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 学 设 计
1、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分类》
2、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
心理学认为,概念本质上就是一种分类的行为。通过“三角形分类”活动,不仅要识别特殊三角形的概念,厘清这些概念的逻辑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体验分类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2)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这两种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3、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的阶段。所以他们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分以能力已经达到了预期水平。本节课我选择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利用iPad进行教学,学生们可以利用iPad中的学习资源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抽象出不同三角形的特点,进而为三角形分类。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5、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会给三角形分类。
(2) 教学难点
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点。
6、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教学)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本节课采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教学,利用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扩大教材的信息量,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以及iPad强大的交互功能支持学生对三角形分类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
教学中利用ipad的同屏功能来展示学生平移物体到出口,将学生的思维过程生动的呈现在全体学生的眼前,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思路,使课堂变得高效。同时利用iPad中的微视频补充教材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平移是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进而突破了教学难点。此外,学生在各个环节的探究活动都可以通过ipad得到直观高效的反馈。
7、媒体资源
多媒体PPT课件、ipad、微课、网络、移动终端镜像投屏、
电子白板、量角器、直尺、剪纸、剪刀。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共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三角形长什么样吗?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生活中的物体是三角形的图片,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
师:在三角形这个大家庭里,它们的角和边各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根据三角形角和边的特点给它们分类。(板书:三角形分类)
生:三角形就是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封闭图形。
生1:(pad出示搜集到的图片)这是我搜集的…….的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物体的外框是三角形的.....
生2:这是我搜集到的…….图片,看…….就是三角形的。
引导学生欣赏在互联网中搜集生活中的三角形的物体,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互联网中的资源丰富而庞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结:课前预习,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整理与新课有关的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并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讨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中的三角形,想一想它们的角和边各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出示)
1、你准备按什么标准来进行分类?
2、可以把它们分成几类?
3、每类三角形都有什么特点?
(二)探讨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师:淘气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比较特殊,你能说一说它们特殊在哪吗?我们来认一认。
师小结:说得非常好。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刚刚我们都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先自己分一分,遇到问题再到学习资源中自学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先自己想一想,可以借助ipad资源学习,再和同桌说一说。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
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在学生动手操作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出按角分类按边分类的三角形特征,让学生自主选择给三角形分类的方法,并设计分类方案,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 、探究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并引导学生发现两种三角形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小结:课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搜集整理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抛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放手让学生利用移动终端中的学习资源展开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适当点拨,起到组织引导作用。整个知识构建式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彰显。
运用新知、实践操作
师: 接下来我们来检验一下大家对三角形分类知识掌握的如何。
1、(23页1题)给这些三角形分分类吗?先自己在ipad中填一填,再和同桌说一说。
2、动手画一画三角形,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画三角形,画好后用ipad照相功能拍照。
3、动手剪一剪,ipad录制剪的过程。
4、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同屏镜像功能实现了实物展台功能,可将学生们的作品及操作过程实时展示出来,互动欣赏更方便。
小结:课后拓展,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布置相关习题,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提供的学习平台和资源,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拓展。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看到了你们的才华,你能说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吗?
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三角形按照角的特点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三角形按照边的特点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我还知道了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
生:这节课,我们用iPad上课,可以非常方便的就看到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了,非常方便。
课程结尾让学生们回忆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是学生对本课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也是知识的内化过程。
拓展延伸、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都知道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运用了三角形的角和边的不同特点而设计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这段视频。(播放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
师:看了这段视频,相信大家都深深的感受到了生活中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老师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更多的有关生活中利用三角形角和边的特点而设计的物品或建筑物,上传到班级的学习平台中,使我们对三角形分类有更深入的理解。
交流体会
微视频出示三角形在生活的应用,对学生们进行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启发,培养创新思维。
板书设计
三角形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9、教学反思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的阶段。所以他们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分以能力已经达到了预期水平。本节课我选择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利用iPad进行教学,学生们可以利用iPad中的学习资源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抽象出不同三角形的特点,进而为三角形分类。
三角形分类是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起始课,对于后面学生深入认识三角形的边和角的特征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图形的认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最初概念形成阶段,要学生清晰地认识各类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都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探索学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动手操作并非单纯的让学生动动手,动手操作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学生是否是先思考,再动手。学生的动是否是受到思维指挥的有效运动,操作的结果是否是学生有效思考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分类之前,我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ipad上边动手操作边把自己的想法试着用语言表述出来。还有学生汇报想法后教师的追问很重要,它既是对学生汇报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本节课教学重点的提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