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5的认识教学设计 望江县第一小学刘丽萍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习惯3、利用“农家小院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二、教学重难点:的基数意义和数序。三、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小木棒;圆点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朋友们有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 (屏幕显示“农家小院图”)没错,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你们看王奶奶家的小院子多热闹啊!4只可爱的小鸡看到王奶奶拿来了食物,飞奔了过来,2只大白鹅也不甘示弱,“嘎嘎”地叫了起来
2、。你们再看王奶奶身旁的小黄狗好像受到了惊吓,“汪汪”地叫了起来,院子里的向日葵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二)、借助生活情境,抽象15各数:、观察主题图,发现不同数量的事物:(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指名说)(2)根据学生无序的回答,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确这样说的好处是:不重复也不漏数。2、教学15的认识。将图中的事物根据数量的多少,按照从少到多依次呈现,并让学生说出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先依次出示数量为1的事物,让学生思考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1”,屏幕显示说过的事物,并打出“1”。 (2)2,3的教学方法同上。(3)先出示数字4,让学生说出这是几?图中
3、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屏幕依次显示说过的事物,打出“4”,并板书。(4)5的教学方法同上。(三)、扩展认识,体会15的基数意义:1、摆一摆。请同学们分别拿出数量是1,2,3,4,5的小棒,依次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屏幕出示结果。2、说一说。(1)除了用小棒,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15各数吗?(2)在我们身边,很多事物的个数分别可以用1、2、3、4、5 来表示,你能举例说说吗?学生自主回答,师小结。(四)动手操作,感知15的顺序:、(计数器上拨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计数器上再拨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类同)、齐读、。、的后面是几?得前面是几?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五)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屏幕显示“3、5、2、1、4”谁能给这些数排排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指名回答)2、连一连。3、看数涂色。4、按15的顺序连线。板书设计: 15的认识1 2 3 4 5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认数字时,我的教学设计是从图上的抽象到“半抽象”1根小棒再到数字“1”,再回到直观的“教室或生活中数量为1的物体。”总体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课堂中的练习活动可以整合,合理利用计数器的功能并结合练习题,将数序问题阐述得更清楚,那样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