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技术视域下新闻生产“强编弱采”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4666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视域下新闻生产“强编弱采”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技术视域下新闻生产“强编弱采”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观察观察与批评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48新闻观察观察与批评Media Spectator49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是内容变化的视角,即全媒体传播流程中“机器生产内容”(AIGC/MGC)强化、人工采写内容弱化。与部分学者指向狭义内涵不同,“强编弱采”更深层内涵应该指向后两个视角与层面,这才是我们关注“强编弱采”现象的重心所在。也就是说,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的背后,实乃指向新闻(内容)生产方式的演化与变革,预示着全媒体时代人类已经迎来全新的新闻(内容)生产范式。瑕瑜互见:“强编弱采”的三重逻辑从上述“强编弱采”实践轨迹与多重内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强编弱采”

2、呈现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双重特征,由此带来潜在矛盾与实践异化。一是“融合新闻逻辑”丰富了新闻生产的产品形态,无形中消解了新闻生产的在场价值。融合新闻既是一种新兴的新闻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其精髓是新闻报道突破不同媒介的藩篱,以文字、图片、H5、短视频等多媒体融合形态,生产出适合不同用户的全媒体新闻产品。对主流媒体来说,实现媒介融合的关键环节,就是采编流程再造,建立起强大的“策采编发”支持系统,融合新闻理念成为打造全媒体传播生态体系的标配。目前,主流媒体已经完成类似“中央厨房”式的融媒平台架构,基本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传媒业界形象地称为“一鱼多吃”)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从某

3、种程度上说,“中央厨房”新闻生产成功的关键,正是后方的编辑环节。前方记者负责提供经过核实的“初级产品”即便是这样的“初级产品”,前方记者也往往倾向于“在线采”,然后由强大的后台编辑完成“深加工”,编辑环节具有统领作用;主流媒体开始由传统“内容生产者”向新型“内容组织者”定位转变。在这样常态化“强编”生产过程中,自然就会滋生类似“小编灌水”“小编当家”现象不再关注与核实新闻来源,热衷于“闭门造车”,随意嫁接或拼凑图文。此外,随着融合新闻呈现的可视化转向,导致用户非可视化新闻不接收、非视频化新闻不看的浏览习惯,新闻价值的深度表达由于技术的先进形式而逐步削弱,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现场

4、性弱化、深度弱化、价值弱化,具体表现为:新闻供给侧日益陷入同质化、过载化、碎片化窠臼。二是“流量导向逻辑”反映了主流媒体参与“眼球经济”竞争的市场意识,无形中消解了新闻生产的专业精神。社交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平台催生“流量为王”“流量至上”的商业套现诱惑。流量一方面体现了媒体影响力,另一方面代表着用户注意力,流量是内容生产与商业变现的价值中介。主流媒体注重“流量思维”,看重流量背后的商业价值,原本无可厚非,因为流量逻辑背后体现的是注意力价值计量的精准高效,“流量为王”成为衡量新闻产品质量高低的重要导向。但为了所谓的流量,一些主流媒体一再降低新闻专业标准,“拿来”社交媒体平台(“自媒体”)博取流量

5、的套路虚假新闻、情绪传播、“标题党”流行等乱象层出不穷,有的作品粗制滥造,有的作品低俗媚俗。类似“新闻民工”“码字工”“小编”等也成为新闻人对其职业身份认知的一种自嘲,大大消解了原本坚守的新闻专业精神。当然,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也已经意识到,单纯看重“流量为王”不可取,获取流量应该依靠优质内容,流量是“末”不是“本”。三是“技术赋能逻辑”打破了主流媒体新闻生产与社交媒体平台比拼的技术壁垒,无形中消解了新闻生产的实践价值。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度介入信息的生产、分发、互动与评价等全流程环节,让新闻生产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产品分发更加精准、个性化,“技术赋能”成为衡量主流媒体新闻生产能力提升的一个指

6、标。比如,新华社推出的写稿机器“快笔小新”,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加工,进行自动写稿、编辑签发,以最快速度完成诸如体育赛事、中英文稿和财经新闻的自动撰写,其准确率、时效性可以完胜记者与编辑。当前,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都推出了 AI 虚拟主播,提前布局智能主播新高地。总体上看,人工智能赋能新闻生产,主要通过资讯生成、数据新闻、采访补位、智能主播、个性推荐、叙事表达六个层面进行深度介入。当然,一旦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新闻生产,新闻内容就往往会模式化、刻板化,显得固化、枯燥、机械,部分新闻大同小异,新闻成品缺乏灵活性、情感性、丰富性,形成新闻产品的“批量生产”现象。人工智能的“赋能”,从技术层面

7、无形扭曲了新闻行业存在的劳动价值、实践内核,因为新闻本质上应该是“人写新闻”,而不是“机产新闻”。实践反思:如何匡正“强编弱采”在新媒介技术为主导的生态环境中,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如何通过强化现场意识、专业操守、职业价值寻求进路,在“后真相”时代尤其迫切。第一,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应该恪守职业操守,坚守专业精神,做强新闻内容主业。全媒体时代,生产主体多元化让新闻内容五味杂陈、泥沙俱下,新闻资讯具有明显的海量化、碎片化、聚合化特征,这是移动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天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回归与坚守以全面、客观、公正为核心的新闻职业操守、专业精神尤其必要。比如,面对诸如“知情人士透露”“有关官员表示”“一位不

8、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等匿名信源,新闻职 毛玉西技术视域下新闻生产“强编弱采”探析伴随媒体深度融合从上半场的“移动化、社交化”迈入下半场的“视频化、智能化”,新闻生产方式发生深刻改变,主流媒体(泛指以各地党报、党刊、广电为依托构建起来的“报网端屏”传播矩阵,具体包括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区县融媒中心)新闻生产出现了“编多”“采少”“记者编辑化”“在线场”“AI生成内容”等普遍化趋势,整体呈现“强编弱采”的特点。当前,全面剖析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有利于匡正未来新闻生产的方向,有利于校准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有利于打造健康良序的舆论生态。“强编弱采”:技术驱动下的生产转

9、向主流媒体新闻生产何以呈现“强编弱采”现象?探寻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演化轨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发端于Web1.0 互联网时代,主要体现为编辑环节网络化、集成化。21 世纪初,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综合性网站成为网民内容消费的重要渠道,抢夺了原本属于报纸、广播、电视的综合阅听市场。当时,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商业性网站首先成为信息传播渠道的“集大成者”,之后从中央到地方不同的主流媒体纷纷开启“报网互动”布局,初步显示了网站对于信息资讯的强大整合功能,推动了新闻消费侧的网络化、集成化转移,初步凸显媒介技术驱动下编辑环节的重要性,“强编”环节迈出第一步。第

10、二阶段,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流行于Web2.0 社交媒体时代,主要体现为采写环节在线化、远程化。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 Web2.0 时代,普通用户、社交媒体平台、新闻机构以及人工智能共同构成内容的生产主体,新闻生产者界限逐渐模糊,新闻生产方式变成互动、分享、汇流,用户基本上不再关心新闻(信息)来源,线索基本通过在线获取,事实和观点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比如,在突发新闻报道上,用户拍摄的画面或短视频经常成为很多主流媒体采用的信源;在以秒为单位或即时传播的社交媒体时代,深入现场变得不再“经济适用”,新闻采写从“在现场”变成“在线场”。在新媒介技术的裹挟之下,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弱采”环节日益普遍

11、化,“强编弱采”现象逐渐成为很多主流媒体日常新闻生产的常规状态。第三阶段,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定型于Web3.0 智能互联时代,主要体现为流程环节智能化、自动化。人工智能与传媒业的耦合,催生并壮大了机器生产内容(M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内容生产范式经历了由专业生产内容(PGC)到用户生产内容(UGC),再到 MGC/AIGC 的巨大演变。目前看,ChatGPT 聊天软件成功“出圈”,意味着我们正从“弱人工智能”时代迈向“强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 AI 大规模商业化时代即将到来。1未来类似 ChatGPT 的智能原创生成工具,一定会整合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实现高

12、度统一的智能内容生产与输出,具备新闻“批量生产”的高维能力,新闻生产出现“只编不采”现象自然也是顺理成章。通过追溯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媒介技术(而非政策因素)是驱动新闻生产变革的核心力量,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日益普遍化,正是逐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结果。对此,有的学者通过一句话或一个词“一笔带过”的方式提及,尚未深入探究,而且把“强编弱采”一词明确指向“编辑(编排)强化+记者(采写)弱化”字面阐释的狭义内涵。2传媒学术界更多使用“远程报道”“身体在场”“多元在场”“后在场”等术语,阐释媒介技术应用背景下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较少触及新闻生产全链条实践框架的把脉。3 4全面

13、完整阐释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其实应该包含三个视角与层面。一是角色变化的视角,即全媒体传播流程中后方加工的编辑角色强化、前方采写的记者角色弱化。二是环节变化的视角,即全媒体传播流程中信息的在线加工强化、信息的现场原产弱化。三摘 要:本文从当前主流媒体新闻生产普遍存在的“强编弱采”现象出发,简要阐释了这种现象的发展轨迹及其多重内涵,具体分析了新闻生产“强编弱采”带来的潜在矛盾与实践异化,明确提出了主流媒体匡正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的可行路径。关键词:新闻生产;强编弱采;AI 生成内容;新闻编辑;主流媒体新闻观察观察与批评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48新闻观察观察与批评Media Spec

14、tator49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是内容变化的视角,即全媒体传播流程中“机器生产内容”(AIGC/MGC)强化、人工采写内容弱化。与部分学者指向狭义内涵不同,“强编弱采”更深层内涵应该指向后两个视角与层面,这才是我们关注“强编弱采”现象的重心所在。也就是说,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的背后,实乃指向新闻(内容)生产方式的演化与变革,预示着全媒体时代人类已经迎来全新的新闻(内容)生产范式。瑕瑜互见:“强编弱采”的三重逻辑从上述“强编弱采”实践轨迹与多重内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强编弱采”呈现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双重特征,由此带来潜在矛盾与实践异化。一是“融合新闻逻辑”丰富了

15、新闻生产的产品形态,无形中消解了新闻生产的在场价值。融合新闻既是一种新兴的新闻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其精髓是新闻报道突破不同媒介的藩篱,以文字、图片、H5、短视频等多媒体融合形态,生产出适合不同用户的全媒体新闻产品。对主流媒体来说,实现媒介融合的关键环节,就是采编流程再造,建立起强大的“策采编发”支持系统,融合新闻理念成为打造全媒体传播生态体系的标配。目前,主流媒体已经完成类似“中央厨房”式的融媒平台架构,基本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传媒业界形象地称为“一鱼多吃”)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央厨房”新闻生产成功的关键,正是后方的编辑环节。前方记者负责提供经过

16、核实的“初级产品”即便是这样的“初级产品”,前方记者也往往倾向于“在线采”,然后由强大的后台编辑完成“深加工”,编辑环节具有统领作用;主流媒体开始由传统“内容生产者”向新型“内容组织者”定位转变。在这样常态化“强编”生产过程中,自然就会滋生类似“小编灌水”“小编当家”现象不再关注与核实新闻来源,热衷于“闭门造车”,随意嫁接或拼凑图文。此外,随着融合新闻呈现的可视化转向,导致用户非可视化新闻不接收、非视频化新闻不看的浏览习惯,新闻价值的深度表达由于技术的先进形式而逐步削弱,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现场性弱化、深度弱化、价值弱化,具体表现为:新闻供给侧日益陷入同质化、过载化、碎片化窠臼

17、。二是“流量导向逻辑”反映了主流媒体参与“眼球经济”竞争的市场意识,无形中消解了新闻生产的专业精神。社交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平台催生“流量为王”“流量至上”的商业套现诱惑。流量一方面体现了媒体影响力,另一方面代表着用户注意力,流量是内容生产与商业变现的价值中介。主流媒体注重“流量思维”,看重流量背后的商业价值,原本无可厚非,因为流量逻辑背后体现的是注意力价值计量的精准高效,“流量为王”成为衡量新闻产品质量高低的重要导向。但为了所谓的流量,一些主流媒体一再降低新闻专业标准,“拿来”社交媒体平台(“自媒体”)博取流量的套路虚假新闻、情绪传播、“标题党”流行等乱象层出不穷,有的作品粗制滥造,有的作品低

18、俗媚俗。类似“新闻民工”“码字工”“小编”等也成为新闻人对其职业身份认知的一种自嘲,大大消解了原本坚守的新闻专业精神。当然,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也已经意识到,单纯看重“流量为王”不可取,获取流量应该依靠优质内容,流量是“末”不是“本”。三是“技术赋能逻辑”打破了主流媒体新闻生产与社交媒体平台比拼的技术壁垒,无形中消解了新闻生产的实践价值。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度介入信息的生产、分发、互动与评价等全流程环节,让新闻生产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产品分发更加精准、个性化,“技术赋能”成为衡量主流媒体新闻生产能力提升的一个指标。比如,新华社推出的写稿机器“快笔小新”,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加工,进行自动写稿、编

19、辑签发,以最快速度完成诸如体育赛事、中英文稿和财经新闻的自动撰写,其准确率、时效性可以完胜记者与编辑。当前,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都推出了 AI 虚拟主播,提前布局智能主播新高地。总体上看,人工智能赋能新闻生产,主要通过资讯生成、数据新闻、采访补位、智能主播、个性推荐、叙事表达六个层面进行深度介入。当然,一旦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新闻生产,新闻内容就往往会模式化、刻板化,显得固化、枯燥、机械,部分新闻大同小异,新闻成品缺乏灵活性、情感性、丰富性,形成新闻产品的“批量生产”现象。人工智能的“赋能”,从技术层面无形扭曲了新闻行业存在的劳动价值、实践内核,因为新闻本质上应该是“人写新闻”,而不是

20、“机产新闻”。实践反思:如何匡正“强编弱采”在新媒介技术为主导的生态环境中,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如何通过强化现场意识、专业操守、职业价值寻求进路,在“后真相”时代尤其迫切。第一,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应该恪守职业操守,坚守专业精神,做强新闻内容主业。全媒体时代,生产主体多元化让新闻内容五味杂陈、泥沙俱下,新闻资讯具有明显的海量化、碎片化、聚合化特征,这是移动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天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回归与坚守以全面、客观、公正为核心的新闻职业操守、专业精神尤其必要。比如,面对诸如“知情人士透露”“有关官员表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等匿名信源,新闻职 毛玉西技术视域下新闻生产“强编弱采”探析伴随

21、媒体深度融合从上半场的“移动化、社交化”迈入下半场的“视频化、智能化”,新闻生产方式发生深刻改变,主流媒体(泛指以各地党报、党刊、广电为依托构建起来的“报网端屏”传播矩阵,具体包括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区县融媒中心)新闻生产出现了“编多”“采少”“记者编辑化”“在线场”“AI生成内容”等普遍化趋势,整体呈现“强编弱采”的特点。当前,全面剖析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有利于匡正未来新闻生产的方向,有利于校准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有利于打造健康良序的舆论生态。“强编弱采”:技术驱动下的生产转向主流媒体新闻生产何以呈现“强编弱采”现象?探寻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演化轨迹,可概括为

22、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发端于Web1.0 互联网时代,主要体现为编辑环节网络化、集成化。21 世纪初,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综合性网站成为网民内容消费的重要渠道,抢夺了原本属于报纸、广播、电视的综合阅听市场。当时,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商业性网站首先成为信息传播渠道的“集大成者”,之后从中央到地方不同的主流媒体纷纷开启“报网互动”布局,初步显示了网站对于信息资讯的强大整合功能,推动了新闻消费侧的网络化、集成化转移,初步凸显媒介技术驱动下编辑环节的重要性,“强编”环节迈出第一步。第二阶段,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流行于Web2.0 社交媒体时代,主要体现为采写环节

23、在线化、远程化。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 Web2.0 时代,普通用户、社交媒体平台、新闻机构以及人工智能共同构成内容的生产主体,新闻生产者界限逐渐模糊,新闻生产方式变成互动、分享、汇流,用户基本上不再关心新闻(信息)来源,线索基本通过在线获取,事实和观点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比如,在突发新闻报道上,用户拍摄的画面或短视频经常成为很多主流媒体采用的信源;在以秒为单位或即时传播的社交媒体时代,深入现场变得不再“经济适用”,新闻采写从“在现场”变成“在线场”。在新媒介技术的裹挟之下,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弱采”环节日益普遍化,“强编弱采”现象逐渐成为很多主流媒体日常新闻生产的常规状态。第三阶段,新闻生产“

24、强编弱采”现象定型于Web3.0 智能互联时代,主要体现为流程环节智能化、自动化。人工智能与传媒业的耦合,催生并壮大了机器生产内容(M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内容生产范式经历了由专业生产内容(PGC)到用户生产内容(UGC),再到 MGC/AIGC 的巨大演变。目前看,ChatGPT 聊天软件成功“出圈”,意味着我们正从“弱人工智能”时代迈向“强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 AI 大规模商业化时代即将到来。1未来类似 ChatGPT 的智能原创生成工具,一定会整合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实现高度统一的智能内容生产与输出,具备新闻“批量生产”的高维能力,新闻生产出现“只编不采”

25、现象自然也是顺理成章。通过追溯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媒介技术(而非政策因素)是驱动新闻生产变革的核心力量,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日益普遍化,正是逐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结果。对此,有的学者通过一句话或一个词“一笔带过”的方式提及,尚未深入探究,而且把“强编弱采”一词明确指向“编辑(编排)强化+记者(采写)弱化”字面阐释的狭义内涵。2传媒学术界更多使用“远程报道”“身体在场”“多元在场”“后在场”等术语,阐释媒介技术应用背景下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较少触及新闻生产全链条实践框架的把脉。3 4全面完整阐释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现象,其实应该包含三个视角与层面。一是角色变化的

26、视角,即全媒体传播流程中后方加工的编辑角色强化、前方采写的记者角色弱化。二是环节变化的视角,即全媒体传播流程中信息的在线加工强化、信息的现场原产弱化。三摘 要:本文从当前主流媒体新闻生产普遍存在的“强编弱采”现象出发,简要阐释了这种现象的发展轨迹及其多重内涵,具体分析了新闻生产“强编弱采”带来的潜在矛盾与实践异化,明确提出了主流媒体匡正新闻生产“强编弱采”的可行路径。关键词:新闻生产;强编弱采;AI 生成内容;新闻编辑;主流媒体新闻观察观察与批评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50新闻观察新闻思辨Media Spectator51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 单士兵在思维和技术的迭代升级中打造大评论当前,

27、新闻舆论工作越发要求以“评论制胜”来进行引导,各大媒体机构也都希望评论能成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评论的价值、地位越来越高,也深受重视。与此同时,媒体又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评论人才极其短缺、高质量评论产品稀缺。尽管几乎所有媒体领导都深知评论的重要性,但很少能从体制机制、价值激励、薪酬保障、团队建设等层面,来构建一个对评论工作的管理服务闭环。作为一个从业 20 余年的职业评论员,我认为现在是重新定义评论在新闻专业知识体系中的角色身份的时候了,是重新赋予评论在文体规范中的空间样式的时候了。当前,要通过思维转换和技术升级,来打破以往评论的边界,通过跨文本创作,通过媒介技术手段,助推

28、评论成为一个更加繁盛且自由的文体,赋予评论新的时代特色来开创其新界域,进而迎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大评论时代。打造大评论,既是传统文体的传承,也是融合创新的需要(一)追溯新闻评论发展的渊源,现在更应增强评论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任何文体样式都有其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新闻评论也不例外。很多学者讲述中国新闻评论史,溯源的起点往往只是近现代,从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政论文章说起,从张季鸾、王芸生等近现代的评论老报人说起,笔者认为这是不全面的。在尚书 左传 战国策等史书中,有大量篇章出现了明清时期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左传里有很多文章都是先说故事,然后在文末以“君子曰”开启对上一段的议论。按今天新闻业界的说法,前者是

29、新闻由头,后者是观点陈述。司马迁的史记中很多文章也是以“太史公曰”来展开评议,还有些古文也是以“由是观之”来进行推论评价。可以说,2000 多年以来,这种“事+评”的形式,一直都是新闻评论的重要呈现方式。在中国历代名篇中,评论文章数不胜数,诸如论衡六国论 朋党论 捕蛇者说 卖柑者言等经典文章,也都是在对事实或事件进行评价,有的内容属于价值观层面,讲道义仁爱;有的内容属于方法论层面,讲治理之道、施政之策。这些古代经典范文,也多是属于“时评”和“策论”。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到唐宋八大家的文论,再到清代流行的一些小品文,其中都有大量带观点议论性质的文字。而随着近现代报刊的发展,这种源远流长的评论文

30、体在报刊上被固化为一种新闻文体评论,因其价值影响也被视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评论的发生发展历程说明,随着时代的前行,评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丰富创新。拥抱新时代,我们自然也应该有勇气为评论赋予更多新时代的价值元素,依托现有的平台和技术,来对评论进行传承和创新。(二)打造大评论,既是传播生态的技术倒逼,也是内容价值的创新需要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在多介质多平台的传播环境下,诸如人工智能、5G、算法、VR/AR 等新技术不断被运用到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评论作为新闻内容的一种呈现形式,当然也要与这些平台技术同频共振。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革新也在倒逼评论去适应智媒发展的需要。从文字写作到图片表达

31、,从视频制作到流量运营,新媒体时代的评论正在迎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新的技术手段正在不断对评论员进行赋能;另一方面,评论生产形态也同样要从 PGC 到 UGC 再到 MGC 不断发展,来抵达一个全新的创作模式。这意味着,评论生产传播的诸多环节,都在被重新定义。很显然,评论的呈现方式,不能再只是传统的文字了,声音、图片、视频等同样是评论的产品形态,而且在整个行业发展中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即便是纯文本写作,与过去的“千字文”“豆腐块”相比,评论在篇幅上也可以轻易突破传统报刊的局限。同时,在表达呈摘 要:当前,要通过思维转换和技术升级迎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大评论时代。打造大评论,既是传统文体的传承

32、,也是融合创新的需要;打造大评论,就是要对观点、议程、形式、技术等进行全面重构,来凸显评论的大思想、大架构、大文本、大情怀、大传播价值。关键词:大评论;融合创新;管理服务闭环;新闻评论业操守的内在要求就是谨慎使用,不滥用、不随意编造匿名消息源。再比如,面对“标题党”流行现象有的移花接木、有的以偏概全、有的夸大其词、有的低俗媚俗,新闻职业操守的内在要求就是不得歪曲篡改标题,不要误导读者,不得损害原意。从流程层面看,应该把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与全媒体新环境融通起来,辩证地看待“强编弱采”现象带来的双重影响,不应把“强编”与“弱采”对立割裂开来,“强编”并不必然导致“弱采”;对于“弱采”环节所造成的缺

33、失或不足,应该从“强编”环节加以强化或修补,把新闻专业精神贯穿于新闻生产的采写、编辑、核查、反馈等全流程,这原本也是新闻生产模式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第二,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应该做好事实核查,尝试打造垂直化的事实核查平台。在保证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方面,事实核查是阻止虚假新闻的重要一环,也是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的一个切入点。在新闻事实核查机制方面,西方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在借鉴西方媒体事实核查理念的基础上,国内媒体也出现了致力于新闻事实核查的实践探索。2018 年 8 月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设立部委发布、地方回应、媒体求证、专家视角、辟谣课堂等栏目,具备举报谣言、查证谣言功能。统计显示,截至 20

34、23 年 1 月 28 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425 条辟谣标签,各大网站平台依据辟谣标签对 25 万余条谣言进行标记。5 2021年9月澎湃新闻推出“澎湃明查”平台,致力打造全球国际新闻事实核查平台。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与大数据时代的叠加交融,数据挖掘、搜索对比、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大大提高事实核查的效率,降低事实核查的成本。为此,主流媒体需要把事实核查纳入自身的新闻生产全流程,探索打造多元化、垂直化的新闻事实核查平台,“连接”社交媒体平台及其用户,做好事实核查的互动、反馈,让所有新闻都被置于“放大镜”之下接受检验,打通治理虚假新闻的难点、盲点、痛点。第三,主流媒体需要发挥专业优势,

35、参与普通用户的媒介素养提升工作,共同建构良序的舆论生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这是技术革新的必然结果,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媒介素养作为面对不同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的选择与质疑、理解与评估、生产与创造、辨别与解读能力,不仅仅是媒体人的基本素养,也应该成为社会公众的基本素养。生产与传播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的信息(新闻),不仅考验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也是每个普通用户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内容产业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底线,应该成为“自媒体”、社交媒体、主流媒体向前发展的共同基础。如此背景之下,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专业精神、职业素养方面的“MCN 作用”,通过开

36、展专业培训、公益论坛、榜单评选、孵化工作室等方式,打造传媒职业的认证体系,成为提升普通用户媒介素养的倡导者、引领者、参与者,共同营造健康良序、充满活力的全媒体舆论生态。第四,主流媒体可以尝试将“AI 生成内容”标识化、标签化,方便用户获取这类信息时自行判断。类似ChatGPT 等机器写作可以实现海量、高效、全天候的工作模式,的确大大提升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在诸如数据分析、资讯发布、图文识别、主持播报等方面,“批量产出”的 AIGC 产品大大解放了新闻生产力。但是,对于不熟悉样本新闻所涉内容或主题的用户来说,很容易将 AI 生成内容看作合法、权威的内容,而想不到智能机器可能会“编造事实”。面对越来

37、越普遍的 AI 生成内容,要避免造成谣言或虚假新闻泛滥,就必须让用户知道这是“机产新闻”。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发布广告(或专题),我国广告法规定明确: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受此启发,AI 生成内容发布或传播也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规范,探索 AI 生成内容呈现标识化、标签化,方便用户获取这类信息时自行识别、辨析与判断。总之,面对媒体深度融合的视频化、智能化转型,主流媒体及其媒体人如何回归“在现场”、如何保证“人写新闻”、如何体现实践价值,都是值得进一步反思的时代议题。【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38、传播创新研究”(批准号:22YJA710023)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 邢萌.ChatGPT 爆红:AI 大规模商用离我们还有多远?N.证券日报,2023-02-08(A3).2 融媒体时代强调“弱采强编”,即建立强大的后台支持系统,加强编辑在整体报道中的核心地位与统领作用。参见栾轶枚.融媒体时代我们怎样当记者 N.光明日报,2014-12-13(A10).3 胡洪江.从“身体在场”到“多元在场”:移动互联时代记者与新闻现场的关系重构 J.青年记者,2022(08):53-55.4 王佳航.记者缺席的“在场”:“新闻现场”报道的变革及反思 J.当代传播,2022(06):71-74.5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持续开展网络辟谣标签工作 EB/OL.人民网,(2023-01-28).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