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52843 上传时间:2024-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尝试与猜测活动之一。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在“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鸡兔同笼”的现象几乎是找不到的,没见过有人把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即使放在一个笼子里又有谁会去数他们的脚呢?直接数头不就行了?那么是不是说“鸡兔同笼”是一个完全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显然不是,“鸡兔同笼”问题,实际是作为一种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趣题,主要是构建一种数学模型,让我们通过寻找鸡兔腿数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有效的手段来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教材编排上主要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 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画图法对于学生来讲,比较直观、易懂;列表法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假设法”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熟悉,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这节课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列表法,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尝试使用假设法解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掌握列表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初步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用画图法、表格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具准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上非常有名;同时也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2、那么到底什么是鸡兔同笼呢?简单说说词语的意思。 3、根据鸡兔的特征,填空 出示多媒体课件: 一只公鸡( )条腿,两只公鸡( )条腿,五只公鸡( )条腿。 一只兔子( )条腿,两只兔子( )条腿,五只兔子( )条腿。 鸡兔共五只,腿有( )条。 3、同学们,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 课件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试着说一说。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 问题,也正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为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把数据变小一点,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吗 二、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例1: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师: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 画图法: 给每只动物先画上2条腿(也就是都看成鸡),这样一共用16条腿,还剩下10条腿。一次增加2条腿,一只鸡就变成了一只兔,要把10条画完,要把5只鸡变成兔。 总结:画图的方法非常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 2、列表法:(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我们先假设有8只鸡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师: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不过上面的两种方法,老师还是觉得比较麻烦,又是画图,又是列表的,有没有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假设法:(随学生能否出现此种情况作为机动出示) 教师引导:观察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如果8只都是鸡,则一共只有16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少10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条腿。一共多了10条腿,于是兔就有10÷2=5(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一: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   (26-8×2)÷(4-2)=5(只)    鸡有8-5=3(只) 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只有32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多6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条腿。一共多了6条腿,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二: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鸡有:   (4×8-26)÷(4-2)=3(只)   兔有8-3=5(只) 小结方法: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现在我们重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数目比较小时,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比较快,数目比较大时,用假设法比较好。 三、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延伸。 1、巩固练习 同学们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都能把问题解决了,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这个难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古代名题。在 大约 1500 年前,我国有一本数学名著《孙子算经》 ,书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 “今有雉兔同 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雉兔各几何?” 这道题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出 示)“有若干鸡和兔,它们共有 35 个头,94 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 以前就是用这道题来测小孩子是否聪明,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 2、学生解答后汇报(实物投影) 问:多少人做对了?看来我们班上的孩子都非常聪明。有没有人用列表法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列表法的局限性。 有多少同学用“假设全是鸡”的方法?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呢?(计算简便) 有多少同学用“假设全是鸡”的方法?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呢?(计算简便) 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还没有完成,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图示)老师相信如果今天的时间足够的话,你们也一定能解决这道题。 四、拓展训练、我能行 思考题: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脚和鹤的脚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生利用规律进行练习。 1、 “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日本人称它为“龟鹤问题” 。 (出示)动物园里有龟和鹤共 10 只,共有 24 条腿。问:龟和鹤各有几只? 问:大家想一想日本人说的“龟鹤”与中国的“鸡兔”有没有内在联系? 2、除了“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类似以外,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 题。 3、小结:看来“鸡兔同笼”问题并不只解决鸡和兔,还可以是“龟鹤” 问题, 鸡兔只是这类问题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而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假设都是同一类)。如果让你给这类题重新命名,你会叫它什么问题呢? 四、反思成长、总结 今天通过跟大家的讨论交流,老师有很多新的收获,同时也相信大家也有很多收获,下面请大家对照大屏幕上我们课前定下的学习目标,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的学习过程,确信自己已经达到目标的同学请自信的骄傲的举起你的手。接下来的时间就请大家带上我们的收获来完成我们今天的作业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我讲了《鸡兔同笼》一节,这一节课应该是让学生自己感受各种方法的,可是我却是没有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而是一味的牵着孩子走。   领导们给我指出了本节课的症结。(1)出示古代《鸡兔同笼》故事时,没有让孩子感受猜的过程,而是老师直接说出数字太大换个简单的。(2) 图表没有讲清楚就让孩子填写,出现填写困难,(3)假设法的引出是和列表法联系在一起的,过度过去的,而我却把他分解了.(4)是因为学生的需求才会出现列表法,列表法引出太牵强.(5)假设全是鸡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6)不要躲避生成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