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案例刘成军在物理教学与实践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教学进行有机整合的几个例子。、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尤其是低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媒体技术,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具有吸
2、引力。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处理,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事物的本质。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凸透镜的焦距由学生给定后,用鼠标拖动“物体”,计算机就按科学规律给出物体的像,其位置、大小、正倒、虚实都由机器正确地呈现出来。这种教学软件可以丰富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理解。对于中学实验室中不能完成的实验,这类软件的意义更为重要。将知识
3、的形成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看演示过程就明白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教学信息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能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则是被动地听和看,不便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在信息社会里,教师不再是学生的知识源泉,图书和各种信息网络才是学生的获取知识的宝库。因此课堂要适时转变,学生要变被动地接受
4、知识为主动的参与探究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媒体要从演示教具转变为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认知工具,让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对某个物理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这样的多向交流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进入信息化课堂,不仅增大了知识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营造了一种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氛围,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
5、者的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如:在联系实际的物理问题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课件,例如航天发射、大型船闸、蒙古包外的风力发电机、小山村的水磨、激光手术等深刻地理解了有关知识。从生活走进物理,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实现了个体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三、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
6、一方面可将各种教学信息如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图像等不同形式信息的编辑、控制、传递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组群式的同时传输和展示,这种集成式、立体式的信息传输方式,使课堂信息交流模式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维模式拓展到多维模式。另一方面,这种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信息传送方式,能提供对多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综合刺激,既强化了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和巩固,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密度和容量,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摄取知识,培养能力。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应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法在课堂内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及物理学的发展情况,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的
7、引入给教师提供了得心应手的教学空间。如我在设计和制作分子热运动 CAI课件时,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以大容量传递课程信息、立体式展示物理模型、组群式播放情景动画,把微观分子运动的相关知识或是分类或是组群式地展现给学生,既有文字介绍,又有声音解说,还有大量图片或视频图像来展示相关的物理情景,这样学生就对微观分子运动本质特性一目了然,教学重点、难点就可迎刃而解。由此看到,在信息化课程中,运用超媒体的显示文本的功能,既能快捷地传递和显示各种教学信息,又能逼真地创设物理模型和情景,可使深奥的物理现象、本质、特性、状态变得直观易懂,大大缩短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所挤出的时间就可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
8、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物理教学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物理知识结构的现状。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用来展示知识脉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结构。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几乎贯穿了物理学习的整个过程。以网络信息为核心的超媒体电脑技术,可以方便地把物理
9、仿真实验运用于课堂,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讲解了物理定律之后,马上运用电脑技术仿真演示相关实验,既加深了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又增加了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在讲解物理习题的同时,如果能用仿真实验技术相应配套地建立一个习题所描述的物理模型,以逼真的动画辅助物理教师的精辟解析,触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非比一般。在校园网络上引入仿真实验技术,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独立或相互协作完成课本的电学、力学、光学等有关物理问题的模拟实验。对于正在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仿真实验操作是一个理想的学习手段,学生亲自动手所获得的体验,可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认识更加深刻,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不再产生枯
10、燥,并对物理的奥妙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这样就会对物理学的兴趣油然而生。面对21世纪的素质教育,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已备受关注,课堂的仿真操作正是给了学生一个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在这里,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脉络清楚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时利用语言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要注意调节、完善学生的思维。从而展现教材中的物理知识结构的转移,即实现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五、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能够扩大师生的信息量,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如今,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大量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实现个性化教学,已有了充分的条件。网络时代就要求我们引导孩子们融进网络生活。我校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安装上了各种学科资源库,并开通了Internet网,在物理网站上学生可以查阅古今中外物理科学家的生平介绍,他们的故事和趣闻,中国和世界物理的发展史,课堂自学题和趣味题,课余时间的智力游戏、物理擂台及中外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题。在网络上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耕耘、涉猎,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掌握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