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2册第7单元主题复习》教学案
课 题
单元复习
课 型
复习课
案 序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单元所有生词,读懂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本单元课文重点语句,体会意思。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老师的伟大,师恩浩荡,激发学生爱师、念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重点词句段复习,感受老师的伟大。
教学难点
感受师恩的浩荡,激发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崇高情感。
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积累
“颂师”词
二、欣赏
“师爱”句
三、品析
“师爱”段
四、抒发
“师恩”意
谈话导入:有这样一个人,她不是母亲,却用慈母般温柔的眼神关注我们的每一点努力,每一点进步。有这样一个人,她柔声细语,灌输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这个人是谁呢?
本单元课文有许多老师的形象,如孔子、刘老师等,这些老师你喜欢吗?他们的教育方式怎么样?
1、背诵练习7成语。这些成语写什么?哪些词赞美老师的?
2、你还知道哪些赞美老师的词语?
映示练习7成语。
(一)出示:“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1、 理解意思。
2、由这句话想到哪些成语?想到哪些名言、警句?
3、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板书:循循善诱)
(二)出示“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满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1、“他”是谁?为什么这么说?当时是什么情况?
2、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一只只风筝吗?你知道,他还放飞了什么?
3、这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板书:热爱生活
乐观向上)
4、你还知道哪些身残志坚的名人?
出示《孔子游春》第五段课文。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介绍孔子。
2、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是什么?
2、孔子讲到水有志向,你联想的成语有哪些?
讲到水有德性,你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什么广告语?
讲到水“流必向下”,你又会自然联想到哪一句谚语?
小结: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做人就应该做像水一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
3、展开想象,仿写填空。
水( ),( ),它好像( )。
4、与孔子言行相关的成语、言论有哪些?
1、出示:“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2由此,你想到了哪些老师的美誉?
3、你又想到了哪些赞美老师的名人名言或诗句?
4、谈话:一支粉笔,指点知识王国的迷津。一块黑板,记下老师无限的深情。
三尺讲台,映着老师高大的身影。一根教鞭,开辟通向理想的路程。
此时此刻,我们有许多心声要向老师吐露。
出示:“在这离别的时刻……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仿写: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要送您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感谢》。我要用最深最深的谢意作诗行,写下您的声音和目光!
5、投影映示写话。
6、总结:愿同学们走出小学校园后还记着老师的恩情,愿我们的真情永在!
生答: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老师!
学生小组交流看法。
学生集体背诵。
学生交流词语。
理解成语,读背成语。
理解:这是福楼拜说的。意思是写作需要持之以恒,只有持之以恒,才会具备才气。
所谓才气,亦即写作中表现出来的“下笔如有神”,它是坚持不懈写作的结果。
作为青年人,可贵之处在于能去除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坚持写作。
学生交流。
学生读句子。
交流阅读理解。
重点理解“文眼”:理想的风筝。
指名背诵,齐背。
生答: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指名回答,补充。
学生口头回答。
汇报学习情况,学生讨论对于这一段的精读,对于理解全文的价值。
生交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
出示练习7孔子的名言,理解交流,读读背背。
男女生分读。
理解:表达了对老师的眷恋、敬爱、赞美 。
生交流:园丁、蜡烛、春蚕、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
名人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
在抒情的音乐中,学生写下最真挚的话语。
交流、评价。
激发学生的情感。
回顾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表达个人情感。
词语积累巩固。
理解词语意思。
体会福楼拜说这句话的意思。
课外延伸、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理解文题的多重意思。
对于已经学过的内容,让学生再次回顾,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重点段价值的理解,是对原先已有经验的再提高。
对学生再次进行品德教育,学习水的品德,做
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
相机复习练习7孔子的相关成语、言论,进一步加深印象。
由教师的美誉、赞美教师的诗句激发感谢师恩的情怀。
让智慧在笔尖流淌,让真情从心间迸发。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