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习作7
主备学校:镇江实验学校审核:实验片区五语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展开想象,会编写故事的想象作文。教材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说明观察晴朗夜空的有趣现象。第二部分是例文。介绍一位同学产生奇特想象后写出的文章。第三部分是本次习作的范围和要求。
【学习目标】
1.能在观察夜空的过程中,产生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2.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感受。
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
【学习重难点】
1.激活储备,引发学生奇特的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在观察夜空的过程中,产生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2.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感受。
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
预习导学:
平时你观察过月亮吗?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有时圆有时缺。圆是因为 ,缺是因为 。
课堂研讨: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晴朗的夜空,无边无际,神奇美丽。当你留心观察的时候,会见到许多有趣的现象:月圆月缺、群星闪烁、流星飞逝、银河灿烂……我们不禁沉醉其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这神秘的夜空探索、遨游。(出示课题:星月遐想)
二、合作探究(一):自己朗读这几句话,感受他们的不同和妙趣
1.出示:(1)月亮像天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每一次闭上了,又忍 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2)一轮新月好像一朵白色的梨花,宁静的开放在浅蓝色的空中。
(3)弯弯的月牙吐洒着清辉,月光洒落在四周,似有千点万点的光斑在跳动,月光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2.比较朗读,体会这几句话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3.小结:面对广阔无垠而又变幻莫测的夜空,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景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合作探究(二)面对这样的星空和月色,你会想到什么?各自交流感受
1.师:面对璀璨的星空和迷人的月色,相信你在欣赏时定会产生产生许多奇特的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简单的几句话说一说。
2.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
合作探究(三)段立男同学看着迷人的星月,也产生了更奇特的想象。快速阅读例文,看看小作者是怎么写的?
1.学习例文,指导写法。
师:有一位同学看着迷人的月色,产生了这样奇特的想法:A月牙是花瓶,星星是花朵,看着满天的星星,我仿佛也置身其中。
段立男看着迷人的星月,也产生了这样的想象: B 银河将牛郎与织女分开了,月牙儿是牛郎献给织女的花瓶,牛郎每天晚上都要采一些花朵插进花瓶中,而繁星就是夜空中开放的花朵。渐渐地,夜空中的“花朵”越来越少,“花瓶”里却越来越满。于是,星星变得稀了,月牙成了圆月。王母娘娘知道了,非常恼火,打翻了花瓶。花瓶倾倒,花朵撒落花瓶又逐渐恢复到原先的形状。这样的事每月都在发生……
(1)自由读一读这两个片段,体会有何不同的感受。
(2)交流:你比较喜欢哪个片段,为什么?
(3)如果让你给这个片段加上开头和结尾该怎样加?
教师小结板书:内容具体,想象奇特、合理。
三、围绕重点,当堂练笔。
1.出示习作要求(1、确定写作材料,自定题目。2、内容具体,想象奇特、合理,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3、想象可以是神秘的仙境、可以是动人的故事、可以是……)
2.学生当堂练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讲评,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习作的能力.
课堂研讨:
一、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1. 再次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让学生回顾后再修改。
2. 针对班级共性问题进行讲评,根据习作要求,引导学生自主修改.认真的多读几遍,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3. 同桌相互阅读倾听,互相修改。
二、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1. 朗读习作。指名一名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其余同学边听边思:哪些地方写得很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需要修改。
2. 学生自评:对照习作要求来评价。
3. 师生评价。教师一定要评价出该篇习作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是否做到想象合理、奇特,内容具体。
三、出示共性习作,指导修改
1. 出示部分习作
2. 组织交流
3. 同桌交流修改意见
四、再次对照习作要求,结合刚才的修改意见,自主修改自己的文章。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
4
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