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科学家2023 年第 04 期【哲学与当今世界】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2023 年 4 月(第 4 期,总第 312 期)Apr.,2023(No.4,General No.312)收稿日期:2022050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化政治 理论批判研究”(18BZW015)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艳丰(1977),湖北宜昌人,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审美文化批判与文学理论。美学意识形态与文化政治:重审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批评李艳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伊格尔顿是当代西方著名的
2、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他的文化理论既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同时又受到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影响。伊格尔顿强调文化与权力的关系、文化与审美的意识形态属性以及文学的政治批评,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地基出发,反思、构建其文化理论和文学批评话语范式,运用“症候式”批评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中的意识形态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政治诗学理论和文艺批评实践形态。在阅读伊格尔顿文化和文学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其思想的深刻与驳杂,理论与实践、哲学与宗教、美学与历史、政治与文学、形式与内容等多重接合所分娩出的话语质态,形成文化思想的多重星座与美学理论的多棱镜效应。文章主要结合其文化理论
3、、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简要反思伊格尔顿文化政治理论的话语内涵与文艺政治批评的实践形态。关键词:文化;意识形态;文化政治;权力;政治批评中图分类号:B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3)04004006伊格尔顿是当代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作为一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从唯物主义思想地基出发,以一种历史化的姿态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结构主义、形式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化理论和文学批评作出了诸多创造性阐释。伊格尔顿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任务是为文学价值的依据提供一种唯物主义的解释。”1本文主
4、要结合其文化理论、文艺美学及其文学批评实践,简要反思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理论、文艺政治批评的话语范式与实践形态。一、文化与审美的意识形态内涵: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观念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观念集中体现在他对文化的语义学分析、文化和权力关系的思考、共同文化的理念以及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等方面。作为一名英国的文化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伊格尔顿深受英国早期自由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在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中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阿诺德、利维斯、艾略特等文化理论家的影子。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以及“文化与社会”的观念,可以说直接影响了伊格尔顿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建构。同时,伊格尔顿还受到阿尔都塞、本雅明以及诸多西方马克思
5、主义文化理论家的影响。总之,在伊40格尔顿的文化理论中,可以看到正统马克思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和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重理论话语的接合。这种多重理论话语的接合,使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充满着异质性和矛盾意识。但是,如果我们透过纷繁的话语表层来分析其理论的内核,则可以看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介入与文化政治的现实关切是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研究的主导性话语范式。伊格尔顿在 文化的观念 等论著中较为详细地分析过文化的概念。他反对对文化作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解释,强调在统一性的社会结构中理解文化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文化这个词语使得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一个单一的概念之中得到了同一”。2这种对文化的
6、理解显然受到威廉斯文化唯物论思想的影响。威廉斯认为,文化不是超越于特定经济基础与政治体制之外的精神性存在,而是在历史与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物质能量。伊格尔顿分析了威廉斯关于文化的三种意义,认为文化不可能同政治和权力剥离开来,文化与文明意义的分野赋予文化社会批判的理论品质。“文化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由于这些条件可能关系到国家,文化还会具有政治的维度”;“如果 文化 这个词是一种历史的、哲学的文本,那么,它也是一种政治冲突的场所”;“文化界定了一种美好生活的品质,这是政治变革在作为整体的文化(在社会生活意义上)所致力于实现的”。2当然,伊格尔顿并不赞同将一切政治都归结为文化,将一切文化问题都泛化为政治
7、问题,而是认为要展开具体的社会历史分析。文化研究需要倡导文化政治,但也不能将文化和政治绝对等同。“文化天生的根本就不是政治的”,“只有当它们陷入一个统治与反抗的过程当这些其他方面无害的事情因为一种或另一种原因被变成斗争场所的时候,它们才会成为政治的”。2文化的批判性意味着文化同权力相关。伊格尔顿认为:“文化话语与社会权力的领域密切相关,虽然并不同源。”3“鉴于真正的权威包括对法律的内在化,权力正是试图在显然完全出于自由与隐秘状态的人类主体性上留下自己的烙印。因此要成功地统治,权力必须理解男人与女人隐秘的欲望和他们所厌恶的事情,而不是他们的投票习惯或社会抱负。如果权力要从内部规范他们,还必须能够
8、从外部想象他们。任何认知形式都不如艺术的文化那么熟练地图绘了复杂的心灵。”2这种关于文化和权力关系的看法,受到葛兰西、威廉斯与福柯等人的影响。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强调微观权力在市民社会文化领地所形成的与统治性霸权不一样的文化霸权形态,权力在文化意义世界的弥散、繁殖与生产成为文化政治关注的核心命题。在 意识形态导论中,伊格尔顿谈到福柯的权力思想:“在米歇尔 福柯(Michel Foucault)和他的追随者看来,权力并不局限于军队和议会:相反,它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无形的力量网络,编织在我们最细微的姿态和最亲密的话语中权力会给我们的个人关系和日常活动留下印记,这是一种宝贵的政治收获。”4在 二十世纪西
9、方文学理论里的“结论:政治批评”中,伊格尔顿指出:“我用政治的这个词所指的仅仅是我们把自己的社会生活组织在一起的方式,及其所涉及的种种权力关系。”5在伊格尔顿那里,文化显然被视为一种组织社会生活的形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文化参与整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其物质性肌理中弥漫着权力的踪迹,文化同权力的联姻意味着文化研究必然打上文化政治的深刻烙印。审美作为一种文化表意行为,在伊格尔顿那里同样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内涵。他认为,审美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审美就是意识形态的美学形式,艺术乃是意识形态的面孔。在 批评与意识形态 中,伊格尔顿指出:“由于种种原因,美学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意识形态工具:它观
10、点鲜明、直观且凝练,既能在本能、情感深层起作用,又能作用于最表层的感官,使自身与自发体验的原料以及语言和态度的本性缠绕在一起。”1在 审美意识形态 中,伊格尔顿分析了审美、身体与权力的关系,认为“审美只不过是政治之无意识的代名词,它只不过是社会和谐在我们的感觉上记录自己、在我们的情感里留下印记的方式而已。美只是凭借肉体实施的政治秩序,只是政治秩序刺激眼睛、激荡心灵的方式”。6将审美同葛兰西的领导权、马尔库塞所谓的“内化的压抑”和福柯的治理理论等融合起来,强调审美与意识形态的融合。审美以感性的方式促成权力在微观世界生成压抑性机制,以想象和象征等方式促成意识形态对文化主体的建构;同时,审美作为人类
11、社会的解放叙事,又通过感性直觉、陌生化、乌托邦冲动等打破意识形态所带来的封闭与固化,从而推动社会文化和人性结构朝着自由的方向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给予文化研究以批判性的政治革命功能,这种政治关切或所谓的“革命批评”内含着他们的共同文化理想,即通过文化政治推动共同文化的建设。伊格尔顿在 什么是共同文化 一文中指出,文化作为统摄经济生活的物质性载体与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表征乃是社会存在的一体两面,共同文化则成为文化领导权在对抗与接合的历史性进程中分娩的终极理想形态。在 文化的观念 中,伊格尔顿详细论述了他所理解的共同文化,他批判了艾略特的共同文化观念,即那种精英主义的文化等级制思想。艾略美学意
12、识形态与文化政治:重审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批评/李艳丰41社会科学家2023 年第 04 期特虽然承认精英文化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之间彼此提供养分,但“在威廉斯那里,一种文化只有在它是集体创造的时候才是共同的,而对于艾略特,一种文化即使当它是由特权阶层的少数人形成的时候也是共同的。威廉斯认为,共同文化是由其成员的集体实践不断再创造、再界定的,而不是其中少数人制定的价值观然后被许多人接受并被动体验的一种文化。由于这个原因,他更喜欢 共享文化(culture in common)这个术语”。2伊格尔顿反对艾略特精英主义的共同文化观,因为这种共同文化观隐含着阶级的不平等。威廉斯的共同文化概念凸显出激进
13、的社会主义文化变革思想,“它要求一种具有共同责任、在社会生活所有层面完全民主参与的伦理,包括物质生产和平等主义进入文化塑型的过程”。2在 后现代主义的幻象 中,伊格尔顿指出:“一个共同文化可以意味着一种共同享有的文化,或者一种共同创建的文化;如果说共产主义论者认为后者必然意味着前者,那么肯定是对他们的误解。因为事实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社会主义民主的机构,充分参与这一文化的建造,那么结果很可能是远比用一种共享的 世界观 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更多异质性的文化。”7总之,伊格尔顿抛弃了艾略特的精英主义文化观,更加倾向于社会主义的文化民主。二、走向政治批评:伊格尔顿文学理论的“政治”转向伊格尔顿在 二
14、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中宣称:“一切批评都是政治的”,强调文学批评的政治属性和政治效用。在伊格尔顿看来,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文学理论与政治信念和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就连“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也同样弥漫着意识形态的幽灵。在 审美意识形态 中,伊格尔顿从意识形态立场以及美学和政治的关系结构出发重新思考了美学的历史,认为任何美学理论都不过是特定时期意识形态的话语镜像。就此而论,文学理论并非单纯指向具体的文学现象,也不是纯粹的知识和理论,而是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生产,一切文学理论和美学批评都成为政治批评。当然,这里所谓的“政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宏大阶级政治与革命政治,而是文化
15、政治。在 批评的功能(1984)中,伊格尔顿指出:“当代批评家的作用是抵抗商品的主导地位,把象征与政治重新联系起来,通过话语和实践,把被压抑的需要、利益和欲望表现为文化形式,并且汇入集体的政治力量。”3在伊格尔顿看来,政治批评或意识形态批评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原创,而是文学批评从一开始就具有的非常明显的社会政治功能,是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文学批评是反对专制主义的特殊“公共领域”。理解伊格尔顿文学理论的政治倾向或文化政治诗学观念,首先需要厘清其对文学的看法。在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第一章“英国文学的兴起”中,伊格尔顿梳理了“文学”这一概念在英国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他敏锐地察觉到作为观念的“文学”
16、与作为事实的“文学”的差异性,“使一部作品成为 文学 的不是其虚构性18 世纪严重怀疑迅速兴起的小说的文学身份而是其是否符合某种 纯文学 标准”,换言之,“衡量什么是文学的标准完全取决于意识形态”。5伊格尔顿认为,“文学”一词的现代意义直到 19 世纪才真正出现,具体产生于 18 世纪资产阶级兴起之际。18 世纪以前的英国虽然已经存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但那时候的“文学作品”并不限于“创造性”或“想象性”作品。在 18 世纪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文学是包括一切书面文字的作品。从“浪漫时代”开始发生文学范畴的狭窄化,文学被缩小到所谓的“创造性”或“想象性”作品,而创造、想象、有机体、整体等概念随
17、后与某种形式的写作联系起来。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粗俗的功利主义迅速成为工业中层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资本化的社会结构最终将人的社会关系简化为市场交换,无利可图的艺术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与此同时,“浪漫主义者赋予 创造性想象 的特权绝不能仅仅被视为一种消极的逃避主义。相反,文学 现在成为有限几个保持着独立的被围之地:在这里,工业资本主义从英国社会表面上全面抹去的创造性价值可以受到赞美和肯定”。5所以,“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写作,它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和哲学含义,文学的“想象”本身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伊格尔顿由此得出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任何文学都是在一定的社
18、会历史背景中产生与发展的,并随着社会历史的改变而改变。伊格尔顿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强调文学的物质性内涵。所谓文学的物质性,指文学同物质层面的社会生产密切相关,文学的语言以及文学的意识形态结构都同物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 批评与意识形态 中,伊格尔顿指出:“批判的唯心主义的普遍形式往往抑制艺术生产的物质基础,但威廉斯没有受到这种不良影响,他正确地坚持了艺术作为 物质实践 的现实。”1受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影响,伊格尔顿分析了文学作为一种物质实践的过程。首先,他提出文学生产方式的概念,认为文学生产方式从属于一般生产方式,是一般生产方式的亚结构。文学生产方式同一般生产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作家
19、也是生产者,他通过对42意识形态素材的加工来生产文学文本。由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既有主导也有从属,所以文学生产方式也是如此,即主导的文学生产方式和从属的文学生产方式相互影响和并存。同物质生产不同,文学生产方式表现为意识形态的生产,是多重意识形态审美效应的接合。文学物质性内涵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文学语言的物质性以及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本身需要依附于具体的物质结构,比如出版社、书店等。“这些作品多重而复杂的情节、精心炮制的枝节内容和随意添加的插曲是生产者巧妙地延伸素材以满足这种形式的种种要求的结果。类似的影响还发生在印刷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页边被加宽、字体被增大,以达到预设的容量”。1“语言首先是
20、一种物理的、物质的现实,其本身就是物质生产力量的一部分”。1在 瓦尔特 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中,伊格尔顿再次谈到文学的物质性症候:“我们无法超逾话语的物质性,将自己返回到产生话语的幽灵般的思想中,因为那一思想早已印刻在意味的物质之中了”。8立足于唯物主义的思想地基,伊格尔顿倡导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物性诗学理论,将自己的文化政治诗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实践建基于唯物主义大厦之上。正是这种唯物主义立场,使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具有了超越话语唯心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意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体现在文学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文学形式本身也是意识形态的产物。针对阿诺德在维多利亚时代对诗的大力倡导,伊格尔顿认为,他并不是希望通过
21、文化改革来消灭阶级社会。恰恰相反,他要对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阶级力量进行意识形态的改组,从而更有效地收编无产阶级。因为资产阶级已取得了支配地位,它要求与此相适应的文化资源,以确立其文化领导权,但资产阶级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所以,阿诺德认为,资产阶级必须占有倒台了的贵族阶级传下来的文明化的美学遗产,用一种能够渗入群众中间的意识形态形式把自己装备起来。“诗”这种文学形式便成为阿诺德的选择:“诗的未来是远大的,因为最崇高的未来就在诗里,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这个民族将在诗里找到自己愈益坚实的栖身之地。”9诗的含义与其说是一种具体的文学实践,不如说是一般意识形态的运作模式,一种对现实矛盾进行意识形
22、态解决的美学方式。伊格尔顿甚至提出,在选取一种形式时,作家的选择已经在意识形态上受到限制,“他可以融合和改变文学传统中于他有用的形式,但是这些形式本身以及他对它们的改造是具有意识形态方面意义的”。10事实上,不仅是伊格尔顿,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都倡导“形式的意识形态”属性。詹姆逊就曾提出:“审美行为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而审美或叙事形式的生产将被看作是自身独立的意识形态行为,其功能就是为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发明想象的或形式的 解决办法。”11这种对文艺形式意识形态属性的强调,意味着作家选择什么样的审美形式和艺术技法,本身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伊格尔顿辩证思考了文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23、并在对这种关系的批判中发掘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伊格尔顿之所以重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是因为他将这种批评实践视为参与现实政治斗争的方式。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主义批评旨在理解意识形态即人们在各个时代借以体验他们的社会的观念、价值和感情,“某些观念、价值和感情,我们只能从文学中获得。理解意识形态就是更深刻地理解过去和现在;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的解放”。11理论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参与现实社会斗争的渠道,而最终目的是政治的自由和解放。作为来自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伊格尔顿的批评理论具有强烈的人文性、现实性与实践性特征,他通过文学理论研究来实现对现实的关怀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内在批判。在对具
24、体文学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的时候,他始终从历史维度出发探讨文学如何影响以及应怎样影响当代人们的生活,坚持对文学文本做文化政治意义的批评解读。三、伊格尔顿文学批评实践的文化政治倾向在伊格尔顿丰富的文化、文学和美学著述中,作家作品批评占相当比例。他娴熟地游走在理论与批评实践之间,把作品放在语言文化、美学传统与历史现实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解读。1971 年,年仅 28 岁的伊格尔顿发表 叶芝 1916 年复活节 里的历史和神话 一文,从诗的歧义、张力、反讽、隐喻和意象等方面出发展开文本细读批评。他出色地把理论与实证、逻辑分析与缜密的细读结合起来,深入剖析文本肌理中的裂缝和张力,挖掘隐藏在文本当中复杂的社会
25、关系、政治倾向、历史意识以及作者心理构成等意识形态,既超越了形式主义过于强调文艺形式的简单化批评路径,又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过于注重文学内容的社会学批评范式,为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批评以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批评范例,为马克思主义文美学意识形态与文化政治:重审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批评/李艳丰参阅詹姆 逊,王逢振,陈永国政治无意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6943社会科学家2023 年第 04 期学批评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本文结合其文学批评的典型案例,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其文学政治批评的理论范式与话语实践形态。伊格尔顿于 1978 创作 丁尼生:公主 和 悼念 中的政治和性征
26、 一文,此时伊格尔顿深受形式主义文论、结构主义诗学理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以及马歇雷“文本意识形态”离心结构理论的影响。在这篇论文中,伊格尔顿运用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对文本进行分析和阐释。“所谓症候阅读法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12也就是在阅读中穿透有形的文字,读出其中空白、沉默之处,从而呈现出文本内容的意识形态矛盾或隐秘的政治无意识。在伊格尔顿看来,十九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社会矛盾、诗人“丁尼生”的矛盾以及诗歌叙事本身的诸多矛盾关系,构成诗歌复杂多元的文本结构。公主 讲述的是一位“阴性”王子为吸引一位
27、“阳性”女子而男扮女装并对她扮演儿子和情人的角色的故事。“阴性”王子有一位雌雄同体的野蛮粗悍并顽固坚持性别歧视的父亲,这位“阴性”十足的王子有俄狄甫斯情结,他生活在父亲的阴影底下,但对母亲的形象心仪不已。性征不确定的王子常常陷入主体的虚幻镜像,他无法进入拉康所说的“阳性”的象征秩序之中。为克服这种象征界的无能,王子必须将自己人格中的“阴性”因素压抑下去,以凸显自己的男性菲勒斯霸权。而他采用的方法是男扮女装,通过既表达亦掩盖自己的潜在心理来加强他的男性特征。当然,这种男扮女装只是他实现目的的手段,并不能让王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对王子而言,只要在王子和公主间发生性征意识形态的根本转移,使“阳性
28、”女人“阴性化”,他就能获得征服女人的“阳性”力量,从而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男人。从这个意义上看,公主 中的“阳性”女子艾达其实是王子异化了的阳刚之气的对象化,是“理想的自我”,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想象的同一。但阅读诗歌可以看出,王子的“理想的自我”实际上是个女人,亦即当王子迎娶公主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阴性”特征与“阳性”的结合。伊格尔顿指出:“这首诗的意识形态目标就是要重建社会和性的生产所必需的性角色的 他性,从而 解决 颠覆社会的雌雄同体问题,同时实现有控制的性征转移和互补(权力和温情、知识和智慧等),这对于资产阶级国家的 人道化 和霸权的巩固都是十分必要的。”10在这里,文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文化
29、弥合功能,原本纷乱的象征秩序得到重新稳固,无法接受性别歧视的社会矛盾以诗的方式获得了审美化的解决。但伊格尔顿认为,问题只是得到了“想象性”的解决。从诗人的审美视域来看,王子的俄狄甫斯情结并没有得到解脱而是被象征性地转移了,王子并没有摆脱俄狄浦斯情结,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始终贯穿在诗歌的意识形态生产之中。作为在维多利亚意识形态生产中被边缘化的诗歌生产,成为主导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以及“阳刚之气”所排斥的“阴性”因素的储藏所。作为诗歌生产者的诗人“丁尼生”因为受到主导意识形态“阳性”话语的制约,创作的“阴性”诗歌文本看似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实际上却发挥着国家文学臣仆的意识形态功能。伊格尔顿评论道:“在
30、占有艾达时,丁尼生王子一并恢复了自己的意识形态能力、审美能力和性能力,诗歌的和阳性 的理想自我合为一体。公主 就是实现这种恢复的一个文本实践。”10伊格尔顿认为,公主 是一个带有强烈意识形态压迫的文本,这首诗以“阴性”样式塑造自身,但其中却是“阳性”声音占据统治地位,女性身上的“他性”特征只是为了支持“阳性”话语的统治地位才搭建起来。伊格尔顿不无打趣地说:“这首诗的题目起得不当:装出写 艾达 的样子,其实写的是 阳性 霸权问题。诗的题目(像所有的文学文本一样,题目是文本意义的一部分)与诗的实质不一致,这很有启发,至少表明存在着性别歧视问题的是这个文本,而不是我。”10另一篇是伊格尔顿发表于 1
31、982 年的批评文章 克拉莉莎被强暴。克拉莉莎 是 18 世纪理查逊创作的一部书信体小说,它讲述了一位心地善良、纯洁高尚的年轻女子克拉莉莎的故事。她生在一个暴戾的贵族家庭,父母为了谋取钱财企图把她嫁给一个她讨厌的男人,但在逃离家庭时,她中了拉夫莱斯的圈套,受尽欺骗和迫害,还被拉夫莱斯下了麻醉药并被强暴,加上哈洛威家族的道德压迫,克拉莉莎最终抑郁自杀。伊格尔顿重新审视这部被误读的小说,借鉴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并指责以往的批评家为了自身的意识形态目的而诋毁克拉莉莎。关于作家对克拉莉莎之死的描写,以往评论家大多认为这是一场死亡闹剧,但伊格尔顿认为,延长式的死亡“
32、表演”,“乃是深思熟虑后脱离父权和阶级社会的一种仪式,是对付那个世界的一个精心谋划的 心不在焉,力比多能量不再进行毫无结果的社会投入,转而关注她的自我。”克拉莉莎之死的重要意义恰恰在于它的公开性,正是那个社会把她逼上了死路,所以才更加要将这一切,哪怕细碎的环节都记录下来,作为对助长强暴事件的社会予以定罪的有力操控。克拉莉莎沉湎于自己与死亡的“想象”关系,拒绝与社会意识形态话语合流,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在那个有罪的社会里,唯有她的死亡,可以丝毫不受他人的操控。因此,伊格尔顿认为,哪怕是一位拥有高尚品德、对父权制44参考文献1(英)伊格尔顿,段吉方,穆宝清批评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212
33、60;41;78;9091;962(英)伊格尔顿,方杰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6;101;41;9899;993TERRY EAGLETON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M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8413;1234TERRY EAGLETONIdeology:An IntroductionM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175(英)伊格尔顿,伍晓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6;16;186(英)伊格尔顿,王杰审美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32
34、7(英)伊格尔顿,华明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88(英)伊格尔顿,郭国良瓦尔特 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939(英)伊格尔顿,马海良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9;146;149;156;165168;169;17010(英)伊格尔顿,文宝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0;311(美)詹姆逊,王逢振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詹姆逊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012(法)阿尔都塞,李其庆,冯文光读 资本论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1 责任编辑:阳玉平 校对编辑:唐韵
35、萌唯命是从、比任何人更加拥护资产阶级道德的女子,仍然逃脱不了男权政治的摧残。所以,所有对克拉莉莎的溢美之词都暴露出当时资产阶级社会制度的残忍与专制。克拉莉莎的死亡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全盘质疑:“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忠贞道德与资产阶级实践之间的断裂,不仅如此,那些忠贞道德本身就经受不住虚构形式的压力,纷纷破裂瓦解。”10伊格尔顿借鉴女权主义理论深入探究文本中隐含的“性别政治”,即男女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伊格尔顿首先关注的是克拉莉莎与安娜之间的通信记录,他认为,理查逊在其私人生活中是一位反对两性平等的人,但在文本中他受到了文学审美的约束,对其遵循的意识形态提出了质疑,“那些置妇女于从属地位的
36、价值观念受到了更具颠覆性的质询”。10克拉莉莎是坚守绝对真理和正义的典型,安娜却能精明地认识到所谓道德价值都是受到权力操控的,由此形成了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如果一个社会界说真理和正义的权力掌握在占据统治地位的父权家长们手上,妇女又如何能依靠这样的真理和正义?在文本中,克拉莉莎在遭遇生活的可怕变故后才发现,真理和正义的阐发很难脱离开限定它们的权力利益和社会关系。这种深刻的发现与认识,无疑把克拉莉莎推向了绝望的深渊,因为她意识到自己终身坚信的价值观念崩塌了,自己始终无法逃离男权社会的压迫与残害,只有死亡才能消解男权社会的控制。克拉莉莎 这个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文本意识形态乃是对男权统治性霸权与男权压迫
37、机制的抵抗、消解与颠覆。同理查逊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倾向相比,文本的这种意识形态表意逻辑恰恰解构成了美学的断裂。通过以上解读可以发现,伊格尔顿的症候式批评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政治批评。他既注重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分析,借助于英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阐释文学作品的美学意义,又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同文学形式批评辩证结合起来。他既从作家维度出发分析作者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以及这种倾向性所造成的意识形态冲突与美学断裂,又从历史的维度反思不同时期的批评家对小说的不同解读。正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和史学批评标准相结合的立场出发,伊格尔顿对克拉莉莎之死作出了新的理解。他认为,在理查逊的时代,作家会把不能实现的
38、东西寄期待于上帝(克拉莉莎最终在贵族忠贞道德的压迫下选择用死亡的方式寻求上帝的救赎)。而在今天,妇女解放运动已经到来,知识分子可以从女权主义运动的层面重新思考小说书写的主题。此外,伊格尔顿还从解构主义立场出发,提出 克拉莉莎 是一场话语混战,“在这场争夺意义的斗争中,在字里行间推敲和商讨微言大义的过程中,进行着阶级之间和性别之间的战斗”,“写作就是为了在权力斗争中争得一个小小的立足点”。10这种批评理念体现出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倾向,即在后现代社会,权力斗争已经溢出了阶级革命的单一模式,转而形成多元的革命策略与解放叙事。总之,在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实践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将文学批评视为历史化与事件化的文学行动,并借此实现对社会进行政治关切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想。通过文学审美的多棱镜,伊格尔顿得以窥探和刺破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寓言与象征结构,为社会发展以及自由解放的历史进程注入文化变革的潜能与活力。美学意识形态与文化政治:重审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批评/李艳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