做题前你能轻轻对自己说上一声“我能行”,那你就更棒了。充满自信,轻轻松松地做题吧! 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菜畦qí  讪笑shān  确凿záo  瞬息shùn B.油蛉líng  秕谷bǐ  涉足shè  伫立zhù C.收敛jiǎn  书塾shú  旋转zhuàn  襟上jīn D.蝉蜕tuì  环谒hè  简陋lòu  脑髓suǐ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宜  陋丑   瞬息  人迹罕至   B.确凿  讪笑  肿胀  荒草萋萋 C.书塾  幽寂   搏学  来势凶凶   D.瞬息  嫉妒  叮嘱  骇人听闻 3.下列加点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组(    )                    A.轻捷(快)  鉴赏(鉴定)    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 B.渊博(深)  总而言之(说)  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 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缘故(原因)  人声鼎沸(水开)   D.嫉妒(忌妒)  讪笑(嘲讽)  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 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 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___对象。(A.嘲笑B.嘲弄C.玩弄) (2)我看看老师,________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A.请求B.征求C.求取)  6.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学校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有趣的课本剧。   B.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中学生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他的演讲太出色,我只好甘拜下风。 8.名句积累。(12分) (1)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 。          (2)独坐幽篁里,  ______________  。 (3)峨眉山月半轮秋, ______________  。 (4)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 (5)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7)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9.仿句。(根据加点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 4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 ——————————————————————————————————。 10. .综合性学习。( 12分) ⑴中学时期,随着青春意识的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请为自己的烦恼列一个清单(不少于4条)(4分) ⑵你是怎么对待烦恼的(列举方法不少于4条)(4分) ⑶古代诗人也有烦恼,请列写出2位诗人含烦恼或痛苦的诗句。   (4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1.解释加点的字。(4分)   ⑴未尝(     )  ⑵立就(     )⑶不能称(     ) ⑷稍稍(     ) 1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⑵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4.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分)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4分) (二)太阳和霓虹灯(15分) ①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二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 ②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从见面到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讲述完毕,“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后一定要让我过目。”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 ③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见面地点定在京广大厦,这是主持人要求的。从顶层临窗的位置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马上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主持人也的确给这种环境争气,不时打着标准的领袖手势,言语间也常常引经据典。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这使我们对他的“敬仰”又增加了一分。 ④来到季羡林老人家里已经是傍晚了。秘书出来挡驾,为难地说,老人今天接待过几个外国代表团了,最好明天再来吧。我们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明明知道老人很累,依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秘书进去请示,老人竟答应了。秘书把时间限定为20分钟。 ⑤老人的相貌、衣着和我们想像的竟非常吻合,这可能因为那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新生入学,看见路边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以为是工友,便让老人帮他看管一大堆行李。这位老人欣然同意,并尽职看管达半个小时之久。几天以后,北京大学举行新生入学典礼,这个学生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被介绍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正是那天为自己看管行李的老者。 ⑥来之前就听说老人有两套房子,我们展开俗人的想像后,非常羡慕。但看了才知道,室内空间大部分被书占据着,而供老人活动的空间极小。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 ⑦虽然某些问题问得幼稚,但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老人都要思考片刻,有两次竟手抚额头陷入长时间思考。老人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认真思考。这可能已经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两种美德:一、尊重知识。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二、尊重别人。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我的自知之明有些过了头。” ⑧一个多小时眨眼之间就过去了。采访结束,老人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一一握手告别。 15.加点词“引经据典”的意思是 ————————————    ,在这儿可表现出这个主持人         ————————  的特点。(3分) 16.划线句运用 ——————   修辞手法,此句的作用是   ————————    。(3分) 17.第5段记叙季先生为新生照顾行李的事情,从记叙的顺序看,是 ————叙,从这件事中可看出季先生有什么样的作风和品质?(3分) 18.标题中的两种事物各暗示了什么样的人?(3分) 19、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看待像文中的演员、主持人一类的名人。(3分)     (三)阅读《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完成文后各题。(16分)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有一件红格子风衣。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的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 20.文章写一件什么事?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3分)                             21.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妙处。(3分)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22.“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4分)                                23.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分)                              24.读完全文,你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      之情,同时,也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          之心。(3分) 三、写作(60分)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请以“感谢”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