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共同体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基于石家庄市的经验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6091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5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共同体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基于石家庄市的经验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克思共同体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基于石家庄市的经验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克思共同体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基于石家庄市的经验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并将社会治理提升到“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角度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对社会治理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基层工作的重心也倾向于社区治理。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治理,他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2127。社会工作作为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和职业,在社区治理领域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新时代、新

2、形势下,社会工作如何高质量参与社区治理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梳理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和问题,重新进行理论思考,为下一步实践方向提供实践指导。一、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及困境石家庄市从 2015 年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开始,社会工作服务一直扎根基层社区,笔者作为督导、评估专家等角色,亲历了石家庄市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石家庄市通过直接服务、孵化培育组织、搭建多元协调平台、链接资源等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然面临活动碎片化、主体积极性不高、多元协作平台未达预期效果等问题。(一)以服务促治理,但活动碎片化社会工作通过直接服务介入居民是参与社区治理的基本途径

3、。石家庄市社工以社区中的困弱群体为介入点,通过为困弱人群提供个别化的服务、小组活动、社区活动等全方面、多层次的方式服务社区居民,促进居民幸福感。但是在项目化运作中,社工将各项目指标作为服务的重点,过于关注项目指标,关注开展了多少个案小组社区活动,进行了多少场主题培训,孵化了多少组织,整合了多少资源,这就使得项目活动存在碎片化问题。以指标为导向的服务,让社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上理解项目,更不能理解社区治理。社会工作服务不是流水线产品,不能将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服务人为割裂为不同的活动,要从整体角度理解和设计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马克思共同体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基于

4、石家庄市的经验研究刘佩a,曹玮丽a,李红霞b(石家庄学院 a.法学院;b.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050035)摘要:社会工作参与石家庄市社区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活动碎片化、主体积极性不高、多元协作平台未达预期效果等。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指出,社区治理旨在构建真正的共同体,并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协调社区共同利益,最终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所以,社会工作要将社区治理的过程理解为构建真正共同体的过程,在社区治理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并完善基于社区共同利益的多元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关键词:马克思共同体视角;社会工作;社区治理中图分类号:G804.83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72(2023)04-0097-05收稿日期:2023-02-22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 三社联动 模式创新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HB19SH002)作者简介:刘佩(1983-),女,河北邢台人,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第 25 卷 第 4 期石家庄学院学报Vol.25,No.42023 年 7 月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Jul.2023(二)培育孵化组织,但主体积极性不高居民参与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孵化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是促进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石家庄市

6、社工积极培育文娱类、互助类、助他类、经济类社区社会组织。通过社区社会组织,让居民组织起来,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联动多方资源,促进社区问题的解决。但是居民主体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有待提升。居民参与的程度是有差异的,从最被动的参加活动到居民提意见、一起行动,再到居民独立行动。参与程度越高,越能体现居民主体性意识。社会工作在入驻每个社区和街道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使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但纵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发现居民的主体性意识并未完全激发出来,居民参与程度还不够高,真正能做到发动居民一起行动的社区,相对比较少。(三)搭建多元协调平台,但未达预期成效石家庄市社工积极搭建多元协调平台

7、,整合多方资源,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问题。面对与社区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召开社区代表会议、社区议事厅议事会等方式,充分调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大会、社区精英分子等的积极性,解决社区问题,为小区居民增权赋能。同时,社工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搭建社区内外资源服务社区的桥梁。社会工作坚持党建引领、以事聚资源、以资源促整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内外的志愿者、商家、公益慈善资源等,为社区服务。但是,多元协调的成效未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尚未建立长期、稳定的社区议事机制,还需要社工的持续推动;另一方面,不同主体资源之间的协作配合还不够默契,还未形成能够自动运转的协作机制,各种资源自成一体,容易

8、造成资源浪费,也不易做到精准服务。二、马克思共同体理论对社会治理的启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区域内的人民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党和政府开展社区建设的真正意图在于将社区营造成生活共同体,最终在生活共同体的紧密联结基础上形成社区治理的集体行动,即社区治理共同体。3因此,“社区治理共同体”成为化解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有效理念。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的渊源之一,因此,重新梳理马克思共同体理论对于社会治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社区治理内在要求: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在马克思的观念中,任何单个的人都不能脱离共同体而孤立生活,共同体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马克思将共同体分为三种:自

9、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人类经由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共同体被称为“自然共同体”。基于私有制、并列于市民社会之外而独立存在的被称为“虚幻共同体”4,这是以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个人自由只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存在,因此是虚幻的、冒充的共同体。马克思推崇的是“真正的共同体”,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结合的共同体,又被称为“自由人联合体”,只有个人才能占有自己的本质,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机会,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5215“真正的共同体”是物质极大丰富、生产力高度发达、没有阶级与剥削的“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建立实现人“自由个性”的“真正的共同

10、体”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消除异化状态,促进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形成彼此依存的关系,寻求整体性发展。6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国家和阶级将消亡,社会治理也会失去阶级和政治性质,而纯粹具有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自由人联合体”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主治理,每个人既是治理的主体,又是治理的客体,从而真正实现社会的自我治理,不仅社会治理的公平正义价值目标得到彰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得以实现。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本质统一。4由此看来,建立真正的共同体成为社区治理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每个人都能从异化状况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并建立相互依存的关系,

11、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实现社区的自我治理,进一步促进社区和个人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二)共同体根本目标: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共同体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并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自由人的联合才是根本目标。自由人联合体是体现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共同体,是具有发展、情感、责任等多重意义的共同体,是国家向社会复归的超政治共同体形式。7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克服人的异化、资本的异化以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8学术界一般认为,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划石家庄学院学报2023 年 7 月98分为三个发展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发展需要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

12、中寻求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即在劳动中发展自身创造力、推动人类自我实现。6此时,劳动真正成为发展自身的一种手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得到发展,更好地体现出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建立真正共同体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与发展是社会治理的最终价值目标,是马克思政治共同体思想与社会治理的最终旨归。6那么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呢?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公共伦理价值导向,引导共同体成员树立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8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专业化的实践使人们打开“自

13、我”封闭的藩篱,“逐渐把别人视为 我们 之一,而不是 他们”97。这就意味着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与核心,要将社会治理的力量复归到社会本身,人民群众主体能力的发挥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治理水平。1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是消除政治共同体虚幻性和抽象性、迈向“真正的共同体”的实践路径。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真正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承担者,是影响社会治理成效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治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是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治理,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治理。相信群众的智慧,相信群众的力量,打造多元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

14、念,既是社会治理的实践指向,也是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的目标要求,既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措施、推进民主法治的思想保障,也是消除政治共同体虚幻性与抽象性所造成的治理困境的路径指引。10(三)共同体逻辑起点:协调社区共同利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人的现实利益为思考的逻辑前提,所以共同体的逻辑起点是“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共同社会关系,要协调现实性利益关系,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转化不和谐因素形成治理合力。8利益关系协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协调目标而对利益主体之间、利益主体与对象之间关系进行自觉的且有意识的调整过程。通过利益的调整与重新分配,从而使利益关系达到均衡与和谐,化解利益矛盾。1

15、1社区的共同利益维系着共同体,社会治理主体之间存在共同利益是得以形成共同体的首要原因,并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共同体发展。因此在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到不同利益相关方需求的表层差异,更要站在社区的角度深入发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共同利益,求同存异,减少因表层利益冲突造成的不和谐因素。三、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实践的优化策略马克思共同体视角强调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在于构建真正的共同体,并强调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积极协调社区共同利益,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对于解决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马克思共同体视角反观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社区治

16、理策略。(一)社区治理是构建真正共同体的过程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要从社区整体角度去设计活动,将社区打造成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我为社区、社区为我”的共同体。不能割裂地看待项目指标,而单纯性地开展个案、小组或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的过程是建构真正共同体的过程。真正的共同体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真正共同体的基础是基于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和共同目标,所以社工就需要在繁杂的社区事务中寻求居民的共同利益、共同遵守的价值,并引导居民向共同目标努力。其次,每个居民既是治理的主体,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又是治理的客体,享受治理的成果,因此每个居民都应该成为社工关注的对象。再次,居民对社区具有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真正共同

17、体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要让社区成为交往的场域,促进居民之间的关系。最后,真正的共同体是一个以人的活动能力的丰富、需求的多样化和多样性、个性的独立化为己任的共同体活动,12148因此,社区要照顾到居民的共同需求和特殊需求,尤其是关注到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二)在社区治理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真正的共同体是实现个体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过来促进真正共同体的发展。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将“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目标。马克思所谓的自由发展是针对“劳动的不自由、人格的依附性、个性的模式性现象等提出来的”,而全面发展则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

18、中因劳动的异刘佩,曹玮丽,李红霞:马克思共同体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第 4 期99化而导致的人的身体部分及能力的畸形和全面发展状况,以及少数人的发展总是以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为前提和条件的不平等发展状况而提出的”13197-198。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商品化社会还依然存在来自资本和消费的异化等现象,使人的劳动实践受到资本和消费的蛊惑。在社区治理中,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满足居民的发展需要,当开展的活动能够真正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时,才能真正激发居民的主体性意识。第一,精准做好社区居民的需求调研,尤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的居民基本生存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有的居民需要提升生活质量以更好享受生

19、活,还有的居民有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要透过居民行为和语言的表象去分析背后的需求,并找到影响居民需求满足的障碍。第二,要从意识上认可“人的自由和发展”是社会工作的终极目标。引导居民克服资本的异化,摆脱消费社会的物化,使劳动真正成为发展自身的一种手段,能够体会到内在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挣钱的工具,进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思考自我、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一种能动的客观的活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在社区中最好的实践莫过于志愿服务。因此,通过居民在社区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让居民体会“心中有他人的快乐”

20、,体会到“劳动的意义”,这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劳动成为发展自身的一种手段,并为此不断自我晋升,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三)完善基于社区共同利益的多元协调机制社区中有不同的利益主体,例如居民、居委会、物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商家、社区社会组织等,他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从马克思共同体视角看,共同体的逻辑起点是“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共同社会关系。因此,虽然不同主体有相对不同的利益诉求,但存在社区“共同利益”,关键是要引导社区中不同主体发现并认同社区“共同利益”,并愿意为了共同利益而改变。社会工作要能够调动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积极构建多元协调机制,共同促进社区共同

21、利益的解决。第一,通过描绘“社区画像”,寻求社区共同利益的认同。引导社区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共同描述美好社区的明天,描绘出理想中的“社区画像”,并广泛征求广大居民的意见。“社区画像”并不局限于社区的硬件设施,更要突出社区的文化环境。通过描绘“社区画像”过程,使得社区不同利益主体对社区的未来产生共同认知,并共同为之努力,这是多元协作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可以积极探索中国化的发动居民的方法,同时,要积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可借鉴的思想和经验。当人人认同社区共同利益时,人们才会真正积极主动起来。第二,建立长期、稳定的社区议事平台。培育以社区内部居民为成员的草根型社区社会组织,让社区居民以组织化、规范化

22、的方式表达需求、参与社区治理。要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并熟知相关政策法规,在政策法律的框架内开展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协调者和资源整合者的角色,有效利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参与式决策等专业方法,真正使社区各主体能够在社区议事平台发挥协商的作用。在社区问题解决过程中,养成跟各主体协商的习惯,将参与权和决定权交给社区各主体,使他们之间形成“事事可协商、事事能协商”的沟通协作平台。四、结论与讨论纵观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经验,社会工作通过直接服务、孵化培育组织、搭建多元协调平台、链接资源等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在提升居民幸福、促进居民参与、协调根本利益、强化多元协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不过,社会工作

23、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活动碎片化、居民主体性不高、多元协调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成为制约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瓶颈问题。马克思共同体视角是我国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理论基础。通过重新梳理马克思共同体视角,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治理的理解。社会治理旨在构建真正的共同体,并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协调社区共同利益,通过多元协作最终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马克思共同体视角对于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就是促进“真正共同体”产生的过程,也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更是基于社区共同利益的多元协作的过程。“真正的共同体”,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

24、发展的共同体,是消除异化真正以人为本的共同体,是社区共同利益得以协调的共同体,是物质极大丰富且石家庄学院学报2023 年 7 月100资源充分整合的共同体。在真正共同体中,每个人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真正实现“我为社区,社区为我”的美好愿景。通过社区治理培育真正的共同体,通过真正的共同体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三者相互促进,互为一体。当然,更需要看到,真正共同体下的社区治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区内不同主体的积极参与,需要社会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治理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深化和完善治理实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以“人的自由和发展”为根本目标,协调多元利益,整合多元

25、资源,最终实现真正共同体下的社区治理。参考文献:1刘伟,翁俊芳.“社会治理共同体”话语的生成脉络与演化逻辑J.浙江学刊,2022,253(2):24-36.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李斌,王杰.政党整合社区:从生活共同体到治理共同体的社区建设进路J.广西社会科学,2022,320(2):121-129.4鞠彬彬,刘攀.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机理及构建路径J/OL.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7-05)2023-02-07.https:/doi.org/10.19898/ki.42-1704/C.202207

26、04.0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李增元,刘上上.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及内涵阐释J.行政论坛,2021,28(4):106-112.7李丽丽.马克思理想社会共同体思想的三个向度 J.广东社会科学,2020,205(5):86-92.8曾巧,周学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J.领导科学,2021,797(12):39-43.9 美理查德 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邵发军,范晨.马克思政治共同体思想中的社会治理理论与当代价值研究J.

27、社会主义研究,2022,264(4):56-63.11高健,秦龙.论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核心内容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426(10):38-43.12胡寅寅.走向“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致思逻辑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6.13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严谨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责任编辑程铁标)Strategies of Social Work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arx Community:Empirical Research B

28、ased on Shijiazhuang CityLIU Pei1,CAO Wei-li1,LI Hong-xia2(1.Law School;2.Library,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Abstract: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social work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Shijiazhuang city,ithas achieved certain achievements,but still has many p

29、roblems,such as fragmentation of activities,low subjectiveenthusiasm,not reaching the desired effect of multiple cooperation platfor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community,community governance should aim to build a real community,following the people-centered principle,coordinating the common intere

30、sts of the community,and ultimately promoting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people.Therefore,social work should interpret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as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realcommunity,promoting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 in community governance,and improvingthe diversifie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communities.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realcommunity be realized.Key words:perspective of Marx community;social work;community governance刘佩,曹玮丽,李红霞:马克思共同体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第 4 期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