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导学”到“好学”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的科学教竺可桢爷爷前后两次向孩子询问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赞扬了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细致、认真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一、导学单的设计有几处考虑到学生的好学,既有学法的指导,又有给孩子准备的学习资源,同时与课堂活动紧密结合,如:仔细读文,练习分段和概括 要求: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课文可分为几段?积累运用:1.关于观察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生活中要善于细心发现。罗丹 (请抄写在书中会默写)2. 春风吹绿
2、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先背诵这句排比句,接着体会加点字的精确,再续写一句:二、课堂实施成功之处:1.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几组一问一答的对话,而这几段对话大都没有提示语,但引导学生读好对话,通过人物语言来想象他们说话时的语气神情、理解竺可桢爷爷内心活动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在读中想象,想象到人物说话时各自的语气、神态,甚至动作,并进行空白处的补充,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得投入,真正体会到竺爷爷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2.注重对文中优美语句的品读,体会其用词的准确、生动。课文第六段的教学。(1)师:(出示句子)时
3、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个句子多美呀!让我们自己读一读。注意字音要读准,句子读流利哟! 一会儿来说说你们读完后的感受。 (2)老师还发现这儿作者用了非常贴切的词语来表现春天的特征,你能指出来吗? 生:“皱”“醒”“绿”“鼓(3)想像画面,补充句子。春风吹 ,春风吹来了 ,吹 ,吹 ,吹 以上这部分教学虽然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我想第六自然段“吹绿”、“吹青”、“吹皱”等一系列动词的连用使句子非常的生动,这样的句子应该让学生多体会多读并积累。因为课前的学习研究有了准备,课堂上孩子们的答案非常精彩。从这节课的实际操作来看,课前导学的认真设计会让孩子们更好的自学,学习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