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平均数教学设计永吉县万昌镇中心学校: 李红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和先总后分的数学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香蕉,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香蕉给他们,猴一6个、猴二5个、猴三1个。你能做出三只猴子得到香蕉的统计图么师:对老猴分香蕉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生:应该三只
2、猴分的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6、5、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1)引出移多补少、(2)先总后分(6+5+1)32、如果老师记错了是 7 5 3呢?运用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计算。强调平均数是虚拟出来的数。算出的平均数是几个数据的平均数。(三)应用数学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与我们的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它,下面老师这里有一份有关平均数的资料请大家看一看:(师生共同理解)课件出示平均数资料: 欢乐队和开心队比赛得分如下哪一队的成绩好欢乐队姓名王强谢明李雷王小飞分数14
3、7140138143开心队姓名杨洋周小杰张晓卢浩蔡志分数144146142145143(四)智慧岛 第一站 1.小明家今年前3个月用水量分别是22吨、23吨、27吨,他家这3个月的平均用水量可能是( ) A.28吨; B.24吨; C.20吨 2.少先队第三中队发动队员种树,第一天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种了315棵,平均每天种多少棵?( ) A(180+315)2 B(180+315)3第二站一条小河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想去小河中玩,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五)生活中的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话:1、小明数、语、外三门平均成绩92分。2、我们三年级一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6厘米.3、 春节期间丽江旅游人数平均每天为3万人。4、我校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岁。细心的你请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六)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七)作业我们学校三年级一班有学生47人,二班有49人,三班有48人,平均每个班有多少人?(八) 板书: 平均数 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移多补少 先总后分 比较归纳得出 : 总数份数= 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