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岛位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下列有关该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以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B.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C.河流流域面积广,水能丰富
D.居民多生活在沿海平原地区
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
A.维多利亚湖 B.大自流盆地
C.潘帕斯草原 D.科罗拉多大峡谷
4.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
A.热带雨林 B.温带落有叶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③平原纵贯大陆南北 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下图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某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6-7题。
6.不需要从图示地区进口原油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俄罗斯
7.图示地区最大产油国向我国供应石油时所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
①霍尔木兹海峡 ②直布罗陀海峡
③黑海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图中A、B、C为世界三个国家),完成10-11题。
10.图中A、B两个国家之间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英吉利海峡
11.图中A、C两处共有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下列12-14题。
12.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3.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市场广阔
C.交通条件改善 D.开发了新资源
读图,完成下列15-17题。
15.图中河流的汛期是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图中A区域是世界著名的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相比,该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 )
A.资本集中程度高,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
B.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C.生产过程较为集中,自动化程度高
D.工业以机械制造、石油加工和微电子工业为主
17.上述地区植物特征的主要作用是 ( )
A.耐旱 B.防晒 C.防风 D.耐湿
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上图示意的四个城市中,某气候特点与下表统计数据相符的是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w!w!w.!x!k!b!
19.在图中②城市南部的广阔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
A.冷海水上泛而致B.位于密度流海区C.沿岸大量河水注入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20-22题。
20.甲气候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是
A.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B.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C.沿岸有寒流经过 D.沿岸有暖流经过
21.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气温日较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大陆性显著 D.气温年较差小
22.甲、乙两气候类型的分布都受到
A.迎风坡的影响 B.纬度的影响
C.洋流的影响 D.经度的影响
66号公路(Route 66),由伊利诺州的芝加哥一路连贯到加州的洛杉矶,始建于1926年11月11日,1985年退役。读下图结材料完成23-24题。
23.下列关于66号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公路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②仍是美国人口迁移的重要通道
③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是该西段公路建设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④旅游业的发展是该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4.有关66号公路沿线自然带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路中部穿过美国的冬小麦产区
B.公路全线缺失亚热带的自然带类型
C.芝加哥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美国重要的玉米带
D.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加州沿海农业由放牧业转变为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
白令海峡是连接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结合下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关于隧道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候寒冷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
C.落叶阔叶林广布
D.地势平坦,沃野千里
26.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地纬度比B地低,所以冬季A地气温比B地高
B.气温年较差A地与B地相同
C.冬季A地气温比B地低,A地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D.B地降水比A地多是因为B地常年盛行西北风
27.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上半年走访了多个大洲。以下是随行记者对两个国家民众的采访记录,看下表材料回答27题。
甲乙两个国家最可能分别是
A.美国、英国 B.美国、加拿大
C.澳大利亚、英国 D.澳大利亚、墨西哥
28.读下图,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B.主要内海有北海和波罗的海
C.北有阿尔卑斯山脉,南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x k b 1 . c o m
D.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读世界某区域图(下图),完成29-30题。
29.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城市的黑夜最长日应出现在
A.4月 B.6月 C.10月 D.12月
30.对Q湖的成因,解释最合理的是
A.冰川刨蚀地表而成 B.火山口积水而成
C.岩浆堵塞河道而成 D.断层陷落而成
二、综合题(40分)
31.下图为“南、北两极图”,回答问题。(每空一分共12分)
(1)图甲的陆地为 ,周围的大洋分别是E 、F 、 D 。
(2)在图乙地区,周围的大洲:A B C 。
(3)AC之间海域为 海峡 ,它是 洋和 洋的通道。
(4)在我国极地考察站中不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能看见北极星的是________。
32.(16分)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为世界某两个重要的国家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面积较大的是 (国家名称),判断依据是 。
(2)②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影响G地工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3)图上①、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造成两地降水丰富的共同原因是 。
(4)两国在人口方面面临的共同突出问题是 。
33.图示意甲、乙两河流域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2分)
x k b1 . co m
(1)A、B两地分别是甲河和乙河中下游的分界点,其中A地的气温年较差 (大于或小于) B地。(1分)
(2)比较甲、乙两河下游水系特征的差异。(4分)
(3)分析乙河下游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橡胶加工业的原因。(4分)
(4)阐述N水库建设给其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3分)x§k§b 1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答题纸
二、综合题(50分)
31.(12分)
(1)图甲的陆地为 ,周围的大洋分别是E 、F 、 D 。
(2)在图乙地区,周围的大洲:A B C 。
(3)AC之间海域为 海峡 ,它是 洋和 洋的通道。
(4)在我国极地考察站中不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能看见北极星的是________。
32.(16分)
(1)两图中面积较大的是 (国家名称),判断依据是 。
(2)②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影响G地工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3)图上①、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造成两地降水丰富的共同原因是 。
(4)两国在人口方面面临的共同突出问题是 。
座位号:_________
33. (12分)
(1) 。(1分)
(2)比较甲、乙两河下游水系特征的差异。(4分)
(3)分析乙河下游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橡胶加工业的原因。(4分)
(4)阐述N水库建设给其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3分)
[来源:学。科。网Z。X。X。K]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