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屋檐奇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70524 上传时间:2024-1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屋檐奇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屋檐奇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屋檐奇宿 说起少年时代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人生晃一晃,当年的英姿飒爽的身影已随时间流逝,飘向远方。但未来的憧憬和将来该发生什么样的新奇诡异的事,任何人都不敢预测。回忆往事,许多已过事情记忆犹新,终身不能忘怀。想象当时的情景绝对太幼稚了,甚至让人啼笑皆非。可不是呢!我的故事就开始了。 那年我十三岁,春暖花开的季节刚过。地里的油菜花谢了已结荚,长的饱满的是先谢花结的荚,短的细瘪的是刚谢花不久结的荚,还有的是针粗的顶上托小花的、摇摇欲坠的是花瓣刚枯萎的,不管是那种形态的籽荚,都依托母亲的肩头,竞相比美。招来许多过往行人的称赞,看这油菜的长势,今年是个好收成。在看一大片一大片的麦田,更是另一番景象,远看像绿绒毛毯铺在地上,若要踩踏上去,轻柔舒服极了,让你忍俊不止的践踏它们。近看麦苗,已不像冬天那么柔了。麦秧坚硬,绿绿的像一把把锋利的剑。有的麦秧好出风头,竟从麦秧间抽苔,变圆成空,头上还插有翎毛。哦!原来得到营养充沛的已出穗了,别的也不干示弱,可能会被春风劲吹,雨水的浇灌,一夜之间都会齐齐崭崭铺满大地。 你还别说,说风就是雨,这雨水一来,就停滞不走了,一下就是许多天。“春雨贵如油,下多了也发愁。”我隐约记得,缠绵初夏的雨差不多下了七八天。家家户户都被这时大时小,时断时续,时雨时雾的天气所困扰着,什么事也干不成。屋里的家什,都得了一种怪病,“霉病”,湿润润的,许多物件上都长白毛了。若有水田的农户,都抢着这个雨水耕田灌水泡田。没有的,旱地也干不成,只好躲在屋里看护各自的庄园,有时三五成群的约到一起玩玩牌,下下棋什么的。妇女们在家除了做饭,抽时间做做针线活,或是收拾以往的陈粮。反正在家呆着也是呆着,吃了饭总的找个事情做做。可我们小孩子就不一样,除了上学念书,时间久了,就成了“猴子的屁股——坐不住了。” 又赶上周六,又可以痛痛快快玩两天。天阴沉沉的,雾气浓罩,时密时稀。雾密时,能见到的物体只有二三米远。稀的时候,也只能看到百把米远。大人们常说:“久雨必有晴,久晴必有雨。”怕是要开天了(天晴),吃过早饭,闲暇无事,我们几个孩子,在场院里玩耍。忽然,我向下不经意朝河里一望,河水浑浑的有些发红。我连喊他们来看,河里涨水了。看着那水似一条红红的带子,从南向北奔腾着流向远方。可不是呢!下了这么多天的雨,不涨水才怪呢?三山五岳,七岭八沟,城市街道,乡道居民,哪儿的水不往低处流。山水聚到小溪里,溪水聚到大水沟里,沟水聚到小河里,最后是聚沙成塔的奔流而下,势不可挡。 我跟堂弟说:“下午,我们到大姐家玩去,行否?”堂弟一听,当然分外高兴,一拍即合。中饭后,我们带了雨具兴高采烈的出发,父母亲一再叮嘱:“遇到大沟涨水了,千万不能冒然过水,注意安全,万不可逞能,实在不行了返回来。”他们的话是有道理的,到大姐家去,还要过几道小河,平时河水不怎么大,河床上面铺有石步凳,叫石塔桥。雨季就不同了,山水之大,和床又窄,四面八方的山水汇集到一起,就成了大河,山水夹着石砾,在水的带动下横冲直撞,咆哮奔腾。只是听说,长了十几岁还未曾见过,单凭想象也是那么回事。我们走在二三十里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快到了。在离小河三百米左右就听河水轰隆隆作响,以为不算大。等我们走到近处一看,傻眼了,红红的河水,夹杂许多枯枝乱叶,泥沙石,在原本不宽的河床上咆哮着,簇拥着,水里的石头互相碰撞。由于河床地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到此时才知道河沟里水的脾气。平时枯水季节,河水温静,清澈透明,给人一种亲切感。汛期时发吼,暴躁,犹如一头雄狮,让人感到震慑,心惊动魄。我们沿河边向下寻觅,像似在找什么东西。我们找了几处水平且宽的河床,仗着自己已有的游泳的本领,试了几试。看似平稳的水面,水里面的冲击力极大,从水边慢慢的河中试探,走不到十来步,就被水冲的颤巍巍,腿被水里的石头撞得生疼。恰在此时河对面有人看见了,一边大叫一边做手势。因水声较大听不见,我想那意思是说:“危险,水大千万别过。”我急急忙忙退回水边,望洋兴叹。正当我们望眼欲穿,对岸又有几个人过来,认出了我们,他们也在想办法搭救我们,可是投劳无功。也没能给我们指出其他捷径之路。此时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雨,雨水下时间长了,气温也低,雨点落在身上,冰冰的,凉凉的,似乎有些冻人,如初春的雪水雨。天空渐渐暗了下来,恐怕是天快要黑了。我们往回走,来到河边的大石洞下避雨,返回家了已是不可能,打算在石岩下过一宿。坐在崖洞下,呆呆望着河水,见横冲直撞的水奔涌而来,突发奇想,假如夜里河水又涨了怎办,岂不是无路可逃。又怕这深山中的魑魅。小小年纪命丧黄泉,多不值呀! 我们顺河岸望下看去,在不远处山边上有户人家。我跟堂弟说:“天色不早了,为了安全,还是求救人家,投奔他们行个方便,住一宿。”我们我们满怀信心的来到这户人家门前。天已看不见了,远处的景物隐隐约约,放眼看河对岸已是万家灯火。 这屋是靠山用石头筑造的三间石屋子。坐西北朝东南,门前约有四米多高的高坎,坎上是只不过有三米宽约十来米长的场院,场院里边靠外墙根,有一尺多高用石头砌成的近二尺宽的干沿坎。正门沿坎上放一块长石条,算作进屋里的踏步石,与门同宽同长。门槛是桦栎木,也许是常常踩踏,已变得凸凹不平,远看像锯齿。两旁门凳还算齐整,有升子口面大小。两扇门叶有一寸来厚,关门后中间有缝隙,小手掌侧立勉强能伸进去。在两偏屋外面二米多高处,还各有了两个八尺见方的窗户。 我和弟弟站在门前叫门,喊三五声也没有人应答。推推门,里面已经拴上了。下雨没事干,天一黑,老早就睡了。但也不至于睡得那么酣。或许是他们老早的瞧见我们,晓得我们要麻烦他们,故老早的睡了,假装酣睡,不应声。我试着用手去拨里面的门栓,怎么也拨不动。咳!你当咋地,原来门里面按有暗栓,够不着(暗栓用于防盗)。我们不灰心,又放声大喊。这时才听得里面有个睡眼惺忪的男人,瓮声瓮气的说:“我们屋里床铺少,屋子窄小,住不下,你们还是到别处去吧。”咳,怎么不早说呢!此时,我们举目无亲,能到哪去了。 知道原因后,我们还是近乎哀求的口气说:“老人家,开开门吧!我们到你屋里坐一夜,也行呀!外面屋檐窄,又再下雨,雨水飘到身上,衣服都打湿了。”不管我们怎样乞求,他们就认死理,不开门,没有怜悯之心的意思,无动于衷。兄弟俩无所措手足,忽看见左边外墙边窗户旁的墙洞,插一根木棍,上挂一条大板凳,我们把它取下来。往大门前的踏步石上一放,算作小桌子。我和弟各座一个门凳,雨伞放在膝盖上,两腿夹着遮挡风雨,好像有钱人家请的保镖,竟然给他们看起大门来了。 大半天来,先前的高兴劲不知到哪去了,力气也没有了,身体也感到冷嗖嗖的,不争气的肚子鼓鼓的叫个不停。这黑灯瞎火,到处都是淅沥哗啦的,连水都没得喝,到哪里去弄吃的呢!只好忍耐。上半夜兄弟还有说有笑,可是到后来,睡意渐渐袭来,上下眼皮似有千斤重的东西往一起挤。说睡,弟弟就躺在凳子那头睡着了。我还勉强支撑着听听世界,以此来消除疲劳和饥饿:听那屋里主人酣睡的鼾声,听屋檐流下来的雨水落下来砸在地上发出的叮咚声,听眼前淅淅沙沙的雨落声,听空中飕飕的刮风声,听远处河水奔腾咆哮声,偶尔还听听远处山中野兽吼叫声,以及屋后栖息在树林中的各种各样鸟鸣声。让人感到孤寂凄凉,听着听着,眼睛也闭到一起,慢慢进入到梦想。猛然间,浑身一悸凌惊醒。抬头看弟弟衣服打湿了没有,或是睡醒了没有。我们就这样风雨交加的在人家屋檐下,如饥似渴、望眼欲穿的慢慢地度过这漫长之夜。 我们终于熬过这不平凡之夜。按说故事到这里应该可以说结束了,但有人会问:“你们到大姐家去了吗?”回答:“是肯定的。”早上天蒙蒙亮,雾气浓罩,远处的景物还不算清晰,但听的水比昨晚的咆哮声更大。我们是按原路返回,还是另辟蹊径到大姐家去了呢?好长时间没到大姐家去过,近在咫尺却不能到达,总认为不划算。以前,我听大姐说过,从河边上到半山坡,有户姓刘柳的人家,有一条小路横过大梁子,顺梁子下到刘家屋后,有一块坡地,再从靠南边下到河边,河边有一番水田,从水田更上往南走大约一百多米,再斜上到一大块旱地,从旱地中间穿过,再过一条小沟,就到了。 我和弟弟带了雨具,从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再次出发,从河边向上走去,因山路陡、路滑,又饿。走了不一会,浑身冒汗,好不容易才走道姓柳的人家。这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都起来了。为了不重复路,向他们打听打听该怎么走。他们看到,这么早来两个不速之客,感到很诧异。我们将昨晚的情景告诉他们,他们都说那家人不近人情,难为我们这两个孩子。到此我才知道昨晚投宿那家姓宋。见我们拖泥带水,又快两天了,肯定是俄坏了,一定要留我们吃了饭再去。当时的确想吃了饭再走,一想到我们这狼狈相。还是不麻烦别人。向他们致谢后,急急忙忙上路。说路,多数是野兽所行的路。一路草木萋萋,荆棘丛生。我大一些,走在前面,手持一根长木棍,边走边捶打路边的草、荆棘树枝上的露珠,所到之处犹如一阵暴雨急剧而下,哗啦啦的砸在身上。脚上和裤腿昨天就打湿了,泥巴糊了两裤腿快打膝盖上了,我们早已变得像落汤鸡。由于走得急,也不觉得冷。费了很大的劲,终于到大姐家去了。姐夫、大姐见到我们,大吃一惊,这么早,那么大的水,你们是从哪儿来的。真是“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大姐赶快找来干衣服,替我们换上,一边催姐夫生火让我们烤。我们边烤火边聊昨晚的事,大姐忙着做饭。听了我们的叙述,姐夫们很是生气,说:“宋家怎么那么缺德,不尽人情味!等水消了我去好好的教训教训他们。”我说:“你们别怨人家,人家不让我们进,自然也有他们的难处,何必和人家结缘呢?”吃过了早饭,身体舒服多了。 下午,我们是走令一条道回家的。等到家时,太阳也不知跑到哪去了。焦急的父母亲见我回来了,分外高兴。当一听到昨晚的事,他们二老难过极了,但还一个劲的鼓励我们说:“回来就好,生存就得学会吃苦,并且要能随时随地的处理事情。” 事过多年,我们也长大了。只要是到大姐家去玩,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宋家的做法不对。偶尔走亲戚在人场中,和宋家人碰面了,他们面带尴尬,心里愧疚,向我说许多歉意的话。我总是面带微笑的说:“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你们也别再自责了。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再说,也是给我们一次人生磨炼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