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间工艺田野调研方法及报告撰写.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5372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工艺田野调研方法及报告撰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间工艺田野调研方法及报告撰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间工艺田野调研方法及报告撰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0390民间工艺田野调研方法及报告撰写唐家路摘 要田野调研在民间工艺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不仅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同时也是民间工艺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依据民间工艺的性质及其形态特征,从民间工艺田野调研的准备与方案设计,田野调研关注的要点,调研访谈的类别、流程与方法,调研资料的整理及报告的撰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民间工艺规范合理的田野调研方法,以获取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形成有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研究报告,从而为民间工艺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关键词民间工艺;田野调研;访谈方法;调研报告众所周知,民间工艺研究仅仅依靠查阅文献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深入田野开展调研,才能对研

2、究对象有更加深入直观的了解,并获得真实可靠和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从而为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民间工艺的调研对象大多散落在民间,因而,田野调研就比文献研究“具有更广泛且直接贴近研究对象的意义”,它“为了解民艺的品类、功能、价值、传承以及文化现象和内涵起到最具真实性的参照,是研究民众文化及其与生产、生活相关民艺的现象学”1。搜集文献资料是民间工艺研究的基础之一,有些民间工艺课题研究需要将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材料相结合,而有些研究则完全依赖于田野调查材料来加以解决。所以,了解和掌握田野调查的方式方法,是民间工艺研究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田野调研作为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常用的研究

3、方法,在民间工艺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张道一先生认为,“调查研究是民艺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唯一途径,也是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2。随着民间工艺研究范围的扩大以及研究内容的深化,特别是民间工艺存续面临的紧迫性,使得民间工艺田野调研在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也显得十分重要。在工艺美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依据民间工艺的性质、特征、内容及现状等,探索行之有效的田野调查方法,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学会田野调研的基本方式方法,掌握田野调研的基本流程,获取书本和课堂上难以获得的鲜活的知识和资料,也可为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为民间工艺的现代转换与创新提供资料、借鉴和启示。民间工艺田野调研可从调研方案

4、、调研的实施、调研的访谈、撰写调研报告四个方面展开。1.民间工艺田野调研的准备与方案设计在开始民间工艺田野调研之前,首先要明确调研目的,即要对研究对象以及为完成研究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由此才能明确调研范围、调研对象和调研程序。调研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解决工艺美术领域的未知问题,有时是为研究者事先预设的理论观点寻求实证材料,有时是为了解民间工艺的相关知识和技艺等,调研的目的因事因人而异。田野调研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资料获取,但并不排斥与目的资料无关的信息发掘,有些资料信息看似与主题关系不大,但在调研的过程中有意外发现也许是其他课题的资料积累,同样具有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价值,它促使研究者不断发

5、现新的问题,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知识领域,以触类旁通的方式推动91研究继续深入。其次是确定调研对象并预设问题。调研对象可能是民间工艺历史、事件、人物,也可能是器物、技艺等,调查对象依据研究目的而确定。在调研工作之前,要做大量案头工作,对调研对象的基本资料要事先有一定了解,并确立调研主题和调研方向,然后根据大致调研方向进行相关问题的预设。问题预设既要关注民间工艺的材料、工艺、形式等,又要关注其自然背景、文化环境、生产生活、文化内涵、民风民俗等社会内容。根据预设问题确定调查思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带着问题去调研”。当然,预设问题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在前人研究成果与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

6、目的提出问题,预设的问题与研究对象和目的必须有内在逻辑的紧密关联,一个问题的提出是新问题提出的前提,问题的结论或许会引申出下一个问题。提前预设问题并非“先入为主”,而是以特定问题为参考做出的规划,预设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化,而是随着调研的深入、信息的获取而不断调适的动态过程。有的预设问题可能在调研中并不存在或没有得到解答,有的反而又延伸出更多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调研走向深入,而不是僵化思维的机械活动。然后是设计调研方案。设计调研方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大型课题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搜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调研计划要将调研对象、内容、方法、方式、步骤等详尽列出,便于调研工作顺利进行。

7、当然,预先设定的调研方案并非一成不变,田野调研是充满变数、动态的现场活动,那么调研方案就需要在调研过程中不断修正,使之更加充实和完善,由此才能使田野调研既切合实际,又符合课题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调研效率。调研方案的设计要富有逻辑和连贯性,依循观察、采访等方法尽可能地将调研中出现的问题置入调研方案中,并预测设计调研中出现的突发状况,以便于灵活处理,寻求备用方案。调研方案的制定可从以下方面展开。1.1 广泛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案头工作是田野调研的前提和基础,在田野调研实施之前,应查阅相关背景及文献资料,科学设计考察思路并进行问题预置。首先要通过对背景资料的搜集形成对调研对象的基本客观认识,从而能够

8、有效避免无准备考察的冒失。查阅文献资料的去处及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比如图书馆、读秀、知网、超星等数据库及网络学术资源平台,一些搜索引擎和新媒体等平台,地方志、文史资料汇编、政府部门及行业报告、年鉴、会议及研究文集等未收入网络资源的资料也是重要的查阅对象。作为民间工艺来说,网络平台不易查到资料也许恰恰说明调研的必要性和资料的原创性。民间工艺调研背景资料的查阅可从以下内容着手:(1)自然生态特征查阅。自然环境是孕育生命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平衡是自然生态健康发展的保证,也影响着文化特征的形成。因此,对民间工艺所在地自然生态特征的了解,能够有效把握地域文化形成的自然基础和整体形态。自然生态特征包括

9、地理地貌、气候类型、降水量、日照量、土壤类型、水文特征、农业生产、地表植被等信息都可被列为简要的资料考察范围。更确切地说,民间工艺的自然材料选择、价值功能、技艺特征,特别是民间工艺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关系,使得自然生态特征必然地与民间工艺建立必然的联系,因而,那些与民间工艺有关的自然生态特征都可列为查阅和调研的对象。(2)文化生态特征查阅。文化生态比自然生态更为直接地影响着文化的生成及发展。民间工艺作为某一区域内民众表述内心情感、反映群体活动的重要方式,是与整体文化生态特征相一致的。要想了解民间工艺的内涵意蕴,就离不开对其文化生态环境的关注,其中包括文化历史沿革、民族、语言、信仰、民俗习惯、名人典

10、故、神话传说、民风民情、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特色工艺技巧等内容,另外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制度、家庭组织形式、村落模式等也是背景资料的有效补充。(3)调研对象的直接资料查阅。前述内容必须与调研对象有某种关联才有必要进行查阅或调研,而并非泛泛而全面的关注。对调研对象的资料查阅及调研应以“民间工艺”为核心,同时关注艺人、产品、历史、现状等多重维度。因而,对民间工艺本身直接资料的查阅仍是主体。通过对过往民间工艺研究成果的梳理,对民间工艺的源起、演化、工艺流程、材料技巧、造型特征、造物思想等文化内涵做基本的辨识,对民间工艺的传承谱系、传承方式、传承现状、传承人、经营方式、经营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

11、23/0392况等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这仍是资料查阅的重点。同时,进一步掌握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并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为田野调研的实施提供方向指引。当然,由于调研对象的差异,这些资料的查阅不见得是顺利的,如果这些方面资料缺乏,也正说明调研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上述这些方面也正是调研工作要关注的要点。1.2 调研的后勤准备后勤筹备是田野调研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后勤事项可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调研时间。民间工艺有家庭主业、副业之分,有的是常年制作,有的则是农闲时的季节性生产。通常来说,在生产期间去调研最为理想,一是可以进入民间工艺的现场环境,二是便于了解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以及生产

12、、销售、组织等多方面内容。如果在非生产时间去调研,则不易全面、完整、准确地了解该民间工艺。(2)准备调研设备。摄像机、照相机、无人机、补光灯、录音笔、便携式麦克风、电脑等设备,以及笔记本、测量工具等,根据调研对象、调研目的及调研任务的大小,准备相关的设备和工具,是全面收集资料、圆满完成调研任务的物质保障。(3)规划调研行程。约定好调研时间后规划调研行程及相关后勤保障,诸如交通工具、天气、食宿、后勤物资等,从而保障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1.3 合理分工与记录安排 为了对调查对象有更全面和深入细致的认识,调研工作也可以由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合作完成。根据调研团队成员各自的特长,进行合理的人力分工和工

13、作安排可以有效提高调研效率。调研工作一般分问询访谈、文本记录、影像记录、测量绘图、其他辅助等分工。每项分工都有独立的价值,缺一不可,因而要根据分工安排不同的工作人员。如问询访谈可集中 12 人,其他成员根据调查也可进行随时提醒或补充新问题,切忌一哄而上、七嘴八舌。现代录音、录像设备有助于记录工作的便利和客观,若设备条件不允许,也可安排多人分头进行,如访谈对象为多人,每位成员可自行分配制定人员访谈记录,最后再整合即可。1.4 拟定调研提纲调研提纲要遵循调研的流程、节奏及内容,可从调研背景、调研概况、采访提纲等部分着手拟定。(1)调研背景。主要说明调研缘由、调研目的、调研意义等背景内容。(2)调研

14、概况。主要说明调研对象、调研方式、调研内容、调研人员分工、行程安排与路线规划、后续工作计划等大体内容。其中还可按照调研的不同方向和具体内容、调研手段等,详细罗列不同的内容。如:影像记录,要确定影像记录的内容、方式,影像记录人员的分工,影像记录的重点等。(3)采访提纲。主要是把预想的问题罗列出来,按由浅入深、由外而内、循序渐进的方式设计问题,组织问题框架。专业问题要根据前期查阅资料的情况加以设计,比如民间工艺的源流与演变、师承关系、拜师学艺经历、自立门户、工艺作品、工艺流程、行规禁忌等,并注重问题的衔接。2.民间工艺田野调研的关注要点2.1 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关注上文提及,在搜集相关背景资料时,要

15、从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直接对象等三个层面进行考察。在民间工艺的田野调研中,手工艺通常以艺术化的形式而引人注意,因而,艺术类院校师生因为职业特性与思维的惯性,往往更关注艺术符号、形象特征及艺术内容,容易局限于对民间工艺艺术特征的考察。民间工艺不仅以艺术形态被认知,而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生活特征、生产方式、组织经营等内在规律。因而,随着不同学科的相互交融、借鉴与启示,民间工艺整体研究不断深化,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和更深层次的文化分析、解读,使民间工艺研究更趋多元和更为丰富。在田野调研过程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观察自然环境,留意民间工艺所在的村落布局,民间艺人的家庭布局、陈设及环境等。民间工艺作为

16、生活化的艺术,自然环境、文化空间,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是考察的重要内容,其中有些内容甚至是民间工艺生存的决定性因素。2.2 调研者的角色转换与自我定位在田野调研中,调查研究者一定要注意角色转换与自我定位,在面对特定环境和特定调研对象时,采用何种姿态来审视和平衡主客体关系,影响着调研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展开。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是相对独立区分的主93体与客体,他们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职业差异、知识结构、认知范围、情感观念等,决定了他们置于同一环境中的身份差异,甚至在一定情况下二者是对立的矛盾双方。调研过程中过于直白的切入会打破受访对象的自由表述与情感宣泄,以致无法获得最真实自然的信息。如果采用远距

17、离的绝对观察,揣测并自我解释研究对象的内涵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考察对象的自我完整,但因考察未进入对象内部而只能停留在表层解释。因此,在主客体关系中认识调研者的角色转换与自我定位尤为重要。为了得到最真实的信息,调研者通常要融入社会群体内部来了解事实真相,其角色也就转换为与调研对象相融合的形式,在此,我们暂且称为“跳进”。钟敬文先生称之为“参与法”,即为了提高资料的可靠程度,调查者要“深入到被调查的群众之中,与之共同生活,从生活方式的参与,进而到文化心理、民族意识的参与”3。“跳进”的形式虽然能从内部形态结构上了解调研对象的内在精神与行为方式,但如果仅仅以融入的角色来体验调研对象的行为,那

18、么获得的资料可能只停留在采集、描述的现象阶段,难以从深层的思维形态去解释某些独立的现象。因此,在“跳进”之后,还要及时“跳出”,以客观的思维态度来审视所面对的现象、获得的信息,以特定的情境来解释所见的现象,只有在不断的“跳进”与“跳出”的循环往复中才能无限接近客观真实,发掘诸多当事人熟悉却又未曾察觉到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要明确调研主体与考察对象是独立区分的群体,考察对象是田野调研的核心,调研的目的是在资料获取的基础上进行资料的重新阐释。既要从受访者的角度体验对象的行为,直观地进行现象描述,也要从学理研究的角度,以深层次的理性思维去解释某些文化事象。2.3 信息记录及样本提取信息记录不同于对调

19、研资料和内容的分析,是对调研对象所言及调研所见内容的真实记录,应坚持客观和完整详细的原则,不随意删减或跳过某些自认为无效的信息,不掺杂个人主观认识或见解,保留获取资料的原貌。同时,注意保存俗语或方言俚语的地域和文化特色,特别是一些口诀、行话,并注解它们与普通话之间的释义。有些调研对象不说普通话,中间人的正确解释和转述就很重要。另外,对于调研对象做出的不同解释,记录者不能以主观意志更改,而应保存资料的原生状态。若有疑问可加以标注,并继续询问或在资料整理阶段加以解释。民间工艺田野调研不同于其他非物质形态的民间文化调研,其间更应注重对实物样本的提取和关注。民间工艺大都以物化形态呈现,因此,对实物样本

20、的采集提取既可以为研究提供实物依据,又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佐证。尤其是在民间工艺研究中,对样本的采集既是研究材料的搜集,又一定程度上是对民间工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实证。显然,民间工艺品是调研采集的主体,其他诸如制作工具、加工材料、设备、模型、样品,书面文献,如画谱、画稿及各类手稿(信件、日记、心得、艺诀)、家谱、族谱等,挂像与牌位(祖师爷神像)、相关出版物(著作、论文、报纸、影像)等,只要能够反映民间工艺相关内容和状况的资料,都可纳入样本提取的范围。当然,实物样本的收集和提取不见得是实物的收藏,根据情况采取影像留存、留档、复制等方式提取是最简便的方式。3.民间工艺田野调研的访谈访谈是田野调研的重要方

21、式和环节,因其重要性故单独罗列。众所周知,访谈是通过与特定对象的直接或间接语言交流,来达到信息获取的最有效的手段,这类口述资料显示出独特的客观性与证据价值。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科学研究中,访谈是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民间工艺调研中,不仅要面对纷繁多样的民间工艺品,更要深入接触民间工艺的创作主体民间艺人,他们身上承载着民间工艺的历史、文化、技艺及各种观念。通过与民间艺人的直接交流与访谈,既可以得到最为直接的信息,也能够搜集到研究对象的非语言行为资料及其产生这些资料的具体情境,并辨别研究对象的各种微妙反应及问题真实性的判断,同时又能得到信息的及时反馈。因此,访谈相较于调

22、查问卷、概率抽样、实验法等调研方式更为直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03943.1 访谈方式的类别根据社科研究的普遍规律,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与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结构式访谈是指事先主观设定访谈情境与过程设计,在访谈实施过程中按既定结构的问卷形式或提问纲要进行。其中对访谈对象的限定选择、问题设置、提问顺序等实施内容都有规范的要求。这种方式得到的资料往往较为规整、独立,具有标准化特征,因此,结构式访谈也被称为标准化访谈。如在民间工艺访谈过程中,事先规划了具体问题及提问顺序,访谈者就按照既定的问题展开问询,受访者以直接回答核心问题

23、为主,也可有自主性发挥或表达。非结构式访谈则不必事先确定统一标准的问卷或提问纲要,不限定具体的提问内容,而是在某一大问题背景下与受访者展开的自由、宽松、开放的交流过程。问题可以预设,但更多的是依据双方的互动情况而现场提出,这样的方式能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受访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对待,而且容易得到意外资料。但非结构式访谈对访谈者有更高的素质要求,从知识结构、沟通能力、访谈控制、应变能力等方面都要有全面整体的把控。在民间工艺调研现场,非结构式访谈是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环境当中,面对不可预见的人或事,就要随机应变。另外,这两种访谈方式也可以根据受访者的情况而定,如果

24、受访者健谈,善于表达,就一个话题可以拓展延伸,那么宜采用非结构式访谈。如果受访者不善表达,采用结构式访谈,更易达到目的。个别访谈是指与单个受访者直面单独交谈的访谈形式。随着时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非直面访谈也成为重要的访谈方式。个别访谈既可以是结构式访谈,也可以是非结构式访谈。在民间工艺的乡野调研中,受访对象往往为民间艺人,有时受传承观念与地域文化特征、民俗心理等的影响,受访者对核心技艺或行业禁忌有警惕戒备心理,因此个别访谈与私密访谈是更为适用的访谈形式,这种访谈也更关乎伦理规范、知识产权等内容,调研中是不可忽视的。集体访谈是指采用座谈会或集体问答的方式同时与多名受访者展开

25、交流互动的访谈形式。民间工艺常常不是纯个性化的、封闭的、孤例的存在,在某些具有地域普遍性存在的民间工艺事项中,民间艺人对其工艺并无刻意保留或保密,在这种情境下可采用集体访谈的形式。相对于个别访谈双方单一互动的关系,集体访谈既是访问者与多个受访者相互沟通交流的访谈关系,同时,受访者内部成员对同一问题所引发的不同见解也会引起受访者集体内部的互动交流,即集体访谈的过程是访谈双方的双重互动关系。当然,集体访谈对控制访谈进程和局面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除了上述常见的访谈方式,重访在民间工艺调研中也有广泛的应用。重访法也称跟踪法,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展开持续、长久的访谈调查。重访的对象可以是特定的受访人员(可

26、以了解受访者随着时间推移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态度),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民间工艺品类。总之,访谈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在完成一项民间工艺调研中往往需要运用多种访谈方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民间工艺调研中的访谈对象并不见得都是民间艺人,某一领域研究专家、学者或者民间工艺的经历者、接受者,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员均可作为访谈对象。在面对不同文化知识背景与社会认知能力的对象时,访谈者要针对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访谈形式,设计访谈思路。3.2 访谈的流程访谈进行的过程可从访谈准备、访谈进入、访谈进行、访谈结束四部分入手。访谈准备。要综合考虑访谈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礼俗等因素,以及受访对象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与社会

27、关系、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内容。面对访谈对象,首先要建立二者的稳定关系,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以角色的转换和融入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拉近双方的情感距离,语言、行为举止等都要以适应调研对象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文化差异为主,通过适当引导,共建良好的访谈环境。另外,还应注重自身的精神状态与形象,并提前准备好访谈框架思路与假设问题等,做好心理建设,准备必需的访谈设备及其他辅助工具。访谈进入。访谈者要表明身份、来历、目的,以和善的沟通方式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取对方95的信任,消除对方的顾虑。同时,最好以符合受访人地域民俗生活习惯的问候方式或生活话题,与受访者做平和亲近的基本沟通,尽可能调动受访者

28、的积极参与心态,为正式访谈奠定基础。在访谈的开始,随意、轻松的话题,如天气、村落环境、农业生产、家长里短等,可以舒缓调研现场的氛围和压力,建立采访者与受访者的互信合作关系,之后再步步深入,进入专业领域问题的采访。访谈进行。此阶段是整个访谈过程的核心环节,如何与调研对象交流互动,如何避免交流中的矛盾及语言障碍,如何让访谈对象主动讲述,访谈进入僵局如何处理,克服诸如此类的问题,掌握恰当的访谈技巧和行为方式将直接决定着访谈的成败。在访谈过程中,要通过问题的引导以及转换来控制交流的进程和节奏,要将专业问题与生活聊天相结合,提问要有启发性和引导性,但并非往自己想要的答案和结论上诱导。访谈时最好以简单问题

29、入手,以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逐渐引导访谈深入,并在适当的机会插话或转换问题。在提问过程中不能直接以专业用语或生涩的语言来表述,而是尽可能地转化为根据调研对象知识能力所理解的语言,要慎用被访谈人知识以外的专业术语,如“造型”“构图”等。对于受访者过于放松或者无边际的陈述要及时地平和引导和纠正。对于访谈中含糊不清或前后矛盾的回答,出现的疑问、未深入的问题,难言的问题或抗拒的行为时要及时规避,再寻找恰当的时机提问,切忌急于追根求源、步步紧逼,以免引起受访者的抵触心理。有些不见得要获得明确答案,受访者很可能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敷衍了事,得到的结论就不一定是正确的。提问时切勿带着答案发问,要让受访者说出“是

30、什么”,而不是回答“是不是”,应避免让受访者从问题里选择答案,有时即使采访者心知肚明,也要充满疑问,不能先入为主或喧宾夺主。除了访谈技巧,外在形象、语言谈吐、行为动作等细节也会影响访谈的进行。访谈结束。当访谈目的达到或访谈双方显露疲惫时,访谈即可中止,后续根据所得资料信息决定是否再次访谈或结束访谈,或者让他人补充进来。当获得充足的信息资料,但受访者仍兴致高昂,访谈者就要耐心、平静地等待恰当的时机插话转移话题,切勿直接打断。在访谈结束时应表示感谢并礼貌告别,保持与受访者建立的合作关系,为后续再次访谈或研究提供有效帮助。4.调研资料整理及撰写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是对考察过程与调研资料成果的呈现,它将零

31、散混乱的信息通过学术整合变成具有说服力的论点论据。在调研报告中,根据内容需要既要保留原始资料特征又要在理论高度的视角给予分析综合。民间工艺的田野调查报告是记录、描述民间工艺调查材料和分析结果的一手文献,从调查对象来看也可以是事物、事实的调研报告和为相关课题的调研报告。事物、事实的调研报告是对有学术价值的事物做实际调查写出的报告,既要如实地描述事物、记录事实,即文字语言要细致、准确地描述民间工艺事物的原貌,必要时借助图形图像甚至音像来如实反映,还要对调研事物做出科学分析,说明它的科学价值与意义。客观如实地记录事实比描述事物要复杂。事物是客观存在,一般说来,能认真观察、忠实记录就可以。而调查事实,

32、仅仅依靠观察是不够的,利用各种调查方法深入了解之后,才能弄清事实的真相。那么,在大量了解事实材料之后,如何表述就十分重要。搜集到的材料可能是繁杂、散乱的,必须经过取舍,从中选取反映事实的本质材料才能写到报告中。调研报告有必要简要说明调研目的、对象,调研时间和调研工作过程及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详细报告民间工艺调查的完整内容,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结尾部分要做科学分析,阐明调研成果的价值与意义。调研报告,是就某一研究课题或问题做实际调研写出的报告。调研获取的资料,要经过分析、梳理、归纳,综合整理后,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甚至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所以,就民间工艺调研报告来说,就是对民间工艺领域的学术

33、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就需要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民间工艺调研报告可以从如下过程和基本内容展开。4.1 及时整理调研资料在结束民间工艺调查后应及时进行资料整理。许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0396未曾关注的信息经过沉淀后可能会引发新的思路,但拖延过久、脱离考察环境和氛围,某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极易遗忘。在撰写报告前,要对调查的笔记、录音、摄影、摄像、绘图、实物、谈话等资料内容备份,并加以整理,将音频、影像等视觉资料化为文字文本。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原始性和真实性,不能主观删减或改动,对于疑点要标注。同时,根据内容结构将资料做基本的归类划分。如民间工艺的选材、制作工艺流程、形态样式、传

34、承传播、消费经营等分块展现,对同一问题得到的不同信息也要仔细罗列,不要轻易删减。4.2 资料解读与分析研究要根据研究内容进行资料分析与解释,将获取的资料转化为问题说明的依据,从思想认识和理论高度审视资料。如对调查中得到的某项民间工艺流程、形态特征、审美趣味、情感观念等内容,有必要从技艺特点、造型规律、造物思想、价值观念等深层次问题对资料进行深度解读,从个案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从表象认识本质,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也就是说,对调查内容要从描述“是什么”转向解答“为什么”,而不仅仅局限于对资料的客观整理描述,而是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比对,发现民间工艺深层次的问题,用理论思维去解释生活现象、文

35、化内涵和艺术规律,由外而内、由表及里,才能得出有效结论。4.3 形成调研报告经过上述过程可以着手撰写调研报告。由于调研对象、内容、方法的不同,调研报告撰写的形式与内容也是多样的。民间工艺调研报告的构成,如果处理的是较小的课题,可以按照前言、调研的内容、结语的三部式来写。如果处理的是一个较大的课题,内容复杂,项目多,就要更加条理、科学地加以表述,可以考虑设绪论、方法、调研结果、讨论、结论、建议、参考文献等项目来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撰写,可分标题、引言、主体、结尾四部分。标题即研究内容与研究主题、方向,引言要对调查目的、时间、地点、人物、调研概况、流程等基本内容加以简述,同时,包括调研结果概况

36、、总体评价等信息。主体部分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内容,可分基础资料与研究资料两部分。基础资料即调查所得信息整理、归类分析的呈现,结论即经过调查、研究后得出的认识、思考结论。结尾部分可从整体上对整个考察过程做全面的分析与思考。同时,对资料阶段的图片、图标、采访记录等内容可以以附录的形式附于正文之后,以供研究者及阅读者查阅比对。结语田野调研是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民间工艺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了解和掌握民间工艺田野调研的基本方法,不仅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调研报告撰写和民间工艺理论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对调研主体知识、能力和相关素

37、质的要求、准备和训练也具有建构价值。另外,就民间工艺,乃至工艺美术、设计学和民间文化研究来看,走出书斋和科研院所,对了解民间工艺乃至民间文化的生存现状,感受民间文化的鲜活与生命力,认识文化艺术的传承传播及其现实意义,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民间工艺及其文化的变迁,田野调研除了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和探讨,只有深入乡村田野不断实践,才能获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设计学学科民间工艺美术的田野调研规范及方法(编号:SDYJG19208)”,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民间传统技艺口诀收集整理及其工艺思想研究(编号:19BG29)”的阶段性成果。注释:1 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 年,第 13 页。2 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年,第 29 页。3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第 372 页。唐家路 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