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识分数《分一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茂名市文东街小学 翁国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64-6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涂色、折纸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数感训练,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增长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和与人分享的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啊,不仅有许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连淘气和笑笑也听课来了!瞧,(课件展示)为了欢迎他们,老师准备了不少好吃的东西呢!仔细观察一下老师都准备了些什么? (6条香蕉、4个苹果、2瓶矿泉水、一个蛋糕))
你能帮他们把这些食品公平地分一分吗?(能)
指名学生分一分
一个蛋糕怎样分呢?(蛋糕每人一半)
问:从香蕉、苹果、矿泉水到蛋糕,他始终是怎么分的?(平均分)
教师板书:平均分
出示分蛋糕的示意图,问:这一半应用什么数表示?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师生交流。对学生所采用的方法给予肯定,在学生说出这个分数的基础上,导入新课。板书:分一分(认识分数)
二、动手操作,感悟新知
(一)构建二分之一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①出示一张圆形的纸,代表一个蛋糕,把它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应该怎样分?(学生完成:出示圆形的纸,对折)
②刚才这位同学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淘气和笑笑各得到其中的几份?他们每人得到蛋糕的多少?(板书:)
③现在老师把分给淘气的二分之一画上阴影(展示)这是蛋糕的。(粘贴:半圆)
(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①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吗?
②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的?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呢?
③展示学生3种不同的折法提问: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呢?(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涂了其中的1份)
(3)想一想,为什么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一半?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小结:不管是蛋糕,是圆形,还是长方形,我们都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就是分数下面这个2;一半就是其中的一分,就是分数上面这个1;所以用来表示一半。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4)练习
①课本第64页:涂一涂。
②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出示一组图形,涂色部分用表示对吗?为什么?
(其中有错例,让学生辨别,并适当说明理由)
(二)类比迁移,认识、、等分数。
(1)折纸。
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用折的方法把它平均分成4份,然后进行展示与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不同的折法,老师给予肯定。
(2)涂色。
①让学生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告诉学生,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这里的表示:表示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
②让学生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并指名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这里的表示什么。
③让学生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并指名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这里的表示什么。
④让学生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并指名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这里的表示什么。
(三)认识分数的读写法。
1、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
读作:四分之三
强调写分数时,应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让学生读定分数、、然后反馈,再让学生完成课本第65页“说一说”练习题。(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这三个新认识的分数,再反馈)
(四)动手操作,认识更多的分数
选一张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的纸张,折一折,将它平均分成几份,然后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画上阴影,最后在上面写出你所发现的分数 。
(1)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几。
(音乐伴奏,学生操作几分钟)
(2)交流:你表示出了什么分数?你是怎么表示的?
(3)学生折好后,指名展示作品。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第一关:我会判断。课本第66页“练一练”的第3题。
第二关:我能行。课本第66页“练一练”的第1、2题。
第三关:我是智多星。
四、课堂小结,课后实践
1、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他是?(分数)能谈谈自己的收获吗?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比如:一周有7天,1天就是一周的1/7,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 …… 分 子
…… 分数线 读作:四分之三
4 …… 分 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