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鸟梁实秋【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和文章脉络。 2品读文中的精彩语句,感受梁实秋散文的独特魅力。3体会作者爱鸟、爱自然的情怀,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由鸟及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教学重难点】1、品读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汉语的深厚功力。2、理解作者对鸟的“爱”和“悲”,由鸟及人、对社会中与鸟类似的某些人、某些现象的思考,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教学过程】一、 导入:诗经中有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说明中国人在很早之前就将鸟写进了诗歌当中。大家还能不能背诵一些其他关于鸟的古诗?(春杨花落尽子
2、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幅幅如此恬静悠闲的图画,都因为加入了鸟语而生动极致,画中流动着一脉淙淙如溪流的野趣,令人回味。的确,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的鸟儿总是啼啭在诗情与画意里,小鸟也从此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今天我们来认识的这位作家叫梁实秋,他可是一位能和鲁迅先生执笔论战的大文豪,他也同样爱鸟,但他的爱相比起那些文人来,似乎又有另外一种情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梁实秋鸟的世界,想想作者在表达爱鸟情感的同时,是否另有深意。二、结构梳理,整体感知1、默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我爱鸟。)作用:
3、统领全文,表明了作者爱鸟的情感。(2)作者围绕着对鸟的爱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原句+概括)【2段:笼中的鸟那羽翮不整,蜷伏不动失去自由(苦闷的爱)3段:爱清晨清脆嘹亮、圆润和谐的鸟鸣,及夜晚那一声急似一声的凄绝(声音)4段:爱鸟俊俏优美、玲珑饱满的外形5段:爱得单纯,不存任何幻想。6段:战栗抖擞、孤苦伶仃寒风中的鸟(悲苦的爱)7段:而现今,鸟的跳荡和悦鸣越来越少,偶见笼中鸟而不忍心看。】2、从刚刚概括的内容中,我们似乎发现作者对鸟的情感并不单一,思考作者对鸟的情感有几种: 【喜爱声音、外形、单纯不抱幻想(1、3、4、5) 苦闷、悲苦笼中鸟、风中鸟(2、6、7)】 三、双线并行,领悟内涵1、找出
4、作者对于鸟的三种情感后,我们能得出本文的情感线索吗?(明确:情感线索:苦闷喜爱悲苦 (引导学生体会苦闷和悲苦是两种不同的感情,苦闷更多的是怜悯,对笼中鸟虽饮啄无忧但失去自由的怜悯,寒风中濒死的鸟其悲苦的命运让作者感同身受,心觉悲苦。)由情感线索进一步得出相应的逻辑线索:自由之失生命之美本真之思)2、 而逻辑线索,正是这一文本的多重内涵。如何理解这三个内涵?请同学们自选一个角度,在文中寻找相应的内容,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明确:A、【自由之失和生命之美】文章开篇就写到胳膊上的鹰和笼子中的鸟,变成供人娱乐的玩物,失去自由的他们不再有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魅力。而文末再次提到“囚在笼里的鸟儿”呼应开头
5、,进一步强化对自由的呼唤,“令人触目”“我不忍看”。这样的鸟,因为不自由而苦闷,失去了作为鸟的本质(他们已经变为家禽),失去了自由生命的快乐和美丽。 B、而【本真之思】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重头戏,【提示学生:作者开篇就说“我爱鸟”,但前面写了爱鸟的形体声音后就可直接结束,最后一段结束全文就首尾圆合了,为什么不到此为止?为什么5段还写到文化概念与真实杜鹃的差别,6段写了带给人悲苦的冬天的鸟?这两段文字还有什么样的深意?与前面的爱矛盾吗?】 学生易答道:两种都是爱,并且是理性的爱,由浅入深的爱,前四节写了爱鸟的形体、声音等,是表面的浅层的爱;而后两节诉说对鸟儿悲苦的同情,更像是一种怜爱。 【补充
6、材料】材料一:梁实秋,作家、文学评论家、学者、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等。材料二:梁实秋自己嘴上常常挂着阿诺德的名言:“文学是沉静地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全体。”雅舍小品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材料三:他在新月文人圈里与徐志摩等人不甚相谐,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 (老师补充:这就是作者希望守护生命本真,少一些文化重担和道德重担。作者说:“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作者爱的是鸟的自然本真,无关人为附加的文化概念(典故传说等)甚至道德概念。比如“抓小鸡的雄鹰,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不会因为传统道德观念老
7、鹰抓小鸡就讨厌老鹰,老鹰也是一种本真的鸟,当他抓猎物时,这种生命与美就征服了作者。杜鹃同理,典故不管多么诗意,都不会影响作者感受它只是一只单纯的鸟。因此,而精神自由的同时,还要物质自足,第六段体现了作者作为诗人的细腻感觉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情跟鸟一样在寒风中漂泊无定、无家可归的人,贫苦人们连物质都不自足,就去追求精神自由,是本末倒置,满足了基本的需求,才能达到人生的本真。分析到这里,其实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不仅仅在写鸟,还在写人。这是一篇状物散文,状物散文最大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由鸟及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笼中鸟其实是被文化重担和道德
8、重担束缚的笼中人,风中鸟其实是一味追求精神自由、忽略物质需求和自足的风中人。)四、雕琢字句,品味语言 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鸟的喜爱。作者如此爱鸟,自然不吝于对鸟的笔墨,你看,他描绘的文字是多么优雅而美丽。请自由朗读课文三四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字词,说说你的理由?(修辞、句式、字词)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句子,并作赏析。个别句子可以让全班跟读体会。)【1、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连用两个不是,否定麻雀与乌鸦的叫声,突出作者所爱的鸟叫是清脆嘹亮的)2、 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比喻拟
9、人,鸟叫美妙动听,喜爱赞美。)3、 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有的有的句式,准确生动动词刻画鸟儿美妙的身躯)4、 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生动形象准确的用词,体现鸟美妙形体,身材堪称完美的绝代美女,无限欣赏和赞叹)5、 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刺字生动形象表达了看到鸟俊俏姿态那种强烈不能自已的喜悦)6、 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
10、。(比喻,生动形象写出鸟儿受惊后消逝的快速)7、 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动词细腻刻画白鹭形态,颜色点燃色彩丰富,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动静结合。)(总结梁实秋散文独特魅力:抓特征活灵活现、绘形象用词凝练、借典故巧化文言。)五、 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其中的鸟则是这类散文的典范。学完本文,我们看作者写笼中鸟的苦闷,绘广阔天地里鸟的欢乐,为囚在笼里的鸟而生悲,为自由自在的鸟而生喜,为风雪中丧失生命的小鸟而致哀,鸟的命运牵动着作者的心。而作者由“悲”鸟到“悲”人,希望守护生命本真,抛却文化与道德的外在束缚,这些都植根于作者那颗对向往自由、悲天悯人的心,一颗滚烫而跳跃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