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7* 《梦想的力量》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导学过程: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并为每个学生发一张“梦想卡片”。
2、欣赏了《隐形的翅膀》,大家知道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吗?(梦想)老师想问问你们的梦想是什么?请把它写在“梦想卡片”上。通过投影来展示同学们的梦想。
【设计意图:音乐,可能没有一个小孩是不感兴趣的。在授课前,花极短的时间,播放一首好听的音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定会一下子全部集中起来,同时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过渡:“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现在就请你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活动一:初读课文,了解梦想。(10分钟)
1、自由地、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读读记记。
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
3、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产生这一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运用不同的方式将全文读对读准,同时学习生字词,最后抓住课文的主线来理解课文,对于突破重难点有铺垫作用。这体现了自读课文的自主学习过程,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展示方式:
(1)请1、2、3小组中的3号同学走上讲台,根据活动一中的内容,把你会的信息告诉大家。
(2)请4、5小组中的3号同学评价。
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
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设计意图:阅读课外资料,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瑞恩的梦想】
活动二:研读文本,体会力量。(15分钟)
1、划出瑞恩梦想变化的句子,以及瑞恩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所作所为。(6、7、8小组2号同学回答,9号小组2号评价)
(1)瑞恩是怎样筹集到70元钱,买了一个水泵的?
(2)瑞恩又是怎样筹集到2000元,够打井的费用的?
(3)瑞恩是怎样筹集到买钻井机的钱的?
2、瑞恩的梦想实现了,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3、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其含义,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感悟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于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学习方式:活动二中的3个小问题,先自学,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活动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0分钟)
1、 小组分角色朗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这句话怎么理解。
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多名非洲孩子里的一个,你会对瑞恩说什么?
【设计意图:以读来升华课文的主题,让学生来感受梦想力量的伟大。】
学习方式:活动三中的2个小问题,先自学,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师总结: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出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更是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与其说是瑞恩筹钱挖井,还不如说是瑞恩在凝聚加非人民的心。这正是梦想的力量!有句话说:心有多宽,天空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精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同学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吧!
检测达标:
1、 梦想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说说瑞恩的梦想是怎样感动到你的。
2、 请同学们在“梦想卡片”上写一写,要实现你的梦想,你该付出那些努力。
板书设计:
17* 梦想的力量
梦 想 :为非洲的孩子建一口洁净的井
+ 筹集70块钱──做额外家务活
行 动 筹集2000块钱──感染周围的人
II 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感染社会的人
奇 迹 :“瑞恩的井”
展开阅读全文