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0—41页例3、例4、例5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是第三单元中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对角有一些认识即可,重点是对直角有些感性的认识,所以教材通过例3、例4,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认识直角,再通过找、比、折、画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充分感受直角的特征。再掌握直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习锐角和钝角,理解这三种角的特征,并加以区分,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会辨认、判断这三种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概念和特征,建立三种角的表象,并能在生活中找出角,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采用观察比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通过折、比、画等活动加深对直角的认识,能在物体的表面找出这三种角。
教学难点:能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了解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突破重难点设想: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角的知识,教学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感知角及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角,建立直角的概念,掌握判断直角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角、三角板、圆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境激疑----复习角的知识
(一)复习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老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出示一个角)还记得角各部分的名称吗?
边
顶点
边
2、说一说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角?为什么?
3、想一想,我们还学了角的哪些知识,谁来说一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师用课件演示边延长图,活动角示范角大小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来同学们学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比一比,请仔细观察,这是什么?(数学书)这书面上还藏着你们认识的这位朋友呢,它在哪里,谁能把它找出来,请学生指一指,教师在图片上标出角的符号并闪烁。
2、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角的世界,继续认识角。板书:角
二、互动解疑----探究三种角
(一)、认识直角
1、找直角老师:你们的书面上有这位朋友吗?拿数学书摸一摸,指一指。
学生口答
说一说
认真看图
想一想
汇报交流
思考、回答
看图演示
复习知识
认真观察、思考
找一找
明确目标
摸一摸
指一指
让学生回顾角的知识,掌握角的特征和角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这些图形,让孩子判断是否是角,并说明理由,让孩子正确建立角的概念,强调角的边必须是直的线。
让学生积极思维,回忆知识,并通过教师的演示,掌握角大小变化的关系,为进行新课教学做铺垫。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2、看图,这些图形中有角吗?这些角与我们书面上的角一样吗?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强调比的时候要顶点对顶点,一条边贴着一条边,再看另一条边)发现什么?(数学书大图小,但角重合,一样大。)
3、在我们教室里哪些地方也有这样的角,先同桌商量,再拿着书本去找一找,比一比。此时,听着音乐离开座位去找要比的角。
有的学生与桌面上的角比,有的与练习本的封面上的角比,有的与黑板面上的角比,还有的与墙纸图案上的角比……
4、同学们都比了吗,谁能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用书面上的角与墙纸图案上的角比,发现它们一样大……
5、小结:这些角的大小一样,都相等,这样的角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直角。(板书,带读:直角 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6、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直角,你能想一想,说一说吗?还有谁也找到直角了?看来同学们找到的还真不少,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小组商量一下,看看那组的办法好。
7、汇报,讲解验证的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看另一边是否也重合。
8、
8888、
9、折、画直角:大家认识了直角,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直角,怎么做呢?
(1)、可以折:拿起圆片,试一试,折一折。
(2)、可以画(三角板是最好的工具):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画一条直线,把三角板直角中的一边和它重合,倚着它再画一条线,瞧,直角出来了。画好后不要忘了加直角符号。
(3)、你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9、小结:我们学习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生活中用处很多,只要大家注意就一定会发现它。
(二)、认识钝角和锐角
1、用活动角演示角的大小,这个是直角,除了它以外,在角的家族里,还有两个兄弟,它们各有各的本领,谁都不能少,它们是谁呢?
(1)、看红旗,先找出两个直角,观察两个锐角,教师用三角尺直角示范比较一个,引出锐角,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得到这个比直角小的角,我们叫它锐角。(板书带读: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2)、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比较另一个角,得出比直角大的角,它的名字叫作钝角。(板书带读: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2、怎样画出锐角和钝角呢?
方法:用三角板画一个顶点,从顶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顶点一边与三角板对齐,看另一边,重合是直角,如这条边在三角板外,则角大是钝角,若在三角板内,则角小是锐角。
3、观察红领巾,快速说出上面有两个锐角,一个钝角。
4、小组合作游戏:一人摆一个角,其他同学回答是什么角?
三、启思导疑——区分三种角
1、怎样区分这三种角?你能说一说吗?
(1)、学生介绍对角的认识。
(2)、师用活动角边演示边说:①我是直角,长得不胖不瘦,要找我一点也不难,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如果不差分毫,那就是我直角了。
②大家好,我是钝角,比直角大。
③嗨,我比直角小,我是锐角。
观察、思考、比较
掌握比的方法
同桌商量
找一找
比一比
汇报交流
专心听
读一读,记一记
小组讨论
汇报想法
感知直角
进一步了解直角
比一比
找一找
想一想
说一说
折一折
看、听、记
画一画
认真观察
仔细听
看师演示
观察思考,比一比。
认识锐角和钝角
比较三种角
判断,说一说。
摆角。
说一说
区分三种角
角是一个平面的图形,角的概念的引入和建立是从现实的生活空间出发,从学生周围的实物出发,从物体上剥离出平面上的直角,在学生初步获得直角的表象后,再回到生活中找出更多的直角,建立直角的概念。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直角,进一步巩固直角的概念,认识直角的特征,建立直角的表象。
让学生冲充分认识直角后,在此基础上,学习锐角和钝角,认识锐角和钝角的特征,掌握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并于直角相区别。
通过观察比较,熟练地认识三种角的特征,能够快速地判断角。
让学生说说对于角的认识,熟练掌握这三种角的特征,并加以区分
四、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2、
3、44页第11题。
五、总结评价
1、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小结:是啊,正因为锐角、直角和钝
角各有所长,才创造出这样美妙的世界!美好的人间处处充满数学,更少不了我们的朋友锐角、直角和钝角,这些角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学们只要平时留心观察,就会方法它。
找角
独立思考
完成练习
交流做法
找一找,标出各种角的名称。
画一画,说一说。
回顾小结
汇报收获
自我评价
课后延伸
通过让学生找角,画角等简单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板书设计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所有的直角一样大。(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画。)
锐角:比直角小
钝角:比直角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