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局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主备:刘晓刚 审核: 班级 姓名
5.1.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我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人,那么可以得到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设该长方形操场的宽为x㎝,则由“____________________”,得长为(x+25)m,那么可以得到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未知数,且未知数的_________________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你认为以上所列方程中那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当堂评价方案:
1.判断下列各式:
①-2+5=3 ② 7-3x=1 ③ y=0 ④ 5>3
⑤y>3 ⑥x+y=8 ⑦2a+b ⑧ x=y
等式:( );
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 )。
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某数的20%加上100等于这个数。
(2).某种商品现价为100元,比原价降低了12%,问原价为多少元?
(3).把面积为1600㎡的一块地分成两部,使它们的面积比为3︰5,求每部分的面积。
4.小丁今年5岁,妈妈30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丁的2倍?
5.一堆土,如果 每天运360车,需30天才能运完,现在要提前5天完成任务,每天要运多少车?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课后反思:
家长签字:
【学习目标】
1.在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意义。
2.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
3.让我们在分析实际问题情境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重点: 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
难点: 在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意义。
一.自主学习方案:
1.什么是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叫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叫方程的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预习教材P132-P133的内容,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2.结合教材中的引例,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则他的岁数乘2减5是_____________,那么可以得到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设x周后树苗长高到1㎝,则x周后树苗的高度可表示为_________
㎝,1m=_________㎝,那么可以得到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设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x㎞,则他从甲地到乙地实际每时行走
___________㎞,那么他从甲地到乙地计划用时_________,实际用时_______h,
12min=_______h,因此可以得到的方程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设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约有x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则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约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可表示为
(4).小明说小红的年龄比他大两岁,他俩的年龄和为18岁,求它们各自的年龄。若设小明x岁,则小红的年龄为多少岁?所列的方程为?
(5).一个数的与3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求这个数。
三.能力提升:
1.若xk-1+2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________.
若x︱k︳+2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___________.
若(k-1)x︱k︳+2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___________.
2.方程3xm-2+5=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4m-5是多少?
3.某班50名学生准备集体去看电影,电影票中有1.5元和2元的,买电影票共花了88元,为这两种电影票各买几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