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人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65632 上传时间:2024-1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亲情中学七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4分)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憔悴 寒颤 嫩芽 倘若 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4分) zuàn 着小刀 nuè 杀 shà 时 dié 纸船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4分) ①熬: ②匿笑: 4.把下面四个词语按句子语义要求填人适宜的空格(4分) 瑟缩 惊惶 绝望 傲然 ①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 走出,留他 地站在小屋里。 ②便很 地站了起来,失了色 着。 5.按课文原句填空:(4分)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 ,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母亲, ,不要惊讶他无端人梦。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选出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正确的一项: (4分) A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子吗? B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8.古诗词填空:(6分) ⑴曹操《龟虽寿》 利用短暂的人生建功立业,不虚度一生的句子是: ⑵孟浩然《过故人庄》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的句子是:  ⑶李商隐《夜雨寄北》面对残烛,夜深不眠,在巴山夜雨中展读亲友询问归期的来信,心中充满了归期无期的孤寂句子是: ⑷晏殊《浣溪沙》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句子是: ⑸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蕴涵深刻的哲理句子是: ⑹朱熹《观书有感》中表达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的境界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16分) 9.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4分) ①兄女曰:“ 。”公大笑乐。 ② ,则是无信; ,则是无礼 10.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俄而( )雪骤。 ②撒盐空中差( )可拟。 ③陈太丘与友期( )行。 ④相委( )而去。 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① 尊君在不? ②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12.除去课文内的两种比喻,你认为“白雪纷纷何所似”?你只要注意雪花的形态、色彩及其飘落的特点,就可尽情发挥想像力,找到很多优美的比喻来描述纷飞的大雪。(4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0分)    母 鸡 老舍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颇颇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疽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解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3.母鸡一开始是“令人讨厌的”,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这是什么表现手法?(4分) 14.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是伟大的鸡母亲,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你能从文中各找一个具体的句子来说明吗?(8分) 15.本文的线索是  。(4分) 16.文章借助对母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金色的草地(20分) 蒲公英成熟的时候,这是我和我的兄弟最开心的日子。常常是这样,我们随便到什么地方去狩猎——他在前面,我跟在他后面。 “谢廖沙!”——我一本正经地喊他,等他回过头来,我便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于是他也开始窥伺我,假装打呵欠似的也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揪掉这些不引人注意的小花。但是有一次,我有了一个新发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就是一片草地。许许多多的蒲公英正在开放,这片草地就变成金黄色的了。可真是美!大家都说:“金色的草地,太美了!”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快到中午的时候,我返回家来,整个草地又都变成了金色。我开始注意观察,傍晚时草地又变绿了。我便来到草地,找到一朵蒲公英。原来它的花瓣都合拢了,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包住了。清晨,太阳升上来,我看到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因此,草地也就变成金色的了。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因为它和我们孩子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 17.请你用简要的语言全面准确地叙述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18.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4分) 19.从文中画出表现兄弟亲情的句子。你读这些句子有何感受? (4分) 20.文章末尾说蒲公英“和我们孩子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蒲公英“睡觉”、“起床”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4分) 21.童年时的作者对蒲公英一直是最喜爱的吗?从文中找出依据说明你的看法。(4分) 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其中卷面5分)   有人说,花季少年爱做“梦”。其实,梦既可以是一种理想或追求,也可以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希望……“梦”中有“我”和与“我”相关的人和事,而人人都盼望“梦”在“那一天”能成真。请用《我最盼望那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3.字数在600字左右。 亲情中学七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答题卡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4分) 1. (4分)憔悴 ( )颤( )嫩( )倘( ) 2、 (4分)zuàn ( ) nuè( ) shà( ) dié( ) 3、 (4分)①熬: ②匿笑: 4. (4分)①------于是 走出,留他 地站在小屋里。 ②便很 地站了起来,失了色 着。 5. (4分) ①, , ②母亲, ,不要惊讶他无端人梦。 6. (4分) 7.( 4分) 8.古诗词填空:(6分) ⑴ , ⑵ ⑶ ⑷ ⑸ ⑹ 二、 (16分)9. (4分)①兄女曰:“ ② ; 10. (4分) ①俄而( ) ②差( ) ③期( ) ④委( ) 11 (4分)① ② 。 12. (4分) 三、 (一) 13.(4分) 14.(8分) 15(4分) 16(4分) 17 (4分) 18 (4分) 19 (4分) 20 (4分) 21 (4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qiáocuì  zhàn  nèn  tǎng 2.攥  虐  霎  叠 3.①忍受,艰苦支持。    ②偷偷地笑。 4.①傲然  绝望  ②惊惶  瑟缩 5.①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②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6.A 7.B 8.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⑵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⑷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⑸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9.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 10.①不久,一会儿  ②大致,差不多    ③约定  ④丢下,舍弃 11.①您爸爸在家里吗?    ②谢安在一个寒冷下雪的日子里召集家庭聚会。 12.鹅毛、鸭绒、杨花、梨花、苇絮……凡具有轻盈、洁白特点的事物,形态上与雪花相近,大都可用来作比。 三、现代文综合阅读理解  (一) 《母鸡》  13。到处乱叫;欺软怕硬;下蛋后炫耀功劳。欲扬先抑。 14。负责:“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慈爱:“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  勇敢:“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辛苦:“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 15。我对母鸡的感情变化。 16.赞颂了无私的母爱,歌颂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 17.文章叙述了兄弟两个发现蒲公英傍晚花瓣合拢、日出重新开放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从此非常喜爱蒲公英的过程。 18.这是一个过渡句,在全文两个内容层次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连接作用。 19.应该画出的句子是:“我一本正经地喊他,等他回过头来,我便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于是他也开始窥伺我,假装打呵欠似的也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这些语句,描写了兄弟之间嬉戏玩乐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两小无猜、团结和谐的亲情。 20.拟人。蒲公英睡觉,是指它傍晚时花瓣合拢的现象;起床是指它日出后重新开放的现象。 21.并非一直最喜爱蒲公英。最初,只是兄弟间寻开心时才揪掉“这些不引人注意的小花”;后来,通过观察发现了蒲公英的奇妙变化,“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 四、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