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通州区兴仁中学初一地理教案 主备: 课型:新授课 审核: 使用时间: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第 1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在日本地形图上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并通过地图、景观图以及文字介绍认识到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教学重点】
日本岛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其多火山、地震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方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资源】填充图册:P10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活动内容:日本的地理位置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读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
学生活动:在“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上找到日本
在图中适当位置填上亚洲和太平洋
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活动目标:能够在图中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教学活动2: 活动内容:日本的领土组成及首都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读日本的地形图
学生活动:在“日本的地形图”中找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
找出四个岛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岛
找出四个岛中纬度最高的是哪个岛,纬度最低的是哪个岛
找出日本的首都东京在哪个岛上
在填图册第10页“填图归纳”中填出四大岛屿的名称及首都东京
活动目标:知道日本是个岛国,能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及首都
教学活动3: 活动内容:日本多火山地震
教师活动:用图片、资料等陈述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事实
指导学生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指导防震及地震自救的方法
学生活动:阅读“富士山”、“火山喷发”、“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等
图片和资料
读“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图,在图中找到日本
进一步描述日本位于哪两大板块的什么位置,这两大板块如何运动
回忆“板块运动学说”及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解释日本为何多火山地震
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减轻地震造成的伤亡,日本式如何做的
讨论如果遇到地震灾害应如何自救及帮助他人
活动目标:知道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知道防震及地震灾害自救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节 日本(第 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日本进口工业原料、出口制成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因
2、 认识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交融的文化以及中日文化交流
【教学重点】
结合日本国情,分析其因地制宜地发展与“世界关系密切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教学难点】
读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资源】填充图册:P12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活动内容: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日本工业产品的输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等图
学生活动: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日本工业产品的输出”图,分析日本工业生产的劣势有哪些
结合书本材料分析日本工业生产的优势有哪些
读“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说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哪儿
阅读“2010年日本投资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图及旁边文字,说一说日本工业与世界有哪些方面的密切联系
活动目标:能够简要分析日本工业特点,举例说明日本在经济、贸易等方面与世界的密切联系
教学活动2: 活动内容: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教师活动:展示日本具有东西方兼容文化特点的图片及文字
介绍中日文化交流
学生活动:阅读关于日本文化的图片集文字
讨论:如果我是一位去日本进行文化交流的学生代表,我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发展
活动目标:感受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节 东南亚(第 1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说出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重要性
2、 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2、分析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地图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资源】填充图册:P13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活动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东南亚的地形图”
学生活动:读“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上亚洲和大洋洲
读“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上太平洋和印度洋
在“东南亚的地形图”上找到马六甲海峡,说一说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哪两大洋
阅读材料“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明确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位置上,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2: 活动内容: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东南亚的梯田”、“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等
学生活动: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
思考:东南亚的气候特征最适合生长什么粮食作物
东南亚水稻的种植除了气候适宜之外还有什么其他适宜的条件
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读“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找一找东南亚有哪些热带经济作物
东南亚是哪些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读“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找出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的最大生产国
阅读“方便面与红猩猩的故事”,思考生产方便面与保护红猩猩的生存环境之间有何矛盾
活动目标:知道东南亚的农业生产与其热带气候的特征密切相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节 东南亚(第 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 能够分析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重点】 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了解东南亚地形、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资源】填充图册:P14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活动内容: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位于河口三角洲的仰光”、“河流穿过曼谷市区”等图
学生活动: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根据图例说一说中南半岛的地势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
读图注意中南半岛上山脉的分布
在“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中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
概括山脉与河流的分布特点
说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流向的共同特点,指出上述河流中发源于我国的河流有哪些
在“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中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它们附近的大河及所在的国家,完成活动题表格
总结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读图“位于河口三角洲的仰光”、“河流穿过曼谷市区”
思考并讨论: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
活动目标:知道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教学活动2: 活动内容:热带旅游胜地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读图“东南亚旅游景点举例”和材料“东南亚的华人文化”
提问: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在哪儿呢?
学生活动:读图“东南亚旅游景点举例”
阅读书本归纳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活动目标:知道东南亚著名的旅游景点
了解东南亚的华人文化
充满热带气息的海滨自然风光及独特的人文景观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