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开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止马中学 钟运连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对其的感情变化
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的部分,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教学重点:
1、 重点研读买《山海经》的部分,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1、 领悟阿长的真善美,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该如何对待身边的人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说起鲁迅,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在我们上学期的课文中,曾经学过一篇鲁迅的相关文章,是什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特殊的人物。鲁迅没有专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在他四十五岁那年,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以纪念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可见对她的感情之深。但是阿长是个怎样的人呢?值得鲁迅先生专门写一篇关于她的文章?今天就让我们好好了解了解她——长妈妈(背景音乐)
新课教学:
一、走进作者及《山海经》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二、解决字词词义
• 憎恶 惧惮 笨拙 哀悼 震悚
• 疮疤 孤孀 诘问 霹雳 渴慕
切切察察:细碎的说话声 絮说:絮絮叨叨的说 顺顺流流:即“顺顺溜溜”,顺当 谋死:谋杀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三、整体把握
一、文章主要刻画了长妈妈的人物形象:
• (1)长妈妈的名字是怎么来的?(2)课文主要写了长妈妈的几件事?
• (3)对此我的情感是怎么变化的?(4)长妈妈在我眼里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1)名字的由来:“不知道她姓什么”、“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 阿长是一个不被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写名字的由来开头,能引起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自然的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2)主要事件及对应我的情感:
常喜欢切切察察,摆成“大”字的睡相———我不大佩服
元旦的古怪仪式,一肚子繁琐的规矩——不耐烦,麻烦
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的故事——空前的敬意 谋害隐鼠———憎恶怨恨
为我买《山海经》——新的敬意
(4)我眼里阿长是个地位低下、粗俗、喜欢绕嘴多舌,有着繁文缛节,无知,淳朴又心地善良,关心儿童的人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经过事例认识了在鲁迅先生眼中阿长是个身份低微,行为粗鲁,不被尊重,愚蠢而迷信,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也是一个淳朴,善良关心孩子的劳动妇女。分析了人物性格,初步的认识了阿长,为我们下节课做好了细节阅读的准备。
作业:
设计一份有关阿长的简历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在本篇课文中,作者写到有关于长妈妈的七件事情,主要有哪七件事呢?了解了长妈妈这个人物。今天,我们来重点分析与题目相关的那件事:给我买《山海经》。
新课教学:
一、课文熟悉: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二、思考探究:
1、写叔祖“疏懒”,“问别人也不肯真实的回答我”,这与阿长有什么关系?
(写叔祖及其他人,目的是为了衬托长妈妈对我超乎常人的关爱和细致入微的照顾。)
2、阿长为什么也来问《山海经》?当时我是怎么想的?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因为我对《山海经》太过念念不忘,让长妈妈发现了。“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不抱希望。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了“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3、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
4、你怎样理解文中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这书不仅是“我”渴慕的、过于念念不忘的,而且还代表一种热爱和关心。)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更加了解了长妈妈在鲁迅先生心目中的地位,也更明白为什么她在鲁迅的文章里多次出现了,一位淳朴的保姆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感动,同时也感受到鲁迅对于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了鲁迅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祝福!
作业:
想像阿长如何千辛万苦地买《山海经》的经过,用文字描述出那时那景【注意一个细节:阿长连书名也记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