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影视批评中的“强制阐释”倾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4697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影视批评中的“强制阐释”倾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影视批评中的“强制阐释”倾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影视批评中的“强制阐释”倾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当代国现生成果HUNDREDSCHOOLSINARTS100莉丽论影视批评中的“强制阐释”倾向文章编号:1 0 0 3-9 1 0 4(2 0 2 3)0 3-0 1 0 0-0 7论影视批评中的“强制阐释”倾向丁莉丽(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 1 0 0 1 8)摘要:“强制阐释”在当前影视批评中体现为三大表征:一是对西方理论生搬硬套,不但行文逻辑本末倒置,而且理论喧宾夺主挤压文本批评空间,导致影视批评文体被异化,影视评论的学术地位受到贬抑;二是批评偏离批评对象的本体特征,造成批评有效性的债乏和公共理性的缺失,影视批评的生态受到破坏;三是以泛化的意识形态作为前置立场对影视文本进行

2、窜改,批评话语成为批评者自我意识的佐证,批评主体面临自我解构的风险。影视界应保持对“强制阐释”的警惕,加强对阐释伦理的探讨,捍卫批评的有效性和公共理性原则,使影视批评参与影视产业的良性运作。关键词:影视批评;“强制阐释”;前置立场;公共理性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影视批评是当前批评领域中话语生产最为活跃的板块,原因在于影视批评在所有批评中门槛最低,获得的关注度又最高,这促成了影视批评话语生产持续的动力。而随着影视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影视批评已经成为介人整个影视产业运作流程的重要环节,与产业利益的共生关系使得影视批评的现实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这不但体现为影视批评自身成为一种生产资源,拥有强

3、大的经济变现能力,同时影视批评也对影视产业本身的运作和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影视批评在新媒体领域经历批评的营销化与批评平台的传媒化等深刻转型的同时,也面临影视批评作为“主体”趋于自我消解的风险。由此,当下的影视批评领域陷人了一种悖论,即伴随着影评人渴望已久的“评论为王”时代的到来,评论也开始遭遇自我解构的风险。这种解构的动力,既来源于影视生产外部环境的改变,诸如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大众市场的崛起等,也归因于这一语境中不同批评话语之间的互相挤压以及批评性质的嬉变。如何全面把握当下影视批评的话语生产以及它在影视产业链条中承担的功能与作用?将视点聚焦于当下影视批评中比较突出的“强制阐释”现象,是较

4、为合适的观照视角和研究路径。“强制阐释”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江教授,他于2 0 1 4 年在文学评论杂志上发表强制阐释论一文,指出当前文学批评领域存在“强制阐释”现象,即“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 0 2 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新媒体语境下影视批评伦理问题再研究”(项目编号:2 2 BC040)阶段收作者简介:丁莉丽(1 9 7 3 一),女,汉,浙江嵊州人,文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中文学。HUNDREDSCHOOLSINARTS101艺术百家2 0 2 3 年第3 期总第1 9 2 期前在立

5、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并将其基本特征概括为“场外征用”“主观预设”“非逻辑证明”“混乱的认识路径”四个方面,强调“阐释”需要回到文学理论与批评所置身其中的文化语境。5“强制阐释 的提出在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八年来,张江教授围绕这一话题,持续不断地进行探讨,朱立元、王宁、周宪、陶东风等众多理论家的加人,将“强制阐释”的理论研究推向深入。虽然,在一些具体概念以及特征的阐释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强制阐释”这一现象的存在基本获得了公认,并已成为文艺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分支。参照文艺理论界对“强制阐释”基本特征的描述和阐释,以及影视批评和文学批评场域的不同语境以及形

6、态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强制阐释”症候既有相同又有不同,而且,相比文学研究领域,“强制阐释”在当前影视批评领域中体现得更充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更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生搬硬套的阐释方式和本末倒置的逻辑理路在具体批评活动中脱离特定的中国文化语境,对西方文化理论生搬硬套的文本阐释路径,是文学批评场域中“强制阐释”的重要症候,这在影视批评场域的学院派批评中亦有非常明显的体现。这不但因为学院派影视批评和文学批评之间本身具有亲密的共生关系,而且因为当前的影视理论体系来源于西方,部分理论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当前影视研究界提出“中国电影学派”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理论梳理的主张,一方面来源于当下

7、影视领域试图摆脱部分创作流弊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顺应了当下国家崛起以及人民文化自信诉求的现实背景。因此,倡导“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构建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中国影视产业发展进程中寻求自我身份确立的重要表征。从这一意义而言,批判当前部分影视批评对西方理论生搬硬套的“强制阐释”倾向,和呼吁“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构具有内在呼应关系,本质上属于同一个问题。当前影视批评对西方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还进一步表征为批评文本内在架构方面存在理论喧宾夺主的倾向。如近年来在学术期刊上越来越常见的一类标题,诸如拉康镜像理论视阈下英雄人物角色塑造分析一一以 长津湖中伍万里形象为例拉康镜像理论下小人物的重塑以电

8、影 八佰为例?等等。标题的语句结构即蕴含本末倒置的行文逻辑,因为批评的核心要义是运用理论来指导影视文本分析,而不是将文本作为案例来验证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在逻辑理路方面,这类批评完全契合了“强制阐释”的“混乱的认识路径”这一特点,即“理论构建和批评不是从实践出发,从文本的具体分析出发,而是从既定理论出发,从主观结论出发,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5。从标题的语义来看,显然这类论文对理论问题的演绎和验证才是其核心部分,而关于文本本身的分析被降格到非主体性地位,这显然是影视批评文体的一种异化。这类以理论验证为主的批评写作模式的流行,部分来源于学术圈的“内卷”。随着期刊资源的日趋紧张,学界对影

9、视批评学术性和创新性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这导致学院派内部批评者的生存空间持续受到挤压,不少作者在批评写作中为刻意彰显其“学术性”以及“创新性”而成为“学术杠精”“理论戏精”。“现在很多评论文章并不是要展示他对于这个作品或者现象的感受,而是在展示读过的理论文章有多少,或者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多么长。”2 著名文艺理论家刘斯奋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呼吁“应该把文艺批评的学术关注点,转移到作品的艺术个性上来”3 。部分影视批评将理论的喧宾夺主和削足适履作为一种学术含量和成色的外在标签,不但导致理论阐释和文艺批评之间的界限日益消失,而且导致传统的影视批评文体被边缘化,尤其是一些重个体观感、重审美感受的批评被

10、贴上肤浅、缺乏学术性等标签。这不但是当下影视评论缺乏学术地位的深层原因之一,而且也给学院派影视批评写作带来了极为不良的价值导向,导致学院派影视批评进一步和影视实践脱节,制约了批评本身的大众传播功能,也局部弱化了批评对创作的干预和引领功能。一篇关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的评论提供了一个颇有意味的案例。掬水月在手上映后好评如潮,但也有评论表达了对这部影片的失望之情,如很遗憾,这部纪录片没有写好叶嘉莹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一文。该文首先肯定了叶嘉莹先生在文艺领域内的地位,承认叶嘉莹先生对阶级斗争极“左”文艺理论所回避的古典诗词人性、人情的瑰丽宝库的重新发现,指出她用生命美学、主体美学和弱德美学引导读者对古典诗词

11、展开生命体验,让古典诗词在自己的生命中复活,并以中国古典文论为框架,运用多种HUNDRED SCHOOLS IN ARTS丁莉丽102论影视批评中的“强制阐释”倾向世界前沿文论和方法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了崭新阐释。作者从肯定叶嘉莹先生的学术成就出发,认为掬水月在手缺乏对这些学术问题的梳理和回应而令人失望。4 该文对叶嘉莹先生的学术评估具有清晰的理论视点,是一篇有理有据的影评。但是,这篇评论也体现出作者固守格式化理论框架和视野期待带来的局限,恰是这些学术思维定式使得作者无法接受这部纪录片的表现内容和风格呈现。该文的留言显示这篇影评获得了相当多读者的认同,说明这一带着“理论自觉”的批评模式具有相当深

12、厚的群众基础。艺术评价固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纪录片舍弃学界对叶嘉莹诗学的评价以及探究等相关学术问题的回应,却将大量的空镜、吟诵以及叶嘉莹先生的自我叙述作为主要内容,导演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该片将诗词和叶嘉莹先生的生平轨迹以及生命感悟串联起来,用艺术化的镜头语言诠释叶嘉莹先生融审美追求和人生实践为一体的生命状态,这样的创作手段和视觉呈现又来源于怎样的创作定位和主题诉求?这种独特的镜头表现和场景呈现,又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观众的接受?这是批评家首先需要直面和了解的问题,因为只有完整了解这些相关信息之后,才能对作品提出恰当而有效的评判,否则,就有可能陷人削足适履的误区。叶嘉莹与当

13、代诗学格格不人:掬水月在手犹如试金石一文也注意到了前面提到的影评,作者认为,这篇影评的观点和学术界对叶嘉莹诗学的争议有共同之处。“她的著作以铺陈、讲解为主,学理不多,更接近传统的点评式诗论,很难说超越了茗溪渔隐丛话艺概人间词话等经典著作”,而当代读者“更习惯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切入,将作品分成“内容与“写法 两个部分,分别讨论。貌似“科学,却常变成只谈内容”、不谈写法”,因为“写法 是为“内容”服务的,无主体性。在这种认识下,读者对“写法的敏感度大大下降,渐次堕落到只能金句”的层面”5。在他看来,恰恰是这种被视为正宗的现代诗论偏离了中国的“诗教”传统,因此,他也完全理解很遗憾,这部纪录片没有写

14、好叶嘉莹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对掬水月在手的批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没有采用现代诗论的常规套路,而是采用更接近叶嘉莹的“诗教”特色的方式来诠释叶嘉莹的诗歌及其艺术成就。其实,掬水月在手作为一部独特的纪录片,其实也为如何创作一篇摆脱“强制阐释”阴影,贴合评论对象特点,既有生命温度,又带着强烈中国审美特色的影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正如一位学者提出的“审美感通学批评”概念,“在具体的文艺活动中,审美是方式、路径,感通则是关键和初步目标;只有借助审美形式才便于感通人心,也只有以审美心态看作品才能真正感通作者之心,故审美”“感通连用是将方式、路径与目标结合在一起,以一种强化的方式凸显一种逐层深人的审美过程和一种

15、主客融通的审美境界”6 2 9。掬水月在手在某种程度上也呈现出“审美感通学批评”的某些特性,因为在内容设定方面,该片打通了将理论诠释和感性感悟合而为一的熔铸通道;在形式方面,使用艺术化的镜头语言诠释叶嘉莹先生将自己的审美追求和人生实践水乳交融的生命状态,呈现出引导观众在沉浸中体悟一代词家的审美感悟和心理历程的审美追求。“审美感通学批评”这一审美批评理论构想,以富有中国传统意味的“审美感通”为基础,以“面向作品本身”为第一原则,体现了文艺批评界面对当下文化语境中存在的困境转而向传统审美资源寻求解决之道的思路,尤其是这一理论中关于文艺作品的阐释方法和文论话语的生产路径,与反“强制阐释”者的批评主张

16、殊途同归。“强制阐释”的反对论者希望通过对生搬硬套式“强制阐释”的批判,建构立足中国文论基础的批评系统。影视批评者既要看到西方影视理论体系的根深叶茂,也要直面中国电影以“影戏”美学开创并源远流长的现实,即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影视已经将中西电影美学传统融会贯通,形成了自身的审美传统和特色。影视界需要加快对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建构和梳理,同时也理应允许、呼吁更多带有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批评格调以及批评理路的影视评论出现,并厘清影视理论阐释和影视批评的界限,给予影视批评应有的学术地位。二、对批评对象本体特征的背离和批评话语的错位影视批评脱离影视特定的产业化语境,漠视类型特征、目标观众、经济指标等

17、与影视产业伴生的元素或者概念,以审美标准凌驾经济指标,或以经济判断凌驾审美判断等,成为当下影视批评“强制阐释”的第二大重要表征。随着后现代文化语境的到来,接受美学的合法性得到进一步彰显,这似乎也为批评主体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但其实接受美学理论在肯定个HUNDREDSCHOOLSINARTS103艺术百家2 0 2 3 年第3 期总第1 9 2 期人阐释作用的同时,始终强调不同的个人阐释之间有某种一致性,强调文本与读者/观众的交互作用,避免意义的相对主义和阐释的任意性。“在姚斯和伊瑟尔看来,接受过程直接与接受者的教养、期待、理解、性情和趣味有关。阐释或领会属于创造意义的“审美体验,不可能只是主观

18、印象的必然结果。除了社会文化规定性之外,阐释或领会也是受文本的特定品质和结构操控的感受过程。”接受美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期待视域”,即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经验、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只有视域融合才谈得上理解和接受,否则就会产生误读。张江教授认为,批评是针对文本对象的阐释,“与文本的自在性及文本意义的自在性相比,阐释者的生产是第二位的。无论对此文本的再生产如何浩荡无边,后来的阐释者依然要回到文本,以文本为本,在无数的再生产物中比较真假高低,作出新的理解与阐释 1 7 1 7。在此基础上,他为阐释设定了两条边界:一是阐释对象的确定性,二是公共理性。“有效的阐释不是无限的,而是以公共理性为边

19、界与约束的。阐释者的阐释活动一方面要尊重阐释对象,另一方面要顾及公共理性,不可肆意妄为。”8 4 7 尊重批评对象确定性以及捍卫公共理性批评,成为批判“强制阐释”的重要立足点。2016年年底,中美合拍片长城上映,不到4 天狂揽5亿票房,带动中国电影市场同比增长3 成,但相比于该片1.5亿美元的投资成本,1 1.7 亿人民币的国内票房以及3.3 5亿美元的海外票房,表明其市场表现并不理想。该影片口碑两极化的趋势十分突出,有影评人甚至以“张艺谋已死”这样缺乏基本表达伦理的言辞来批判张艺谋。对此,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发表如果长城是王晶的作品,那就是优秀之作一文,认为长城是一部典型的爆米花电影,它跟张艺谋

20、以往的艺术电影如活着菊豆等是两种不同的电影表现形式,需要区别对待。“如果我们认同长城是一部打怪片,那就用打怪片的标准来看待它,评判它。长城不是一部高级打怪片,因为他缺乏高级打怪片所呈现的集体无意识或特效进步。长城的特效是够水准的,但跟现有的影片相比它没有质的飞跃。”“长城是纯粹的商业片娱乐片,定位非常清晰,绝对不会犯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的毛病。因此,我们在评判时,也应该找准定位,骂人也该骂到点上。”9 这篇影评立场鲜明地阐明了他对长城的看法,同时也阐释了他的批评观以及如何把握批评标准的问题,在喧器的影视批评场中,这可谓是一种专业、中肯的声音。很遗憾,这部纪录片没有写好叶嘉莹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21、也涉及同样的问题。比如,该文指出,“投资方提供的拍摄经费,没有用在为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播鼓助威,再加上叙事重点的散乱、语言词汇的生涩、画面造型与内容的剥离,导致纪录片没有达到向更广泛的大众介绍叶嘉莹杰出成就的传播效果”4 。O而导演陈传兴却认为,“与其他表现社会议题的纪录片有所不同,掬水月在手追求的是诗词的美。大部分的纪录片都内含一种议题性或争论性,诗词是无法运用这样的形式表现的”1 0 。正是出于这一观念,导演致力于寻找如何表达诗词的声音、音响,除了吟诵,还有音乐,以及承载这些元素的镜像空间。很显然,该片的实验性创作追求与影评人的期待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此外,批评者认为“编导感兴趣的是主人公

22、成长和行走人生之路过程中的历史背景,而不是叶先生的杰出成就。叶先生在这里只是作为展现导演历史观的工具而出现,导演不是特别关注叶嘉莹本人,只想写历史与一个知识分子的相互关系”4 。但投资人却认为,展现叶嘉莹对待生命的态度才是他们拍片的最大意义,“电影的本体是文化和艺术,叶先生的弱德之美对于这两年饱受新冠肺炎疫情之苦的民众与面临国际政治高压的国家而言,是极好的抚慰。更重要的是,影片所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及叶先生这一生对待诗词与生命的态度,是非常好的文化价值观的传递,给予人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发展经济并不是目的,文化自信与幸福感才是,这是影片真正的价值所在”1 。由此可以看出,这篇影评秉持的

23、批评理念、批评视角和这部纪录片本身的创作追求和项目定位之间缺乏“共同的美学据点”1 1,进而导致批评缺乏有效性。诚如张清华教授所言,“只有与历史和文本背后的谱系建立合适的对话关系,与文本诞生的现实语境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与谈论者的当下情境建立敏感的对应关系,所有的谈论才会客观有效 1 2 1 2 8随着当下影视市场的分众化趋势越加明显,以及大众市场主流地位的日益彰显,影视作品口碑两极化的趋势越加明显,这显示了影视市场不断走向成熟和进步的同时,其实也昭示了当下影视批评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观众分圈层,但不是所有的两极化口碑都HUNDREDSCHOOLSINARTS104论影视批评中的“强制阐释”倾

24、向莉丽只归结为不同群体的艺术感受这一层面,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因为有些不同来源于观众审美期待和文本类型风格的错位,有些不同则来源于观众思想认知和美学鉴赏力的差距。在影视批评门槛已经几乎等同于零的新媒体语境中,缺乏批评章法的“强制阐释”正在导致批评的有效性遭遇巨大的挑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的自由批评空间几乎已成空中楼阁。尤其是随着粉丝“控评”、网络“水军”等现象频频出现,真正专业、权威的批评被各种巨大的商业化声浪淹没,极大地破坏了影视批评正常生态的构建以及影视批评自身生产机制的良性运作。2021年年底上线的网络剧风起洛阳因首播时间延后让大量“黑粉”“水军”的评论得以浮出水面,使得

25、评论“水军”的幕后操作得以显影,而大量在审美方面缺乏“视野融合”,“强制阐释”意味鲜明的新媒体影评带偏影视剧口碑的现象却未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例如,针对网络剧北辙南的大量差评基本聚焦于人物“全员富人”,生活脱离都市实际的“悬浮感”等问题,如“剧组对生活在大城市的单身女性和两娃家庭,住得起什么样的房子,一无所知。这是本末倒置之一。至于开餐厅之高风险,几个穷女人哪来钱投资餐厅这些现实问题,完全不在考虑范围。这是本末倒置之三1 3 。再比如,“北辙南辕被部分观众批评为一部悬浮的女性群像剧。剧中都刻画了哪些女性形象呢?大概是时尚版的五朵金花一一身价上亿的女老板;住价值几千万大房子的家庭主妇;中戏毕业的

26、潜力女演员;高知家庭出身、靠啃老住着小别墅的海归硕士;在京城住着亲戚大房子的陪读女友”1 4 。编剧陈秤曾经针对这些疑问进行解释,她在采访中说,不但众多人物有原型,而且众筹开餐馆等剧情来源于现实中的真事,包括一些细节也都来自编剧自身的经历。1 5 北辙南批评场域中的众声喧哗,生动地演绎了当下观众因所处环境和圈层不同而带来的多元化审美感受,并彰显出新媒体场域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批评现象,即大众往往以“零距离”式生活内容的呈现和以“代人感”为基础的审美诉求来观照影视剧,而这极易导向“盲人摸象”式的评价。在我看来,针对北辙南的大量评论存在以社会化、物质化视角凌驾艺术视角的问题,导致人物形象首先被按照社会

27、阶层归类并贴上标签,而人物本身的立体性、丰富性以及丰富的审美内涵却被轻而易举地过滤掉等问题。采用这类批评视角和逻辑的批评只能停留在影视文本的表层结构,无法进一步深人探究剧作在社会议题设置、人物性格表现方面所蕴含的意义。事实上,北辙南也做到了对当下社会部分群体精神症候的精准把握,如尤珊珊持有八家公司却依然难以逃脱夜夜失眠的焦虑,展现出部分人物质生活优裕但精神无处安放的悲哀;而“北辙南餐厅作为一个众筹的情感空间,投射着女性群体自我救赎的乌托邦想象等等。但遗憾的是,喧嚣的批评场域被大量肤浅的批评垄断,相对客观理性并有一定深度的评论却被淹没了。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是,相当一部分影视剧的口碑正是在这一审美降

28、维的批评声浪中被带偏,价值被低估。这不但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破坏了影视批评的正常生态,而且将对影视剧的经济指标以及影视剧的未来生产方向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下影视生产中“大数据”的广泛运用,“美学判断直接包含经济判断”的审美更迭,都在助力观众参与影视历史的建构,大众审美对影视产业的导向作用正在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在这一背景下,如果影视批评本该承担的功能被弱化,将使影视产业本身具备的自我净化功能以及内在发展推动力遭遇巨大的阻碍,这正是喧器的“强制阐释”给影视产业带来的潜在阴影之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反对“强制阐释”论者将针对“强制阐释”的批判上升到了“学术伦理”的高度,“专业批评家有客观揭示文本本

29、来含义的责任,否定和放弃这种责任,是对批评伦理的侵害”1 6 2 9 0,他们呼吁更多的批评家进入评论现场。同时,他们倡导针对影视文本的阐释能“最大限度地融合于公共理性和公共视域,在公共理性和公共视域的规约中,实现对自身的扬弃和超越,升华为公共阐释”1 7 3,唯其如此,才能为影视批评建构“理想型公共阐释”空间,专业权威的影视批评才能彰显。三、前置立场对批评文本的窜改和批评主体的吞噬随着文本批评中“批评”自身的悬置化和审美判断力的弱化,批评话语中意识形态话语逻辑的强势上扬正在成为一种普泛化的趋势,这既是学院派批评理论话语膨胀造成批评话语边缘化的后果,也是当前文化舆论场中大批观众单向度极化思维的

30、表征。他们往往以泛化的意识形态作为前置立场代替艺术标准,对影视文本进行“一俊遮百丑”或“一票否决式的评判,进而在当下影视批评场域中形成巨大的声浪。从HUNDREDSCHOOLSINARTS105艺术百家2 0 2 3 年第3 期总第1 9 2 期表现形态而言,这些批评话语都符合“强制阐释”的典型症候,即“阐释尚未开始,阐释者已预先作出结论,以坚定的指向性目标为终点,将对象作为 某物阐释。倘若对象不是或没有某物,阐释者将强行意志于对象,使对象成为某物 7 1 3。“从我的政治意图出发,然后对文本做文本基本没有、或者说从来就没有的意图的强制阐释,其目的不是要阐释这个文本,而是要证明我自己的理论立场

31、。”1 8 54批评者以前置立场对文本作符合自我意图的阐释,本质上是对批评文本的窜改,不但使得批评走向了“无效批评”,同时也吞噬了“批评主体”自身,最终,对文本的批评变成了批评者对自我意识的自我佐证,影视批评场域演化为各种观念和话语的修罗场,“批评”的本体则消隐于喧嚣的话语较量之中。网络剧我是余欢水在评论场上的遭遇演绎了前置立场带偏口碑,进而引发舆情的过程。该剧上线之后以强戏剧性的“爽剧”特征收获大量好评,但后来剧中绑匪的一句台词“别来这套,男女平等,你们不是天天哭着喊着要女权,我给你呀”,被部分网友认定为“污名化女权”。网友们进而在豆瓣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刷一星”活动,导致该剧的豆瓣评分直

32、接从8.5分下降到7.4 分。很显然,这句台词在剧中只是一种戏化的话语表述,既没有明显的“厌女症”剧情作为依托,剧作也没有就此设置女性议题作进一步延伸探讨。这件由一句台词引发对剧作的疯狂吐槽乃至攻击的事件,显示出当前流行的“泛女权”话语对影视批评的巨大杀伤力。这一话语本身并没有多少值得挖掘的深度内涵,而这些批评话语也难以逃脱“简单捕捉文本中的个别因素,对文本作分裂式拆解,把部分当作整体,以碎片替代全貌,将阐释者意图强加于文本”7 1 4 的批评套路。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随意而粗暴的强制,广泛成为阐释者显露和张扬本已,制造理论和意义的一般手段”7 1 2 0,正在成为当下影视批评中的重要景观。“

33、泛女权”意识前置立场的存在,不但提醒创作方需要更加注意剧作的女性观念和立场,而且给当前的影视批评场域带来了更多的反思与启示。值得关注的是,前置立场介入批评还局部走进了“题材决定论”的误区,比如在某主旋律电视剧的弹幕上,我们不时能看到这样的表达:“这部剧都能杠,良心都去哪儿了?”“不要用专业性考评电影,这部剧,请别吐槽。”这种将“题材正确”视同为“艺术正确”的评论标准正在众多主旋律影视剧的评论场域中或隐或现,干扰了正常的批评活动。其实,无论是对主旋律创作具有天然捍卫立场,还是从极端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对一部作品进行“一票否决”,本质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带来的都是对正常批评生态的损害。张江在再论强制阐

34、释一文中针对这类“强制阐释”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强制阐释”实践的背后,是阐释主体存在强烈的心理动机和力量,“由此看去,强制阐释不仅是阐释方式或方法问题,更根本的是人的心理和心理驱动问题,这种驱动经常处于非理性状态,甚至为自我实现和提升的潜意识的冲动所左右,陷人无止境的强制循环,不问结果如何,无真假对错可言”7 1 9。因此,当前影视批评话语中前置立场的凸显和张扬,核心问题还在于批评者自身的非理性状态,这也与当下新媒体语境中极化思维、信息茧房等问题较为突出的现实相吻合。如何突破这一批评困局,尤其是如何通过更多客观理性声音的人场来改变新媒体语境中的非理性批评氛围,引导影视批评界

35、在纷繁芜杂的话语交锋中能保持守正创新的底色和生机勃勃的成长姿态,是当下影视批评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影片长津湖上映之后,新媒体批评场域也出现了一些带有“强制阐释”意味的批评,如部分批评者将它与美国拍摄的纪录片进行比较,从叙事时间线、细节等角度质疑该片对历史真实的背离,还有一部分观众站在历史虚无主义的立场上,从历史真实、细节把控、技术剪辑、主创团队组成等层面对影片进行“一票否决”式的批评,这不但是方法论上的错位和歧途,更是公共理性精神匮乏的表征。在喧嚣的批评话语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委员会及时组织了由众多权威文艺评论家参与的研讨会,并发布了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新突破一文。该文引用了众多专家的看法

36、,肯定该剧为新主流电影带来了众多新突破的同时,也指出了该片存在结尾过于仓促、部分细节粗糙、与史实不符、典型人物不够突出等问题。1 9 这一场研讨会,为文本批评如何跳脱当前影视批评中立场先行的“强制阐释”模式,提供更具建设性的批评意见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同时也为权威批评平台、专业影视评论家承担起及时场并发出专业而理性的声音的责任,作出了很好的诠释。HUNDREDSCHOOLSINARTS106丁莉丽论影视批评中的“强制阐释”倾向四、结语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当“批评”仍是“批评”自身,而非其他的时候,这一论断仍然有意义。在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新媒体时代,如何保证影视批评坚守自身的本体特征,维护影

37、视领域健康平衡的批评生态,避免批评活动中的“强制阐释”倾向,是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大对“强制阐释”的批判,警惕“强制阐释”导向对影视批评自我本体特征消解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通过对阐释伦理的探讨,引导批评者回归评论初心;另一方面,呼吁更多的学院派批评家深入新媒体评论现场,担当起批评责任,致力生产有效的、具有公共理性的批评,使得影视批评在影视产业中坚守批评角色的同时,参与影视产业的良性运作。(责任编辑:陈娟娟)关于当下文学批评实践中如何对西方理论进行生搬硬套的问题,张江强制阐释论等文已有较多阐释,此处不再展开。这一问题的存在在影视理论界也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诸如桂琳西方视角的全球黑

38、色电影理论批判一兼谈中国当代本土黑色电影研究(载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0 年第5期)等文均对此进行了探讨。参见陈荆祎拉康镜像理论视闯下英雄人物角色塑造分析以长津湖中伍万里形象为例,载于东南传播2 0 2 2 年第6期。参见赵学敏拉康镜像理论视域下小人物的重塑一一以电影3八佰为例,载于西部广播影视2 0 2 2 年第7 期。参见方维规文学解释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一接受美学原理及其来龙去脉,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 0 1 2 年第2 期,第1 1 1页。5大卫卡利尔(DavidCarrier)认为,美学判断直接包含了经济判断。参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39、 0 0 8 年版,第2 7 5页。参考文献:1 张江.强制阐释论 J.文学评论,2 0 1 4,(6)。2胡一峰.文化思潮与新时代的文艺评论 EB/OL.https:/ 张卫.很遗憾,这部纪录片没有写好叶嘉莹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EB/OL.https:/ EB/0L.https:/ 0 1 9,(7).7张江.再论强制阐释 J.中国社会科学,2 0 2 1,(2).8泓峻.“强制阐释论”的基本立场、理论建树与学术关怀J.社会科学辑刊,2 0 2 1,(3)。9周黎明.如果长城是王晶的作品,那就是优秀之作 EB/OLJ.https:/ 0 石小溪,田亦洲.掬水月在手:艺术性探索、价值观传递与“长

40、文化”选择一廖美立、毛继鸿、陈传兴、徐薇访谈 J.电影评价,2 0 2 1,(5).1 1 叶维廉.比较文学丛书总序A.叶维廉.叶维廉文集(第1 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2.12张清华.批评的身份与限度、使命与尺度 J.当代作家评论,2 0 1 7,(6).13王有有.北辙南,错位的“女人的困境”【EB/OL.https:/ 0 1 7.17张江.公共阐释论纲 J.学术研究,2 0 1 7,(6.18张江等.关于“强制阐释论”的对话 J.南方文坛,2 0 1 6,(1).19评协视听委.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新突破 EB/OL.https:/ 3 9 页)m上接第10 6 页)

41、139艺术百家2 0 2 3年第3期总第19 2 期HUNDRED SCHOOLS IN ARTSThe Simplification,Reconstruction,Interac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College PublicArt General Courses in the New Era:Tak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of Pottery General Courses as An ExampleLI Xiang-yang,GU Hao(College of

42、 Fine Arts and Design,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1)Abstract:Focusing on the orient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labor education advocated by the state,this papertakes the hybrid mode of ceramics general courses online and offlin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and feasi-b

43、ility of personalized and situational teaching of public art gener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That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al idea and the de-elite reconstruction,in the interactive practice combining online andoffline,we try our best to get close to students background,an

44、d try to guide the participation,popularity,interest,ex-perience and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pottery.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rse,through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stepping back in the theory of the key words of pottery,tries to re-understand pottery,andtakes this as an

45、 example to solve two core problems:first,use the practical course hands-on process,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art class labor,aesthetic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second,by means of the mixed form of“newmedia,it verifi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art practical courses in

46、 various special situations.Key Words:New Era;Aesthetic Education;Labor Education;General Studies;Pottery ArtntheTendency of“Imposed Interpretation in Film and Television CriticisDING Li-li(School of Television Arts,Zhejiang Media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8)Abstract:Imposed interpretation i

47、s reflected in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 in current film and television criticism:firstly,it mechanically applies Western theories,not only putting the logic of the writing upside down,but also squee-zing the space for text criticism with theoretical noise,leading to the alienation of film and tel

48、evision criticism style andthe academic posi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criticism being devalued;Second,criticism deviates from the ontological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 of criticism,resulting in the lack of effectiveness of criticism and the lack of public reason,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riti

49、cal ecology of film and television;The third is to use a generalized ideology as a pre po-sition to tamper with film and television texts,and critical discourse becomes evidence of the critic s self-awareness.The critical subject faces the risk of self deconstruction.The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50、 should remain vigilant against“Imposed Interpretation,strengthen the discussion of interpretation ethics,safeguard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ticism andthe principle of public reason,and enable film and television criticism to participate in the benign operation of the filmand television industry.Key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