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的编写教学目标的设定和编写是一种教学技能,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回答;1、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 2、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或能观察到学习者是否已经达到了目标?所以,教学目标是要向教师或学生提供教学的目的或传递期望,并作为开发教学活动和为教学评价提供基础依据。如果目标表述不精确,不仅教学的指向不明确,而且对目标的达成也变得模糊,因为无法检测或观察,那么,教学的效果也就无法证实。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具体、明确、可操作。下面介绍几种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一、美国学者马杰(Robert Mager)的ABCD法以研究行为目标而著称的美国学
2、者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他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编写中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三个要素,即行为、条件、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基础上,加上对教学目标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B行为 (Behavior): 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D标准(Degree):说明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对象A(A
3、udience) 即指需要完成行为的学生、学习者或教学对象。行为B(Behavior)在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中,实际的行为及其结果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它说明了学生通过学习所能够完成的特定而可观察的行为及其内容。描述行为及其结果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表述行为的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用来说明学生的行为结果或学生所做的事情。条件C(Conditon)学生在证实其相应的行为及其结果时,总是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学生证实其终点行为时,我们常提出相应的限制条件。例如“可以借助字典”、“通过小组讨论”等都包含有相关条件。行为的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因素:(1)环境因素(气温、光线
4、、地点、噪音等)(2)人的因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学生独自完成等)(3)设备因素(设备、工具、图纸、计算器、说明书等)(4)信息因素(教科书、笔记、资料、图表、词典等)(5)问题明确性的因素(为证实学生的行为表现,提供什么刺激条件以及刺激的数量如何等)编写良好的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地包含实际的有关条件,以使学生能在适当的环境中证实其行为结果。行为的标准D(Degree)行为的标准是指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为了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测量性,应该对学生行为的标准进行具体的描述。学生行为表现的熟练程度一般而言是具有差异的,而且幅度可能很大。在教学目标编写时采用什么程度的标准要依据
5、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求,应当以大多数学生在经过必要的努力之后都能做到的事情作为行为的标准。行为的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和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描述。例如“在5分钟以内”、“误差在1mm以内”、“准确率达90%”都包含了教学目标中的有关标准。在一个学习目标中,行为的表述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相对而言,条件和标准是两个可选的部分,目标编写中,如不提标准,一般即认为要求学生达到100%的正确率。范例:提供10个图形,二年级学生能够识别哪些是长方形、哪些不是长方形,CAB在10个图形中,至少有8个识别正确。D附:学习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行为目标,因此在教案设计中编写行为目标时应避免使用“知道”、“理解”、
6、“掌握”、“欣赏”等涵义较广的动词,教案中的行为目标设计的参考动词可参照表描写行为目标的参考动词(按照布卢姆的分类)学习目标层次特征可参考选用的动词识记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行为目标的优点是它的清晰性,它清楚地告诉教师和学生,这里所指的分析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因此,行为目标强调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和变化的条件。在一个好的行为目标中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检测方式和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