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对称.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69353 上传时间:2024-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对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对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称》教学设计与反思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路小学 李正莲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课题:对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找、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准确找对称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出对称 1.教师谈话,激情引课 同学们,春天来了,树木绿了,花儿也开了,今天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大自然探寻数学知识!看,蝴蝶、蜻蜓和树叶都来和咱们做朋友啦!(课件出示大自然风景、蝴蝶、蜻蜓和树叶动画)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以学生喜爱的季节和动物导入,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舒心的事情,从而带着探索之心走近数学。) 2.观察交流,揭示对称 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教师揭示——像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做“对称”。(板书课题:对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与交流,初步感知了对称现象的特点。) 3.寻找身边的对称 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身边有对称现象的物品或图案有哪些?表扬找的快又好的同学,鼓励孩子们做一个善于发现的人。 课件展示上衣、眼镜、剪刀折叠后重合的动画,接着出示几幅对称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用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剪出许多美丽的对称图案。 (设计意图:学生从找对称现象中感知对称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欣赏对称图片,激发学生自主动手、参与操作的热情。) 二. 操作交流 探究对称 1.师生合作,动手操作 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彩纸,先对折,再按照课件演示的样子画一画,然后沿着画线剪一剪,最后打开彩纸。(课件演示剪纸操作过程,教师和学生动手制作。) 学生展示自己作品,教师肯定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挑几幅优秀作品粘贴到黑板上,学生观察并交流从剪纸作品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板书:两边一样,完全重合) (设计意图:学生在在折、画、剪的操作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 交流发现,探索对称 教师出示对折好的松树图片提问:你能猜出这张图片打开后是什么吗?老师为什么要对折后再剪呢?学生自主交流。 课件出示:T恤、松树、桃形、天安门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明确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利用对折我们可以剪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探究中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3. 认识对称轴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板书:折痕——对称轴) 4. 请学生谈谈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学生在自主交流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比较、分析,从而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三. 巩固深化,感悟对称 1.考考你的眼力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说说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明判断理由。 2.猜猜我是谁 课件出示遮住了一半的图形(8、D、中),学生猜一猜每个图案会是什么?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猜测的。 3.数字中的对称 我们的10个数字朋友们里也有轴对称图形,你能快速找出来吗?指生口答,其他学生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称视野,鼓励学生自主评价,体现课堂评价形式的多元性。) 4. 轻松找出对称轴 课件出示以下图片:青蛙、蝴蝶、天安门和脸谱。指生上台演示,用教鞭指出每幅图片对称轴的位置,全班同学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学生辨析轴对称图形的能力。) 5.我帮图形找朋友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七第3题:说说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再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学生同桌交流,可以用准备好的图形折一折,然后在课本上连线。最后两图(圆和正方形),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画对称轴?引导学生交流认识: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都能找到它们的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提高学生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判断水平,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6. 拓展提高我能行 想一想: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师生合作,教师用图片演示,先认识以上几种图形,然后师生交流小结: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和一般三角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不管怎么折,都找不到一条能使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对称轴。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能找到使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对称轴,所以它们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有层次,从易到难,形式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 走进生活,欣赏对称 1. 欣赏对称美景 神奇的对称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美的享受,下面大家跟随大屏幕,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对称。(课件展示斯里兰卡大佛、飞机、中国结、京剧脸谱等11张对称图片) (设计意图:优美的影像图片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学生,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既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2.了解对称奥秘 像书桌、水杯、京剧脸谱、楼房等许多事物,它们共同的特征都是包含有对称。这样设计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水杯的对称是为了保证平衡、美观;飞机的对称是为了飞行的平稳;眼睛的对称使我们的视觉更加准确和全面;耳朵的对称使声音听起来有较强的立体感...... 对称应用在生活的许多方面,我们一定要学好它。 学生轻声齐读,教师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了解更多有关对称的知识。 (设计意图: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五.课堂小结,提炼对称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请学生谈谈对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教师适当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知识大盘点,让学生畅谈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感受和收获,提高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升华学生的数学思维。) 六.布置作业,应用对称 用你灵巧的双手剪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最漂亮!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并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拓宽知识面,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和实用性。) 对 称 折痕——对称轴 两边一样 完全重合 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顾本课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以下四个方面体现较为突出: 1.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对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从春暖花开的美丽大自然导入,接着是生动形象的蝴蝶、蜻蜓和树叶的动画演示,带领学生在舒心愉悦的情境中快乐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他们的数学思维。 2.学生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中探究对称。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课在探究“对称”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先把纸对折,画上简单的图案,然后再剪,剪好后再展开,就成了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学生举例说出了很多身边对称的物体,并指出了它们的对称轴,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3.学生在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练习中巩固对称。  本课的练习涉及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汉字、数字、字母、平面图形等方面,让学生去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进而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去构建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整体练习设计有层次,从易到难,形式多样,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有一个更准确、更深刻的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收获。 4.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图片中欣赏对称。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验数学的价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优美的影像图片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学生,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既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