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00259 上传时间:2024-1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教学目标:   1、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3、 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4、 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1、 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学生可跟唱,创造情境。(学生熟悉此歌,由此可猜到作者,教师也可随机提问。)   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位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作敢为,言行一致。现在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质。   二、 作家作品简介。   1、 作者介绍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2、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3、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三、 检查预习情况。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衰微(shuāi)   赫然(hè)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óng) 慷慨淋漓(kǎi)   2 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 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2)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3)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4)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5)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6)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7)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沥:滴。   (8)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9)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   (10)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远。   (11)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12)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13)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   四、 整体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可以由老师范读,或者放录音。   2、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7自然段)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自然段)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3、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讨论并归纳:闻一多先生的前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后期是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怎样过渡的?   讨论并归纳: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的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这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自然。   5、 细读文章,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   (1) 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研究志趣正浓、向古代典籍钻探、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几年辛苦,写成《唐诗杂论》。十年艰辛,写成《楚辞校补》。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写成《古典新文》。   (2) 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迥乎不同,一反既往,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生命作为代价,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以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大无畏,大骂特务,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前脚……后脚,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五、小结。   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它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革命家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六、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三、1,和四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